漏声迢递晨昏转子午流注气血生

——诗词中的“时辰”及其蕴含的养生之道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每日的十二时辰,人体气血依次流注十二经脉,引起五脏六腑的相应变化。只有顺应自然变化,才能避免邪气侵害,减少疾病发生。

夜半而睡胆气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张继《枫桥夜泊》)23:00~1:00,是为子时。子时气血流注于足少阳胆经。
胆主决断,白天有心事而不能决断者,往往焦虑而不能入睡,诗人张继便因“愁”而失眠。子时属“阴中之阴”,胆气在此时开始升发。《内经》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气若能顺利升发,人体各个脏腑就会正常运行,身体状态就会很好,故子时睡眠对一天至关重要。胆汁参与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子时经常失眠,会造成胆贮藏和排泄胆汁功能紊乱,影响脾胃纳运功能,出现消化道症状。肝胆相照,共主勇怯,子时经常失眠,还会导致郁闷、易怒、惊恐、胆怯等情志变化。
鸡鸣而卧血归肝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诗经·郑风·女曰鸡鸣》)1:00~3:00,是为丑时;张景岳说:“冬之鸡鸣在丑,阴之极也”,丑时又称鸡鸣。丑时气血流注于足厥阴肝经。
肝主谋虑,有辅佐心神深思熟虑的功能,深谋远虑而被世事所扰者,此时常思绪万千而失眠。诗中女主人谋虑家族兴旺,故此时醒来。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丑时经常失眠,常可导致郁闷或易怒等情志变化。肝主藏血,肝血不但能濡养肝脏本身,还可化生和濡养肝气,濡养筋、爪、目等形体官窍。《素问》曰:“人卧则血归于肝”,丑时睡眠可让肝血得到休养,使肝主疏泄、主藏血等功能得到正常发挥。肝气充足,自然气血调和、思维敏捷、情志调畅、目光敏锐、爪甲坚韧有光泽。
平旦养肺仍需睡
“平旦气偏清,境界复深窔。初日上东溟,高峰最先照。会意发长吟,何似苏门啸。不必谐宫商,自是山中调。”(宋代释文珦《平旦》)3:00~5:00,是为寅时;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天已经蒙蒙亮,又称平旦。寅时气血流注于手太阴肺经。
肺志为忧,抑郁忧愁之人此时常过早醒来,情绪起伏而难以入眠。诗僧释文珦这时起床,吸清排浊,吐故纳新,开始一天的修行,但对常人来说并不适宜。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此时阴气尚重,天气尚寒,故仍需一个深度的睡眠。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丑时有一个良好的睡眠,可保养肺气,使人呼吸匀和、气机调畅、血脉通畅、水道通调,气血津液得到治理和调节,保护人体免受外邪侵袭。
日出而作宜排便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远古《击壤歌》)5:00~7:00,此时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故为日出,是为卯时。卯时气血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主传导糟粕,接受小肠下移的食物残渣,吸收水分,形成糟粕,经肛门排出体外,故又称为“传导之官”。卯时大肠经最旺,最利于排泄,故应养成此时排便的习惯。《击壤歌》中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恬淡寡欲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养生,还应记得,日出时分,排出毒素,一身轻松。
食时养胃贵早餐
“呼儿舂取红莲米,轻重相当加十倍。且作吴羹助早餐,饱卧晴檐曝寒背。”(唐代陆龟蒙《食鱼》)7:00~9:00,是为辰时;古人在此时吃早饭,故又称食时。辰时气血流注于足阳明胃经。
胃主受纳水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功能,人体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均源于饮食水谷,故胃又名“水谷气血之海”。胃主腐熟水谷,能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经过一夜的修养,此时人体最需补充能量。辰时胃经最旺,受纳和腐熟水谷的能力也最强,此时吃一顿丰盛的早餐,最容易消化而发挥其营养作用。
巳时工作效率高
