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越是厉害的人,做事越不着急,原因有3点
生活中总有人遇一点小事便充满慌张,找不到自己;也有人很容易就陷入情绪化世界,乱了方寸。
但也有一种人,他们遇事波澜不惊,让自己处于最理智的情绪中,先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准事物的要点,一击即中。这类人往往办事效率高,在什么事情上都能取得成就。
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从心理学来说,人格的差异会导致性格的不同,有的人天生外向,喜欢遇事就告知周围人,而有的人性格自带稳定,遇事喜欢与自己先有个磨合。
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人类认识世界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为我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持着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人的情绪体验,也必须依靠人对环境和身体内部状态的感觉。当我们实际遇事时,每个人的感觉不同,对事物的心理判断是不一致的。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我们通过感觉接收事物,然后将其转变为神经冲动,传达给中枢神经并由我们的效应器执行指令,产生相关的应答活动。
即每个人的感觉不同,其相应的产生效应及中枢所传达的反应是不同的。我们依据刺激物的性质,会触发我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去接收体验,个体对于外物的体验是不一致的。
例如每个人对冷热的定义不同,有的人,即使天气再热,身边人都热得受不了,他也还是可以穿长袖并且感觉不到同样的热。
而有的人在面临车辆的行驶时,可以很快做出“闪躲”反应,但也有人就是要慢半拍。这是因为,感觉世界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的,感觉系统能够对信息进行一定的选择与分析,然后再进行编码。
心理承受能力之所以不同都是因为我们个体的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不一样。
物体刺激的强度会使我们的大脑神经产生感觉阈限(Sensory threhold),这就决定了当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
有的人感觉阈限很低,对于事物的判断很敏感,而也有人感觉阈限很高,对于事物的刺激反应迟钝。所以,类比到我们人类心理上,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心理阈限。
思维认知的差异
思维是一种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活动。我们通过思维来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辨别真伪,而思维也是有着多种不同的分类。
那些遇事就容易慌张,乱了阵脚的人,喜欢运用自己的直觉思维,当面临一件事时,更多依靠自己脑海中已有的直接判断对事物进行初审并给出定论,认知上的主观性比较占主导地位。
而那些厉害的人,更擅长形象思维与分析思维。遇见事情的第一步,他们首先调动自己大脑中的具体形象,并冷静的分析当下事物的情形,多番比较之后选择一个最优解决办法。
他们内心很明白一时的急对于解决事物丝毫没有帮助,此时此刻,想办法解决事物才是关键,他们很擅长使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借助外力的作用来达成问题解决。
情绪的管理能力
情绪是我们人脑的高级功能,是人类生存适应的第一心理手段。可不要小看情绪的力量,它可是具有组织、调节的功能,是我们个性的核心内容,在控制我们各种心理疾病和维护我们心理健康上更是一个关键纽扣作用。
通常情况来说,当外界的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个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能引起我们机体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同样,当遇到事与愿违的情形时,情绪也更容易偏向消极化。
情绪的主观体验(Subjective experience),即我们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这是一种很主观的感受,不同人面对同一刺激也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面对同样的困境,那些急躁的人便会陷入一种消极、否定和焦虑的情绪,这样的情绪会阻碍其大脑正常的运转,产生很情绪化的结果,当他们在情绪中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那些厉害的人,在情绪的管理方面更是小能手。他们懂得把事件与情绪分割开来,不让自己的思维受到情绪的影响,理智对事,做出自己的正确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