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高职院校都去哪了?七成已升本
首批高职院校出生的80年代,浩劫方平,百废待兴。刚刚恢复的高考制度成为知识青年摆脱命运之羁的进阶主途,公费就学、统包统分亦是大学的标志。高职院校生在瓦砾堆上,却以自费、不包分配的逆反模式“野蛮生长”,可谓立于危崖之上,注定其跋涉之路险象丛生。
尽管仅用了5、6年,高职院校异军突起,已有百所之多;然而不到10年,却迫于生计,各奔东西。今日翻开高职院校的名单,已有千余所之众,然于其中却很难看到首批高职院校的身影。那么,首批高职院校到底去哪了?答案是:
还没好好享受年轻就老了!
一、出路:涅槃或灭亡
首批高职院校运营数年,生源危机、财政困境,甚至学历不被承认,或因入校时的办学愿景未能实现而招致学生的游行示威,可谓内外交困。作为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不幸集体被螃蟹夹得鼻青脸肿。国家在90年代推出“分流说”:即要求短期职业大学一部分转轨至高等专科学校,一部分继续办成高等职业教育。两途之中,无需运用“寻龙诀”,生门死门,一目了然。抛家舍业,转型高专或寻求合并,或许可迅速凤凰涅槃;忍受阵痛,坚守高职之路,从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将面临无以为继甚至被撤销的命运。所谓“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历经数周的情报搜集,我也大部分摸清了他们的行踪。顺道诉下苦:似乎高职院校觉得自己不够高大上,大约祖上也不曾阔过,大多不愿在网站主页上挂出自己的历史沿革。导致我需追踪每一所高校的蛛丝马迹,都快进化成搜救犬了。每当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都有“蓦然回首,那魂儿就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和惊吓感。
约计三条出路:第一条道是康庄大道:118所中有82所升格为本科,占69%。第二条道是羊肠小道:共有29所今日依然停留在专科层次,约占25%。最后一条道就是“黄泉路”了,即被撤销了或者疑似失踪了(也可能与我的情报搜集能力有关),共有7所,约占6%。
二、命运:由校名决定
咱爷爷的爷爷那个时代,村里没几个识字的,但名字取得一个赛一个有内涵;爷爷那一辈,小学生终于可以抓一大把了,但给子女们取的名字不是卫东就是保国;等到父亲这一辈,终于成进步青年了,所以取的名字不是军呀就是艳,我捎带着也被悲催了一回;好了,终于轮到这们这群知识分子了,却出现了人山人海的“涵”和“萱”。无论取名结果如何,至少说明我们对“名”的重视。我们祖上是生怕别人笑话没文化,所以取名都往内涵上靠;爷爷们成家立业的时候,恰逢新中国成立,所以一腔热血全撒子女们头上了;父辈们完整地经历过文革时期,政治正确成了第一要务,因为我爷爷曾经沾过“土匪”,于是我成了“红军”;我们这辈儿为了显示有文化,却高雅变大众了。
言归正传,首批高职院校的命运还真是跟他们的校名有莫大的关联。
1.“大学”: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首批高职院校中有45所直接以“大学”命名,然后十几年后大多数就真的变成大学了。其中有9所升格为本科后,依然保留了原来的“大学”校名,如温州大学、广州大学、佳木斯大学等,属于梦想成真型;有7所由“大学”降为“学院”,但好歹从专科变成了本科,如长沙大学升格为长沙学院、太原大学升格为太原学院等,属于明降暗升型;另外有4所留头换尾,如洛阳大学升格为洛阳理工学院、宝鸡大学升格为宝鸡文理学院;另有2所鸟枪换炮,如云中大学变为山西大同大学、鞍山大学变为辽宁科技大学;其他7所则是完全改头换面,看不出以前的影子,如平原大学摇身一变成为新乡学院、岳阳大学则成为湖南理工学院、邕江大学是今天的南宁学院,等等。
而那6位“壮志凌云”的哥们呢?湖南科技大学我们知道了,1990年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今湖南中医药大学);吉林科技大学则在1987年第一次合并后即升格为长春大学;贵州人民大学也在1986年合并进贵州大学;而西安基础大学成为今天的西安财经学院(2018年已被拟批准设置为西安财经大学)。所以整体上还算有不错的去处。
2.“学院”: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以“学院”命名的高职院校,则在今天齐刷刷变成了真正的“大学”。如南京财贸学院为今天的南京审计大学,南京能源工程学院被合并进今天的东南大学。一句话,昨日的理想还真是明天的现实。
3.“专科学校”:与阔亲戚一起共同致富
当前,大学升格严令频出,但高专院校的升本步伐几乎就没停顿过,导致今日在专科层次已是少见昔日霸主的身影,因为多数都升格为本科了。首批高职院校中11所“专科学校”也无一例外地升格成本科。他们转型的模式也几乎一模一样,即先与同层次的师专、短大或成校合并,然后顺利升格为本科院校。如绍兴高等专科学校与绍兴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升格为绍兴文理学院,宁波高等专科学校与宁波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宁波工程学院。而且,他们在整个合并升格过程中基本构成了新建高校的主体,而不是如以“大学”命名的高职院校在合并升格过程中多数变成新建大学的“职业技术学院”。
4.“走读大学”:穷孩儿进城翻身做主人
两所“走读大学”最励志,海淀走读大学一直独身,从没合并过,也终于在2003年“媳妇熬成婆”成功升格为北京城市学院。郑州市走读大学后来更名为中州大学,直到2015年10月方成功升格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话说我一直到它升本后才知道原来是所专科院校)。其属于首批高职院校中最迟升格的,但应该不是最后一所(你看你看,天津职业大学焦灼的脸)。
5.“联合大学”:转身遇到心仪的你,或者你的脚后跟
10所联合大学的命运迥异,吉林联合大学、合肥联合大学、蚌埠联合大学、马鞍山联合大学、皖西联合大学、甘肃联合大学都成功升格为本科;而丰州联合大学(今丰州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联合大学(今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淮南联合大学3所依然是高职院校;金城联合大学则明确被撤消了。
6.“职业大学”:坚守或者逃离,这是个问题
44所“职业大学”中有21所成为本科院校,约占一半;19所停留在专科层次,其中有9所保留原“职业大学”的校名,2所以“职业学院”命名的则依然保持金身不破;其他则在我的“失踪”名单中。
三、致敬:父辈的旗帜
首批高职院校,短短30年,弹指一挥间,有些转型为普通高等教育,从此淹没于江湖;有些在高等职业教育界挺立至今,虽历经沧桑,却痴心不改。让我们记住这一批至今仍是高职院校的首批短期职业大学。他们,是父辈的旗帜!
首批高职院校,是勇敢者的游戏,多数还没年轻够就嫁了,老了,甚至没了。天语者说:我偷走了你一个梨,也许会送给你一棵苹果树,你能不能成为牛顿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对于首批高职院校来说,升本就是喜剧?不升格就一定成为“杯具”吗?反正我所知道的是,还没升本的都在准备着继续往上爬。
作者丨伍红军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绍兴市区域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戳图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