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谢幕,他的理想究竟何时能实现?
【光荣希腊】第 45 篇文章
公元前361年,柏拉图第三次前往叙拉古,这一次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呀,这一次是迪奥尼索斯二世亲自邀请他,他说自己非常热爱哲学,希望能够得到名师的指点。此时,柏拉图的名声早就响彻了整个希腊。
柏拉图非常兴奋,因为他感觉自己的最终理想“哲人王”的时代就要来临了,于是他立即前往,可最终结果呢,还是以失败告终。
迪奥尼索斯二世非常自负,他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真理,他在宫廷之中还请了许多世俗的哲学家,这些人呀,天天夸迪奥尼索斯二世是举世无双最具智慧的人。二世请柏拉图来呢,也不是真心请教,而是想显摆,若是能得到柏拉图的认可,那就再好不过了。
柏拉图当然没有买账,于是他愤然离去。
公元前359年,从不曾被人正眼瞧过的马其顿迎来了新的君主——腓力(腓力二世)。马其顿位于希腊的色萨利地区,虽说在民族上属于希腊,但是在希波战争之前的300年间,希腊各城邦举办四年一次的奥林匹亚运动会,从来都没邀请过马其顿。在其他希腊人眼里,马其顿是一个君主制国家,与城邦国家大为不同,被视为“半野蛮”国家。
马其顿之于希腊,就像秦国之于中国,他们都是各自文明圈的边缘人群,但同样的,他们都结束了其所在文明圈各国林立的状态。
腓力当上国王之后,就着手准备军事改革,马其顿重装步兵方阵就此诞生。一直以来,希腊各城邦都有重装步兵,但无论是雅典还是斯巴达,兵源都来自于公民。斯巴达自不必说,雅典的重装步兵来源于前三个阶层。而腓力所在的马其顿,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对“公民”没什么概念,因此腓力将马其顿重装士兵的兵源撒向了广大的农民。
腓力将马其顿士兵的头盔,战甲都制作得轻了一些,另外,士兵的长矛增长了近一倍。斯巴达的长矛是3.5米,马其顿的是6.5米。
腓力不追求本国战士个人的精英化,而是追求步兵方阵整体的精锐化。为此,腓力将培养马其顿士兵的重任交给了帕米尼欧。
马其顿重装方阵,就像刺猬一样。公元前356年,这一年,腓力26岁,他就将自己改革后的方阵送上了战场。马其顿附近有一群伊利里亚人,在天气不好,收成不佳的时候,他们就出来四处抢掠周边的民族,马其顿深受其害。于是,腓力一声令下,在“巨大的刺猬”面前,伊利里亚人的尸体堆积成山。
就这样,马其顿扫清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同一年,秦国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随后,马其顿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时雅典出来了一个人,他叫狄摩西尼。他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可以说是雅典版的“屈原”。他将腓力称为“暴君”,而且一度向公民大会提出复兴雅典的举措,总之,他特别向往过去“伯里克利时期”强盛的雅典。
▲ 演讲中的狄摩西尼
遗憾的是,他的提案一个都没有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他也从未当选雅典的十将军之一。面对冷漠的同胞,狄摩西尼痛心疾首,前后一共发表了四篇《反腓力辞》。腓力是知道这事的,狄摩西尼也曾作为雅典使节去过马其顿,但腓力及其儿子亚历山大都没有扣押、为难这位忧国忧民的雅典愤青。
公元前357年,曾经三次前往叙拉古均以失败告终的、失望至极的柏拉图放弃了政治活动,专心写著作,这一时期,柏拉图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著作。
公元前356年,腓力的儿子亚历山大来到了这个世界。
公元前353年,齐国孙膑围魏救赵,齐魏之间爆发桂陵之战。
公元前348年,晚年的柏拉图似乎放弃了曾经的那个“哲人王”的理想,可能是对现实的失望吧,在政治理念中,他退而求其次,如果没有理想中的那种“哲人王”,那么可以看看还有什么其他路可走。在这样的基础上,柏拉图写下了最后的作品《法律》,又称《礼法》。
柏拉图开始重视起民主的价值,他开始接受了民主制也是一种正义的政体。在《礼法》中,柏拉图不再将一个城邦或国家的希望寄托于一个人,而是强调法律的作用。在《理想国》中,颁布法律的是哲人王,哲人王可以说是最理想的一个人,因此他颁布的法律,几乎不会出现什么差错与不公。而在《礼法》中呢,强调的不是某一个人颁布的法律,而是广义上的“法律精神”。
在《礼法》中,柏拉图还明确驳斥了智者普罗塔哥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他提出“神才是万物的尺度”。当然,我们这里也不要过多曲解神在这里的意思。可能是柏拉图对人失望了吧,因此他将个人的幸福与城邦的幸福寄托在制度,一种不是由人所左右的东西上,而这种东西,他理性、他正义、他无所不知,这才是柏拉图心目中的神。
人可以不相信神,但总得相信神圣吧。
当然,柏拉图也不是全然否定之前《理想国》的理念,而是觉得那样太难了,太理想了,既然如此,不如现实点吧,次一点,有一点瑕疵也没关系。在《礼法》中,柏拉图不再主张唯一正确的政体模式,也改变了对民主制极端负面的评价,他转而融合君主制和民主制的合理要素,构建了一种混合政体,这也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传统。
从这部作品中,襄子明显感觉到柏拉图老了,年轻时那种“闯荡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理想已经消散了。毕竟,他也经历了这么多,他也明白了许多。在《礼法》中,还有一点比较独特,就是全文中没有苏格拉底了,这并不是说柏拉图对老师失望了,而是他明白,老师只是一种理想。年轻的时候,他为苏格拉底的死而感到愤怒,渐渐的,这种愤怒也变成了一种无奈。这就相当于,从“苏格拉底是一个好人,你们不该这么杀了他”转变成了“苏格拉底这样的好人,在这样的世界中,最终都难逃一死吧”。
没错,柏拉图的理念,很多都是理想的,因此,他也被称为唯心主义的开创者,与之前泰勒斯等人的哲学不同,苏格拉底及之后的哲学家大都将自己的思想融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伦理学,而之前的呢,比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都貌似不接地气,因此为了区分,后人也将这些哲学家称为“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
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提倡人的理性,就算是伦理学,也不是一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通过严密的理性思维、逻辑推理而来的。
最后,讲一个《理想国》中的故事吧。
话说从前有一个人叫盖奇斯(Gyges),他是一名牧羊人。有一天,盖奇斯发现了一枚戒指,觉得挺好看的,就戴在了自己手上。刚开始,他以为戒指只是一个装饰品,还不知道这戒指的实际功能。
有一天,他不小心转动了一下戒指,发现自己隐身了,别人看不到他了。当他再一转戒指之后,自己又能被人看到了。
盖奇斯喜出望外,他非常享受戒指带来的魔力,渐渐地,他的内心起了不轨之心:“既然戒指能让我隐身,这也就是说别人都发现不了我?那我何苦每天辛辛苦苦地放羊呢?直接去抢银行不就行了?反正没人发现我。”
于是,盖奇斯在内心欲望的驱使下,干了许多坏事,最终杀掉了国王,迎娶了王后美人,取代了他的位置。
柏拉图通过这个故事想表明,迫使人们成为好人,不至于干坏事的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压力。如果干坏事没有成本,没有风险,那么这个社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没有人是心甘情愿去行善的,也没有人是以行善为乐的。(几乎没有)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享年80岁,一辈子没有结婚。亚里士多德继续在雅典待了两年,后来据说是因为他难以忍受“柏拉图学院”的新首脑,因此他离开了雅典,出门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