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创新说 | 三个人的“腾百万”不如一个人的“飞凡”
“腾百万”的剧终或许是预示一个新的开始。褪去腾讯和百度外衣的飞凡将会走上一个新台阶。
近日,腾百万散伙事件炒的沸沸扬扬,更有甚者称万达电商烧光了飞凡的注册资本50亿。昨日飞凡官微出面辟谣。
纵使如此,腾百万三家公司拆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根据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示的企业信息中,可以看出飞凡董事会中的名单,原先腾讯和百度的两位股东已不见踪影,只剩下万达孤家寡人。
在我看来,腾讯与百度的离去,对万达而言并非是一件坏事。没有了“腾百万”,万达的飞凡也有可能创造一番新天地。
◆ ◆ ◆
事件回顾
万达决心做电商,可以追溯到2012年,彼时O2O还是一个人人争抢的香饽饽。在2013年底,万达便推出了自己的电商网站“万汇网”,虽然当时的功能也局限于展示部分万达广场的打折信息。
2014年8月29里,马化腾、李彦宏、王健林站在同一个舞台,面带微笑,将各自的手握在一起,宣布万达电商公司成立,腾百万的友情由此拉开序幕。这时,王健林似乎有意忽略了已经上线的“万汇网”。
根据协议,三者将打通账号体系,在支付、积分联盟、大数据、产品和流量整合上进行合作,而万达在合作中占据主导。这项合作三方总共拿出了 50 亿元,其中,万达持股 70%,腾讯和百度各持 15%。
2015年7月31日,飞凡网正式上线运营,并推出飞凡开放平台,至此王健林酝酿万达电商项目已近三年。
非凡网上线初期的界面
根据万达官方披露的数据,截至 2016年7月底,飞凡 App 上线一周年,公司累计开放合作项目数超过 3000 个,累计注册会员数 1.2 亿,累计 App 下载量 1200 万次。
只从数字上来看,飞凡算是达到了王健林曾提出的“3 年内注册会员达到 1 个亿”的目标。但如果与万达商业全年 1500 亿元左右的销售额对比来看,高客单价本身是很容易达到的,但不能代表大多数万达广场的典型消费者。这不是万达真实的用户群体。
今日,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个中缘由我们也能看出一二。
◆ ◆ ◆
拆伙缘由
王健林最初成立飞凡电商,是想通过万达电商所谓的O2O业务来盘活他百十座万达广场的生意,让每年号称的十几亿人次顾客光顾频次更高,购物消费转化率更高。飞凡网系统开发、业务进程缓慢,显然让王健林最初的想法很难快速实现。
在2014年宣布合作时,百度主要提供“大数据”的支持,而腾讯需要起到的是“连接器”的作用。按照当时的想象与规划,腾讯手中的两大杀器:QQ和微信,共同推广届时都可以直接登录万达电商;百度的许多业务都与O2O有直接联系,如百度地图、百度糯米等,业务上应更加容易融合。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早先规划的美好蓝图,在正式开始实施时却发现障碍重重。在三年前,腾百万声势浩大的联手后,在飞凡的界面中却并未看到许多腾讯和百度的身影,似乎全靠万达一方主导。
万达发现,与百度和腾讯的联手对万达电商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未来,飞凡的道路万达决心自己一人走下去,因此现在他们和平分手。
◆ ◆ ◆
未来的万达电商
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圈风云突变的一年,先前大量的O2O泡沫都在渐渐破灭。所以,在过去的这一年,你会发现万达的各种动作又重新回到了他们相对擅长的、跟互联网关系不太紧密的那些领域:商业地产、万达影院、万达城等。
不过,这次腾讯和百度的退出,并不代表万达电商的发展将会就此止步,在我看来,“腾百万”的领军企业一直是万达,腾讯和百度更多的是提供发展建议,扮演一个战略投资者角色。此次,飞凡脱掉了“腾百万”这层光圈,也许将来会更沉淀下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我认为,万达要想在互联网发展,首先,要与内部平台互相打通,这是万达未来的首要目标。商管平台是万达内部一个很强势的平台,同时也较为封闭,飞凡应当与它先打通。
其次,飞凡要与金融平台打通。未来,实际的盈利模式一定是要与大数据进行无缝对接。
第三,飞凡要与外部的商业资源打通。这其实也是万达电商近两年在实施的,但是外界对飞凡的独立性仍有质疑。大型商业地产开发商,如中粮、华润等,目前尚未有一家与飞凡进行合作。未来,倘若飞凡能做到“不仅是万达的飞凡,更是中国商业地产的飞凡”,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本期责任编辑: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