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善人(小说)

清道光年间,潼阳县城出了件怪事儿——陈府老爷过世,其长子陈震霖千里返家料理丧事,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决定:封好父亲棺椁暂不安葬,待自己三年守孝期满后再作打算!

一听说陈震霖要让自己的亲爹停棺,陈府上上下下一片哗然。

“大少爷,常言道入土为安。如今老爷已然寿终正寝,小殓既毕,理当入棺停柩,择日下葬,方显您为人子之仁孝。否则,非但会遭众乡邻唾弃,有辱少爷英名不说,只怕还要让老爷死不瞑目啊!”

老管家率先进言,入情入理,措辞恳切。其他人原本也都对这位长年在外行商的大少爷停棺三年的决定不敢苟同,此时亦纷纷附和管家所说的话,备言自古以来凡我华夏子民,从未曾有过人死无故不予早日安葬的先例,而今大少爷却要标新立异,冒天下之大不韪,只恐要背上不孝不仁的千古骂名。尤其是陈老爷那两个年轻貌美的姨太太,本来就生怕天天瞅着老爷的棺材沾上一身晦气却又不敢明说,此时更是哭得如梨花带雨,苦苦哀求大少爷万莫固执己见,陷她们于不仁不义的境地。

身着重孝的陈震霖两眼含泪,朝着众人深深作了一揖,语声哽咽道:

承蒙两位太太和众亲朋为震霖考虑周详,不胜感激。但请诸位相信,若非深思熟虑,震霖断然不会轻易作此决定。震霖自成家以后,长年在外行商,此番惊悉老父病故,心如刀绞,一路车马未停,千里奔丧。然而回得家来,眼见我陈府灵幡高悬,却门庭冷落,震霆心下殊为震惊。这几日亲察细访,方知我府上虽有万贯家财,却悭吝有加,不知急人所难,扶弱济贫,反而常有不思人伦,不近人情,鱼肉乡里之举。今父亲亡故,众乡邻竟无人愿意前来送他一程,岂非因生前失德,而至鬼神不容?我身为长子,于父亲在世期间未能及时察觉与劝诫,致他老人家铸成大错,已是大不孝。今父亲命赴黄泉,无有众亲牵挂,不见庄邻祝福,势必让老人家在阴曹地府饱受白眼,孤苦伶仃,又能谈何仁孝?震霖今日无有他意,只望凡我陈府中人,无论主仆,自即日起,都当效那润物春雨,广发善心,以补此前过失。还期三年之后,父亲魂魄得有归处,震霖余生亦可心安!

众人听陈震霖如此一番陈述,思虑平日言行,亦多有愧色,尽无人再敢生反对之意。两位姨太太见此情形,念及陈老爷平常为人多少亦是受自己影响,方才做出有悖人伦之事,哪里还敢再多言语?

此后三年,陈震霖每日清晨,必于父亲棺前祭奠祷告,祈求福祉。且恪守古训,一日三餐,不见荤腥,纵有三房妻妾,只是相敬如宾,杜绝肌肤相亲。家中大小事宜,亦均由自己口传心授,再交与老管家出面处理。而他自己,则每日深居简出,潜心教子读书,大小宴请,均以丧服在身,不宜叨扰为名婉拒。初始乡邻们尚不信陈家大少爷能一改其父家风,但日子久了,不断听闻有人接受陈府资助,不图回报,不免渐渐信了。兼之前后左右四邻八乡,不分贵贱贫富,谁家有红白喜事,贺仪丧礼,陈家亦绝无遗漏,更无厚薄,愈发令人对这位陈大少爷平添许多敬重。

陈震霖为父守孝第二年,所在潼阳县恰逢大旱,方圆百里颗粒无收,朝廷的苛捐杂税却一样也不少收,一时间弄得民不聊生,饿殍遍地。陈震霖听闻,吩咐家人在陈府周围支起千人锅,开仓,放粮,施粥。一时间,陈家门庭若市,南来北往的乞讨者蜂拥而至。为防出现踩伤人事件发生,陈震霖吩咐管家从前来乞讨的人当中雇了一部分青壮男子,负责维持秩序。事情一传开来,赞誉声不绝,陈大善人的名号就此而生,闻名遐迩。

此三年间,陈震霖行商时于各地所设票号、粮店以及大小当铺,运转正常,从未因其长时间没有露面而出现任何偏差。那时节潼阳周围盗贼猖獗,县城里凡稍微富庶人家,没有不被光顾。但有传言说,有些聪明人家,只要在紧急关头报上陈大善人名号,盗贼也会敬上三分,不肯加害。

三年守孝期满,陈震霖找来当地耆老,为其父择好安葬的日子。出殡当天,陈府周围几十里密密匝匝全是人头,男女老幼,尽皆身着重孝,伏地而泣。陈震霖跪倒在父亲棺材前,大放悲声:

爹,孩儿不察,致您生前铸错,死后蒙羞,实在天下第一不孝之子。今儿为您三年守孝,陈府上下潜心向善,才换得今日人心,也算是儿补己之过。乞望爹爹泉下有知,不但原谅孩儿当年之过,亦庇佑我陈氏子孙从此人丁兴旺,福寿绵长。孩儿给您磕头了!

陈震霖长头叩下,四周嚎啕声不歇。许多年后,潼阳县人提起当年往事,仍不免唏嘘,均不忘陈大善人义举。

据说到陈震霖晚年的时候,陈家在潼阳城里开设了东西两个大当铺,其他大小店铺分布各处,晚年共有36家店,计“恒”字号九个,“康”字号九个,“泰”字号十八个,总店名号便唤作“恒康泰”。他的两个儿子,一个科考高中,入朝为官,一个子承父业,经商有道。人们说,正是因为陈大善人为父停棺,守孝三年,举家向善,才得以替父积回阴德,也得让陈家鸿运当头,光耀门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