“隅中巳,专心发愤寻诗史。每忆贤人羊角哀,求学山中并粮死。”(唐代《敦煌曲子词》)9:00~11:00,此时阳气升腾,气温升高,蛇开始外出觅食,是为巳时;太阳高照,至于衡阳,是谓隅中。巳时气血流注于足太阴脾经。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能够把胃初步消化的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从而起到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筋肉皮毛的作用。巳时脾经最旺,人体气血亦最旺,精神最为振奋、体力和记忆力最强,此时是工作和学习的最好时候,古人多在此时发奋读书。但思伤脾,巳时过度用脑也会损伤脾气,使人产生不思饮食、脘腹闷胀等症状。每天上午10点做广播体操,可使大脑得到休息,肌肉放松,脾气健运,气血充足,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午时小憩去心劳
“独行还独卧,夏景殊未暮。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白居易《昼寝》)11:00~13:00,太阳运行到天宇之中,故称日中;此时阳气极而阴气生,马为阴性,是为午时。午时气血流注于手少阴心经。
心为君主之官,主宰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流注全身,循环不休,发挥营养和濡润作用;心主神明,具有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生命活动和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功能。人在午时小睡片刻,可缓解疲劳,对养心大有好处,下午乃至晚上都会心胸舒畅、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午时也是吃午饭的时候,可以为小肠受盛化物做准备。
日昳且饮一杯茶
“客生闻吠犬,草茂有鸣蛙。日昳方炊饭,秋深始采茶。”(南宋陆游《幽事绝句》)13:00~15:00,此时太阳偏西,故称日昳,是为未时。未时气血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主受盛化物,接受容纳胃腐熟之食糜,并作进一步消化,午时吃完午饭,这样才能使小肠受盛化物。小肠主泌别清浊,对食糜作进一步消化,将其分为清浊两部分,吸收水谷精微,经脾气转输全身,灌溉四傍;将水液经三焦下渗膀胱形成尿液;将糟粕送入大肠形成粪便。此时喝杯白开水或清茶,有利于小肠降火,降低血液黏度。
申时学习效果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15:00~17:00,猿猴在此时凄声啼鸣,是为申时。申时气血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经从足部沿后小腿、后大腿、臀部以至脊柱两旁向上,一直运行到头顶,是人体一条大的经络。申时膀胱经最旺,这时人体精神、体力又进入强盛阶段,也是工作和学习的好时段。膀胱主贮藏和排泄尿液,此时喝一杯水,有利于津液的循环。
酉时养肾藏精气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17:00~19:00,此时夕阳西下,故称日落;鸡开始归巢,故为酉时。酉时气血流注于足少阴肾经。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能贮存、封藏精气以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功能,故酉时不宜过劳、不宜房事、不宜惊恐,以养精蓄锐,保养肾脏。保精护肾乃养生之大法,如运动保健、导引固肾、按摩益肾、食疗补肾,皆可在此时施行之。日落时分,王维心静如水,养精蓄锐,深合保养肾脏之道。裴迪却酩酊大醉,过度饮酒能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对保养肾精深为不利。
戌时散步护心包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代欧阳修《生查子》)19:00~21:00,此时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是为戌时。戌时气血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是心的保护组织,又称“膻中”。心为君主之官,不得受邪,若外邪入侵,则心包当先受病,“代心受邪”。戌时心包经最旺,这时不宜过饱,宜提升心之正气,与朋友家人聊天、散步,保持心情愉悦,以避免“受邪”。
人定睡眠养三焦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唐代白居易《人定》)21:00~23:00,此时人开始睡觉,故称人定,是为亥时。亥时气血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为“决渎之官”,是人体运行津液和通行元气的通道,有疏通水道、运行津液、通行元气的功能。人在亥时睡眠,百脉、脏腑可得到最好的休养,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睡觉之前用温水泡脚,能畅通上中下三焦的气机,使劳累了一天的身体得到充分放松,有利于睡眠。
漏声迢递,兔走乌飞,晨昏变化之间,人体经脉气血流注也随之悄然变化。人体若能顺应这种自然变化,起居有常,动静和宜,衣着适当,饮食规律,必能百邪不侵,健康长寿。(黄新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