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年:2021年第一个百无禁忌的日子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预示着旧岁的结束,也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旧时从小年起,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着过年了,祭灶祭祖,打扫屋子,置办年货,张灯结彩贴春联,时不时还能听到几声炮竹响,热热闹闹春意满满。
如今,虽然春节仍旧是一年一度难得的喜庆日子,但年味已然淡了许多,不止是禁燃禁放的缘故,更深层的,其实是我们对文化的淡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知道传统节日的内涵了。
所以从今天起,活法儿会陪着大家过一个传统年。除了每天聊聊健康养生以外,也会和大家一同重温那些旧时的年俗,哪怕是在疫情笼罩下,我们依旧能感受到温暖的、浓浓的年味儿。
还记得这首「过年歌」吗?我们先从小年说起,一起掰着手指等春节吧。
小年由来:灶王才是小年的主角
关于过小年,民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意思是当官从政的过廿三,民众百姓过廿四,水上船家过廿五。如今,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多为腊月二十四,很少人过廿五的小年。
而小年最有仪式感的一件事,莫过于祭灶王了,所以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灶王是主管饮食之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旧时候几乎家家户户厨房灶头都供着灶神。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把自己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每年腊月二十三的清晨,灶王爷会离开他驻守整年的灶台,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此年所护人家的善恶记录,等着玉皇大帝赏罚。
这天,人们打扫灶头,在灶王像前供奉糖瓜,既是送神上天的仪式,也希望吃了糖的灶王爷黏住了牙齿,不会向玉帝说坏话。有不少灶王爷画像,两边会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字样,这也是老百姓美好的愿望。
扫年、祭灶,吃灶糖,小年就像是热身一样,热热闹闹的年味儿便有了第一个小高潮。
小年民俗:人情味是最珍贵的年味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典的序幕。旧时,小年的地位仅次于中秋,不论是在外做官、经商还是读书,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祭灶吃灶糖,以祈求来年全家平安顺遂。
除了祭灶以外,小年还有许多民俗,需要与家人邻里一起操办。一点一滴的人情味儿,汇聚成了浓浓的年味儿。
大扫除
虽然过年歌里说「二十四,扫房子」,但作为辞旧迎新第一步,大扫除这件事其实从小年就开始了。至于南方人讲「年廿八,洗邋遢」,洗澡的含义居多,腊月二十八才来打扫卫生真的赶不及。
而且小年要祭灶神,脏兮兮的话也对神明不敬呀。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尤其是厨房,必须打扫干净。既是除旧,把尘土脏污、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又是迎新,做好贴春联窗花、迎灶神归来的准备。
屋里屋外的的打扫,也是全家人合作的事儿。体力活还有高处扫蜘蛛网一类的,交给家里的男性,女性则更多的做一些洗洗擦擦,整理布置的活儿。一起忙活起来,团圆的氛围就浓了。
祭灶神
如今,城里很少有传统的灶台了,不少年轻的朋友没有经历过祭灶。我们来还原一下旧时的祭灶场景吧,《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的:
古时候祭灶使用的黄羊做祭品,据闻宫廷祭祀也还在用,但民间已经见不着了,祭灶只用各种糖品、清水草豆。祭祀完毕后,要把旧的灶神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还将糖瓜用火融化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说好事,然后和草马、纸元宝等等一起烧掉,等到除夕接灶神时再重新供奉,这便是祭灶了。
在京师地区,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旧俗,只限于男子主持祭灶,女子打扫炉灶即可。有些人家甚至会准备一份《灶君疏》,写的都是好话,也许是为了便于灶君汇报,以免说错什么。
