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平:痴情于“契丹御绣”

赤峰记忆

赤峰记忆,原来赤峰的历史也是相当的有味道!

关注

4月14日,宁城县首届杏花节在忙农镇青龙山上举行。在这次杏花节上,一场名为“国风韵·帼国情”的旗袍走秀表演赢得了一片喝彩声。人们告诉记者,这支旗袍表演队是于和平组织起来,旗袍是她设计出来的,旗袍上的那些精美刺绣也是她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古老技艺

4月21日,当记者走进于和平的工作室“御绣轩”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刺绣作品——《辽中京大明塔》屏风。“这幅作品是我用了10个多月才绣出来的,当时有人出价15万,我没有卖。因为这里面饱含了40多种针法,可以说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之一。”说起刺绣,于和平滔滔不绝。她还告诉记者,她的这种刺绣技艺叫“契丹刺绣”,也叫“契丹御绣”,不同于“中国四大名绣”,更不同于本地的蒙古刺绣。

“那么,何为‘契丹刺绣’,它是从哪儿来的,又有什么特点呢?”记者好奇地问。

于和平说,这个问题比较大,还得从契丹人的服饰说起。

《辽史·仪卫志》载:“太祖帝北方,太宗制中国……于是定衣冠之制,北班国制,南班汉制,各从其便焉。”这就是说,同在辽朝为官,契丹人着契丹服,汉人着汉服,是契丹人“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汉人”这一国策在服饰方面的具体体现。

早期契丹人的生产力很低,以狩猎游牧为业,穿的是兽皮制成的衣服,还要备受唐朝的打压。因此,既使到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统治时期,在与汉人交往中已经学会了汉语,但因怕失去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契丹统治阶层对汉服、汉语还是存有戒心的,不讲汉语,更不仿效汉服,直到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才有了变化。会同九年(946年)十二月,辽太宗颠覆后晋,从漠北草原来到后晋都城开封。中原地区色彩斑斓的文化让这位契丹帝王大开眼界,中原帝王峨冠博带的装束更让他眼红不已。次年一月,耶律德光便穿戴起汉服在崇元殿接受百官的朝贺。二月一日,耶律德光更是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手执大圭视朝,已完全是中原汉人天子的装束了。与此同时,他还让殿下大臣汉人着汉服,契丹人着胡服,立于文武班中。三月间,耶律德光又将后晋诸司僚吏、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等悉数送回辽都上京(今林东镇),这些都对辽文化的发展和汉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大臣路振奉命使辽,初见辽圣宗于武功殿。圣宗时年三十余,穿汉服,着黄纱袍,络互靴。当时,萧太后已50多岁了,还“冠翠花玉充耳,衣黄锦小褧袍,束以白锦带,方床累茵而坐,以锦裙环覆其足”。不难看出,到了辽中期,契丹贵族的服饰已经非常讲究了,而“契丹刺绣”就流行在那一时期。

契丹御绣

在《契丹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锦绣祖绮,精绝天下。

其实,早在阻午可汗时期,契丹人就已经开始发展纺织业了,并且掌握了基本的刺绣技艺。契丹人建国之后,刺绣工艺得以发展。尤其是在“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的交流与往来日趋密切,文化艺术不断交融,中原的刺绣艺术传入辽地,与原有的刺绣艺术融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契丹刺绣”。以后,又历经金、元、明、清时期的传承与发展,使这一技艺更加的完善。

