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的年前活动
相比普通老百姓的过年,清朝的皇帝的新年难言自在与轻松,尤其是乾隆皇帝,刚好是清朝各项礼仪大成之时,从进入腊月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乾隆的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的,真是不容易。
乾隆帝御笔“福”字
“清代,自十二月初开始,宫中便开始着手准备迎新年的活动。”(林永匡《清代宫廷文化通史》)从康熙帝开始,清帝有在新年前书写“福”字的习惯,贴于宫殿及园囿各处,或赐予王公大臣等。到了乾隆二年(1737)成为定制,即于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一日在紫禁城内“漱芳斋”开笔书福。清帝书“福”之余,有时也会写些“宜入新年”“一年康泰”之类的吉祥语条,贴于内宫寝殿。而每年腊月十五、十六日等日,清帝要召集御前大臣、侍卫等人到重华宫,二十六、二十七日等日,则要召集诸王大臣、内廷翰林等官至乾清宫,清帝照例要御笔书写“福”字,赐予相关人员。
进入腊月还有一项比较有趣的活动,这就是“冰嬉”。“冬至以后,或腊八日,清帝带后妃在西苑太液池去观赏冰上活动,被称为'国俗’,世行不替。这个冰嬉活动,本来就是满洲人在关外的拿手戏,无论男女老幼,大家都很喜欢……当年乾隆还作御制病床联句诗,以记其事。冰嬉之人在冰上起舞游戏,十分壮观。皇宫的女主们也盼望着这个日子,出来观景散心,愉悦身心。”(李寅《清宫私房事》)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清宫中也重视这项习俗。宫中“祭灶”的贡品共三十二种,并须由南苑猎取黄羊一只,由关外奉天内务府进贡“关东糖”作为贡品。“每年腊月二十二日,内务府派皇宫侍卫去南苑猎黄羊,次日宰好后送坤宁宫……从雍正时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法定在坤宁宫东柜设灶神,并行三叩大礼。黄羊供祭的同时还有各式灶糖,是用麦芽做成的。”(向斯《紫禁城帝王生活》)届时,皇帝、皇后先后到坤宁宫神前、佛前、灶前拈香行礼。接着由钦天监择定吉日,各级衙门均照例封印,不再办公。清帝一般在腊月廿六“封宝”,即表示皇帝的年假开始了(实际上清帝重要公事还要处理)。
因为紫禁城内的建筑多用木料,所以平时皇宫内是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主要还是怕引起火灾,但过年期间例外。清宫过年燃放爆竹一般从腊月十七开禁,二十四日以后,清帝出宫入宫,每过一门,内监都要放一枚爆竹。听到爆竹声,內值大臣就大体知道皇帝所在方位了。另外,宫女们会在宫中的一些通道撒上芝麻秸。当有人走过时,踩在上面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此为“踩岁”,寓意“岁岁平安”“芝麻开花节节高”。
清帝的年前活动很多,礼仪繁复且仪式性要远远大于实用性,清帝愿意不愿意参与谁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