跳灶王
比起祭灶,跳灶王就更少见了。《古代风俗百图》描述了这样的场景:
年关催人诸事忙,乞儿结伴扮灶王,敲竹歌噪门前舞,赏钱好言禀玉皇。
小年这天,总会有一支白面鬓口的表演的队伍,沿着门庭,市肆,店铺表演。走在前面的老者把竹板打得稀里哗啦的作响,高声唱到:
唱罢结束,家家户户的老人们便会从屋子里出来,拎着一兜子头一天晚上自制的糖瓜分给大家;村落里的所有孩子便会成群结队跟在身后,趁机讨些甜香酥麻的糖瓜吃。
每家的糖瓜都差不多,但也因配比制作之类的些许差别,口感会略有。多些芝麻的更酥脆可口,前去讨要孩子便尤其热闹。这满满的人情味,如今已是难得一见了。
做糖瓜
灶糖是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的糖,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粘,再加上香喷喷的芝麻,让人眷恋。
作为一个中医养生公众号,这里尤其要讲讲麦芽糖。日常我们用得不多,但它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诗经》里就有相关的记录。
麦芽糖古时称为「饴」,性微温,味甘,归脾、肺、胃经。不仅好吃,而且是第一个入药的糖,有健胃消食、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生津去燥、缓急止痛等功效。
灶糖能很方便买到现成的。这里主要分享两个简单实用的麦芽糖食疗方。灶王爷吃糖,我们也吃点,而且能吃得更健康。
久咳不愈:萝卜500g,捣烂,绞取汁液,盛碗中,加饴糖15~30g,蒸化,趁热徐徐饮用。此方源于《本草汇言》。萝卜清热化痰,饴糖润肺止咳。用于痰热咳嗽,咽干口渴。
女性贫血:麦芽糖60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煮熟食用。方子来自正安中医,脾统血,养血就要从后天之本脾土养起,以甘补之。
胃口差、虚寒腹痛:6个大枣、3片带皮生姜,适量冷水下锅,水开后煮10分钟,加两勺饴糖。每天煮一次,一般喝两周左右,每天在中午前喝完。方子来自陈允斌老师,小孩不爱吃饭,大人脾胃虚寒腹痛、神疲乏力、便溏腹泻,都可以用这个食疗方。
乱岁日
正因为到了小年,灶王爷要上天庭做年终总结,各路凶神恶煞的小长假也开始了。从小年(一说腊月二十五)到除夕称为「乱岁日」,是不可多得的好日子。《帝京岁时纪胜》说:
既是「婚嫁吉日」,又「百无禁忌」,所以旧时家里穷没钱给彩礼的,多抢在此几天嫁娶,叫做「赶乱岁」,一是哪怕彩礼欠奉礼数不周也不会被怪罪,二来临近春节,图个喜庆方便张罗。
没有结婚需求的,也可以不那么顾忌。对于平时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比如小孩捣蛋,大人表白,债主讨钱,单身相亲……小年也是大好吉日,临近过年心情好,嘻嘻哈哈的就过去了。
小年宜忌:仪式感从小事做起
小年在过去还是很有地位的节日,但如今嫌烦的嫌烦,忘却的忘却,往日的仪式感难以再现了。但也还有一些宜忌细节,今天我们不妨试着照办,从小事感受仪式感。
1、沐浴理发
都说正月不能理发,过年前最适合理发的日子,就是小年了。俗话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这天,大人小孩都要理发沐浴,把旧年的尘埃晦气洗掉,带来新一年的好运。
2、吃饺子
过小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也不仅仅是小年了,其实从冬至开始,大大小小的节日,都是无饺不欢的。小年作为春节的序幕,饺子自然必不可少。
3、断舍离
以小年为理由,开始断舍离吧,除旧才能迎新。不用非得要扔多少东西,只要你开始执行,做一分就能感受到一分的轻松自在。比如压箱底几年没穿的衣服,比如冰箱里快过期的食物,或者,电脑里那些放进去就没打开过的文档和软件。
既然是宜忌,宜说完了,来讲讲忌。虽然小年百无禁忌,但也有部分地区是有禁忌一说的。比如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还有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
捣蒜估计是没什么人捣,但忌杀生还是有道理的。内经提醒我们,春三月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而且小年还是祭祀日,更不宜有杀生、夺取、惩罚一类的行为了。
小年就先讲到这。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你亲身体验过祭灶王、吃灶糖的民俗,到文末留言和大家多分享分享感受吧。
最后,愿大家小年吉祥,身康体健。附上一张清朝的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美照,祈佑来年吃香喝辣不长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