契丹人虽以牧猎为主,服饰极富北方游牧民族特点。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契丹人,尤其是契丹贵族对绚丽精美的刺绣服饰极其推崇,在日常的袍裙、冠靴、袋囊上都要绣上精美的图案。在赤峰曾出土过一些辽时贵族的服饰,其图案主要有龙、凤、孔雀、宝相花、璎珞等。辽代绣花艺人通过调配各种丝线,多以“锁针”和“滚针”作边框或梗脉,以平针绣花叶,有的图案为了显示华贵,还用贴金线,甚至能在丝织衣物上刺绣出晕染的效果来。比如在耶律羽之墓中曾出土过辽代早期的绣品,采用主题平绣,再用钉金线勾勒边框的压金彩绣方法;在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出土的红罗地梅竹蜂蝶和蓝罗地梅花蜂蝶纹样,画面晴朗,采用了平绣针法,接针和滚针绣出枝干与经脉,齐针和掺针绣出块状的花、叶、竹、飞蝶及山石等。到了辽代中期,契丹刺绣还逐步发展出“钉金绣”、“金彩绣”和“彩绣压金”等技法,正式分为实用绣和艺术绣两大类,针法已经从早期的锁针绣和劈针绣过渡到以平绣为主,但金绣继续沿用。

契丹刺绣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绣法,工艺讲究,总体效果精湛,色彩较为柔和淡雅,针法活泼,具有平、齐、顺、密、匀、光等特点,追求与画绣神似的效果,对后世的仿真绣影响很大,对民间的刺绣艺术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辽代,享用这项精美艺术的多为达官显贵,所以“契丹刺绣”又名“契丹御绣”。

传承有序

4月14日,宁城县首届杏花节在忙农镇青龙山举行。正是在这次杏花节上,记者见识到了“契丹御绣”,还听到了“于和平”这个名字。

公元1007年,辽代鼎盛时期,大辽契丹在今天的宁城县建起了规模宏大的中京大定府,为辽代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千百年来,“契丹刺绣”以一代传一代或家族传承的形式,在古老的中京大地上流传至今。如今,“契丹刺绣”的传承人就是于和平女士,她是从她的姥姥和母亲那里学到的这门技艺。于和平的姥姥叫张李氏,生于1883年;于和平的母亲叫张淑琴,1927年出生在宁城县三座店。在当年,这对母女是当地有名的绣女,绣出来的耳枕、绣花鞋、绣花门帘等不但绣口精美还十分的细腻别致,尤其是绣花旗袍,更为高雅大气。

据于和平介绍,姥姥家在清末时是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姥姥将祖传的契丹刺绣技术传承给了母亲。于和平自幼跟随母亲张淑琴学习刺绣,后又考入天津纺织工业学院读轻纺专业。毕业后,于和平担任宁城毛织厂的技术副厂长。1996年,于和平辞去公职,筹资创办了宁城御绣轩手工制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与契丹刺绣有关的项目,主要招收农民工、下岗工人、家族妇女和残疾人就业。目前,于和平已与巴林右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等旗县的贫困乡镇合作,免费举办契丹刺绣培训班,培训人员近万人,已有8000多人受益。

2005年,于和平还南下苏州,拜苏绣大师顾秀春为师,深得大师赏识。学成归来后,她便将苏绣与契丹御绣及蒙古族传统的民间刺绣技术相融合,创新出了乱针、套针、接针等30多种针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刺绣艺术。为了打造出具有契丹民族风格的特色旅游产品,于和平还走遍了契丹故地的山山水水,访问民间艺人,精心设计出了工艺壁画、双面绣台屏、摆件、耳枕、虎头鞋、中式服装、围巾、披肩等几十种契丹御绣产品。几十年来,她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继承契丹刺绣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先后创作出了《清明上河图》、《东丹王出行图》、《辽中京大明塔》等具有浓郁契丹风格的刺绣作品,其中的茶楼酒肆、亭台楼阁、人物风景栩栩如生。2013年,鉴于于和平在刺绣领域的艺术成果和影响力,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授予她“内蒙古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2016年8月,在蒙冀辽文化产品博览会上,于和平送展的5件作品,一举斩获4枚金牌和1个创意奖。接着,她又携新作《织绸之路(组绣)》一路过关,先后入展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和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不但捧回了大奖,还与意大利等签订了绣品出口全同,与11家国内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还有,她的扛鼎之作《清明上河图》荣获了全国工艺美术大赛银奖。当影视明星于月仙在看了于和平的作品后,主动提出想作“契丹御绣”品牌代言人,央视《超越》栏目组也对她进行了专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