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们最好的那些时光,究竟是怎样的?

源于一个问题的点播

前些日子,有个老朋友问我:“都知道你喜欢TWINS,你最喜欢哪个阶段的呢?”

我很坦率的承认,我最喜欢的TWINS,是2003-05年的她们。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让我在脑海中重新构建起这个问题:

歌手们最好的那些时光,通常都是怎样的?

让我们先问问周杰伦的歌迷朋友们,你们最喜欢什么时刻的周杰伦呢?

在这个问法之下,答案通常有两个:

A:那个必须写50首歌才被挑着出专辑的周杰伦

B:那个2004年开无与伦比演唱会的周杰伦

前者代表着这个世界上最才气四溢的旋律创作者之一,后者则实打实是职业生涯中真正的演绎高度巅峰。

耐人寻味的是,存在这种效应的歌手,不是只有一个周杰伦。

如今的陈奕迅,已经是香港炙手可热的男歌手,可他并不是第一天就变成现在这样的——这意思是,他也有过属于自己的折堕。

1996年,陈奕迅22岁,留学回来,拿着新秀比赛的冠军奖杯,一脸天真的微笑,对着镜头,其实我不知道,对于一个男人而言,这些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所知道的事情包括:

这个男人音域宽广,可塑性极强,可惜外形肥了点,此为其一;

唱片公司的人事调整,回归前的世道动荡,种种因素,好的不好的,都被这个男人赶上了,这不是他的过错,却是他的遗憾,此为其二;

我们之所以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无非是因为,我们对很多事情还抱有幻想,关于尘世的幻想。

2004年,受合约影响,这个男人被英皇冷藏,录制好的专辑一年不发,让30而立的年轻人差点立不起来。

因为英皇的做法,让因《十面埋伏》而持续发光发热的陈奕迅突然在听众跟前掐掉,这不是他的过错,却还是他的遗憾,此为其三。

“我从来没有这么清晰的觉得,这种感觉,就好像将讲到一半的话题完掉。”

在听歌的过程里,能适当的多想一想,再去看歌曲本身,会不会有点不一样?

所以陈奕迅唱《浮夸》,里面有这么一句:

有人问我,我就会讲,但是无人来。

我愿意称其为感同身受。

又有朋友问了:“你最喜欢的杨千嬅呢?”答案是:她也一样。

如果我们仔细看看杨千嬅的职业生涯,会发现什么呢?

她作为一个杰出女歌手,作品质量最高,内涵最丰沛的时段,是什么时候呢?

身为单身烈女,执着恨嫁的时期。

一腔热忱的代表作《勇》,最对标港女标杆的神作《飞女正传》。

以及风格各异,却同样代表鲜明态度的《烈女》和《自由行》。

身为丁太的她,当然也奉献着《火鸟》和《亲》这样水准不低的佳作。

曾经那个洒脱独立,自信到发光,执着前行的杨小姐,到最后,只剩下了幸福和温馨。

对丈夫丁子高和妻子杨千嬅来说,这是最佳结局。

对歌手杨千嬅来说,这是一种风格和一类坚持的结束。

幸运的是我们仍有播放器——如同我时至今日依旧喜欢20年前的《争气》一样,偶尔再听一次《炼金术》,或许依旧会彻骨生寒。

那些发自内心,坚如磐石的执着和期许,会带你回溯那个最好的杨小姐。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感谢,那些曾经至为艰难的瞬间。

那些瞬间的闪光,让你成为了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