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林徽因高雅,比张爱玲有才,她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女先生
她,满头华发,一袭黑裙,百花罩衫,一枚珍珠胸针……90岁高龄的她,站在那里,精致又高雅,气定神闲,就像一首活生生的诗。民国不缺这样的才女,她却活的的比林徽因高雅,比张爱玲有才,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女先生……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家族里,从小被关在四合院里,很少出门。在家里父亲教她读书认字,学习的第一本书是《论语》,从此之后她沉迷圣贤书中。封闭的庭院,更给了她一种安静,所以她也就造就了内向文静的性格。在17岁那年,叶嘉莹的家里出现了重大的变化,父亲一夜之间杳无音讯,母亲因为思念成疾离开了人世。母亲去世后,家里的重担落在了她的身上,当时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她试着用诗词来寄托自己的忧伤,“本事明珠掌上身,于今憔悴委泥尘”。幸运的是,叶嘉莹的伯父伯母对她多加照顾,伯父精通文学,认为她很有天赋,便开始培养她,最终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对诗词创作和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
叶嘉莹叶先生的一生是曲折的,也是多难的。20世纪40年代末,她离开故乡,开始了一生的流浪和漂泊。从北平到上海,从台北到波士顿,从密歇根再到温哥华……经历过牢狱之灾,经历过寄人篱下,经历过丈夫的身心摧残,经历过丧女痛心,更经历过痛苦绝望,甚至在生死面前徘徊了许久……不知道有多少次,深夜里她一个人默默流眼泪。也许,生活是充满苦难的,苦难是一种伤痕,也是一种历练。所以,无论经受过什么样的摧残,叶嘉莹唯一没有变的是对诗词的挚爱。叶先生从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之后,曾在北京的佑贞、志成、华光三所女中和台湾的彰化、光华和二女中任教。1954年到1966年在台大中文系任教,1966年到1967年在密歇根州大客座教授,1967年到1968年在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68年到1969年回到台大,1969年到1990年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终身教授。
叶嘉莹一生虽然历经患难和劫难,在教研方面却有过人的成就。在1979年之后,多次前往大陆讲学,还在百家讲坛和凤凰大讲堂等广电媒体演讲,叶教授成为华夏欧美影响力巨大的学者专家。叶嘉莹也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如今她已经成为中国诗词的一个象征。虽然叶嘉莹今年已经有94岁了,但是她讲课的时候还是坚持站着讲,有人说“只要叶嘉莹站在那,就是一首诗”。
论当时的才女,南方有张爱玲,北方有叶嘉莹,张爱玲在《传奇》之后,再无超越的作品;而叶嘉莹一生写出的经典诗词却从没有断,并且以老师的身份把自己的才华展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如果从才华上讲,叶嘉莹确实要比张爱玲的造诣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