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 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 John Martin
约翰·马丁(John Martin,1789-1854年)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当时名气最旺的画家,融合宏大奇幻布景、渺小的人物、宗教故事内涵,特别是世界末日主题,对后来的哈德逊河画派创始人科尔也有所影响。
The Great Day of His Wrath他的愤怒大日(世界末日)
197*303厘米,1851年,油画,伦敦泰特美术馆
背景:有艺评人认为是借用巴比伦之覆灭,暗指反自然的超速发展文明必将毁于一旦。伦敦经历19世纪的工业革命成为超级大都市,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泰晤士河的污染让霍乱不断,马丁也曾为改善环境,试图实现净水计划几乎导致破产;此作品是他到重工业城镇一日游之后获得的灵感,《最后的审判》三联画之一,标题取自《圣经·启示录》揭开第六封印的描述(7个封印下是最后末日的判决书,揭开每一道封印都有神秘惊悚的事件发生,相关第五封印可参见第168期 格列柯)。
赏析:大地剧烈震动,太阳变得乌黑,满月变成血红,星辰应声坠落,天空如书画残卷挪移,山岭海岛移位,王侯将相、平民百姓欲藏身洞穴也躲不开灾难降临。
Belshazzar's Feast伯沙撒的盛宴
160*249厘米,1821年,油画
背景:国家内外交困,外敌米甸人和波斯人的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巴比伦的国王伯沙撒继承王位后继续尊奉恶神,时常举行超大规模盛宴,并命人将从耶路撒冷的神殿里盗取的祭奠神器拿来宴用,以此羞辱被他征服的犹太人的神,即便是军情战报频繁告急,伯沙撒王依旧我行我素,终至亡国。
赏析:全景视角展示盛大宴会的奢华规模,大厅两侧是黄道十二宫的装饰,中央是喧嚣的人群,热闹非凡,天顶开放,乌云翻滚中露出亮光处的背景可见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巴别塔和金字形神塔,池中央的黑衣人是先知但以理正在向伯沙撒等人解读对面墙上神迹文字--亡国在即。众人大惊失色,陷入恐慌。
The Destruction of Pompei and Herculaneum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毁灭
162*288厘米,1822年,油画,泰特美术馆
背景:公元79年8月,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的维苏威火山大爆发,滚滚岩浆(温度一般在900-1200℃之间)瞬间掩埋了山附近的庞培,赫库兰尼姆,普隆蒂斯和博斯克利莱等城镇。1600多年后,即1748年才被重新发现并经历200多年的缓慢挖掘,再现了沉睡古城的面貌给世人。另外原属希腊的赫库兰尼姆城的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里的英雄赫拉克勒斯,而近期的考古也证明其房屋人口密度和城市富裕程度都高于庞培城。
赏析:爆发维苏威火山为布景,通红发亮到让人能感受到强烈的热浪,中景可以辨认的有古城民居,朱庇特神庙和圆形剧场等轮廓,近景则是疯狂逃命中的人们。
The Seventh Plague第七灾
144*214厘米,1823年,油画,波士顿 美术博物馆
背景:取材自《圣经·出埃及记》,摩西要带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法老不放行,于是神(耶和华)让埃及遭受了十个灾难,分别是血灾(化水为血)、蛙灾(青蛙泛滥)、虱灾(1-3,麻烦但没有伤害)、蝇灾、畜疫之灾、疮灾(4-6对人畜造成一些伤害)、雹灾(第7开始到9,破坏环境)、蝗灾、黑暗之灾、击杀长子(最后了结生命)。
赏析:有金字塔围绕的底比斯宫殿建筑为布景,法老等人躲在屋檐下,左侧摩西向天伸出权杖(旁边是他的哥哥),天空就打雷、火闪、下冰雹,将埃及人田里的作物、牲畜、人都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