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哈尔滨年入30多万,却回林口县创业,年销售额2000多万
别人都说种沙棘不挣钱,谁种谁亏本。
但黑龙江林口县的杜中元却不信这个邪,非要从沙棘上找到财富不可。
别人看到种的树不结果,索性把树砍掉不种了。
但杜中元却一定要找出原因,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别人都拼命往城市里挤,想离开偏僻落后的农村。
但杜中元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却又卖房卖厂,返回农村创业。
家人不理解他,朋友猜不透他,但杜中元却认定了这个道理——沙棘虽小,作用甚大。
他用十多年时间,把小小的沙棘,变成了为家乡防风固沙的生态树,带乡邻脱贫增收的致富果。
-01-
回到农村去,上山种沙棘
杜中元的老家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
这里山高林密,江河纵横,可是由于过度开发,山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为了保持水土,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政府实施了退耕还林的政策。
杜中元原本在哈尔滨市从事饲料销售的生意,年收入有3、4十万元。
但他却一直在考虑,老家的30亩山地该种点什么。
和邻居闲聊时,杜中元提到了自己的想法。
邻居建议他考虑一下沙棘,说这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浑身是宝。
邻居的建议让杜中元上了心。
他查找沙棘的资料,发现这是一种耐干旱的生态树种,在我国西北地区有大量种植,结出的沙棘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杜中元觉得,既然沙棘能在沙漠里生长,在东北的黑土地里一定能长得更好。
可当他从外地买来沙棘树苗,要把30亩地都种上时,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
原因很简单,杜中元并不是林口县第一个种沙棘的人,在他之前种这种树的人,亏得血本无归。
看到儿子要种这种不挣钱的玩意,父亲杜树宾火冒三丈:
“绝对不让你干,你栽上树我给你拔了它,就不让你干。”
然而,杜中元认准的事,谁也阻拦不了。
他前脚把沙棘种上,父亲后脚拔了,他就再重新种,父亲再拔,他再种……
父子俩这样拉锯了几次,最终还是父亲拗不过儿子,只能由他去了。
-02-
停掉饲料生意,专心种沙棘
沙棘树种下后,第3年才能挂果,第4年或者第5年才能进入盛果期。
2011年,杜中元的沙棘树已经种下4年了。
可30亩沙棘树,只有2、3百棵结了一些果子,大部分树都没结果。
杜中元满心期盼着30亩沙棘到了盛果期,能收获6万斤果子,可没想到种树4年,不光没赚到钱,还赔了本钱。
他请教林业方面的专家,才知道沙棘树是雌雄异株的植物。
而他当初买苗木时,因为不懂行,买回来的70%的树都是不结果的雄树。
一般人谁会想到,树还要分雌雄?
杜中元终于明白,之前种沙棘的人不赚钱,除了因为管理不到位,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不知道沙棘树是雌雄异株。
在专家的指导下,杜中元把多余的雄树挖掉,按照10棵雌树:1棵雄树的比例,重新种树。
已经有了4年种植经验,杜中元打算扩大种植规模,但资金却不够了。
他慎重考虑后,决定卖掉哈尔滨的房子和饲料厂,回老家专心种树。
上一次种沙棘,父亲跟他吵得不可开交;这一次,换成妻子跟他闹:
“咱们在城市呆得好好的,又要回农村了?
人家都从农村往城市走,咱们怎么了,又回去种树务农了?
我这学都白上了!”
可不管妻子怎么说,杜中元都打定了主意。
他把房子和饲料厂卖掉,投资200多万,在老家流转山地,又种了2千多亩沙棘。
还没看到经济效益,就先扩大了种植规模。
消息传开后,很多人不相信他头脑发热到一下子种下2千多亩沙棘,还以为是误传。
就连帮杜中元做指导的专家,也觉得他胆量太大了。
可事实是,杜中元就是这样孤注一掷,胆大包天。
从那之后,他每年都在扩大沙棘种植面积。
到了种植和收获的关键时节,他干脆吃住到山上,一心一意去干这份事业。
-03-
收果子良方——棒打沙棘
2014年,大部分沙棘树都进入了盛果期,树上结出了一串串的红果子。
沙棘的果实很小,但树枝上的刺却很多,采收起来比较麻烦。
刚开始时,杜中元也像其他地区那样,在8、9月份沙棘果没完全成熟时,把长满果子的枝条剪下来,放到冷库冻实了,再用小棍子把果子敲下来。
用这种方法采收,平均一斤果子的采收成本需要1.4元,采收一亩地需要3千元。
一亩沙棘树的鲜果能卖6千多元,采收成本占了毛收入的一半。
由于沙棘树枝刺多,剪枝的时候很容易扎到手,采收的工人并不好找。
这一年冬天,因为没找到工人,杜中元有一块地没来得及采收,天就下起了大雪。
大雪过后,杜中元上山查看,发现沙棘果都被冻实了,用手一碰,沙棘果居然脱落了下来。
他灵机一动,找了根棍子敲树干,结果树上的沙棘果“哗啦啦”掉了一地。
杜中元无意间发现了比剪枝条更省时省力的采收方法——棒打沙棘。
剪枝条采收,5个人干一天才能收完一亩地的沙棘果。
可是用“棒打沙棘”的方法采收,5个人一组,4个人在树下铺好布,另外一个人负责敲树干,十几秒钟就能收完一棵树。
算下来,“棒打沙棘”的采收成本只要3角钱一斤,比原来的方法每斤能节省1元钱。
一亩地产2千斤沙棘果,就能减少2千元的采收成本。
而且,因为不用剪枝条,还可以避免对沙棘树的伤害,保证来年的收益。
杜中元决定,第二年就用“棒打沙棘”的方法采收果子。
-04-
迟果是好果,天冷好干活
2015年12月初,气温降到了零下10摄氏度。
杜中元临时接到一个国外订单,对方要采购90吨沙棘果。
之前,杜中元的沙棘鲜果都是卖给国内的一些加工厂。
国外的这个订单来之不易,他很重视。
可是当他带着工人匆匆上山打果子时,却发现果子很难敲下来。
好不容易打下的果子,也因为没有被冻结实,在路上被压坏了一半。
杜中元因此损失了20多万元。
从那之后,他每年冬天都会耐心等到气温降到零下20摄氏度以下,才带着工人上山打果子。
因为推迟了采收时间,沙棘果在树上充分成熟,吃起来口感更佳,品质更好。
-05-
开发沙棘产品,拓展产业链
杜中元的沙棘鲜果因为品质好,并不愁卖。
但是他却明白,卖鲜果没有附加值,而且价格是买家说了算,自己很被动。
市面上的沙棘产品,最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要数沙棘汁。
2018年,杜中元引进了一条果汁加工生产线。
加工出的沙棘果汁,主要卖到了本地的餐馆和酒店。
一斤沙棘鲜果的价格在3元左右,加工成果汁,一斤果子的价值就达到了18元。
沙棘叶子具有药用价值,杜中元把它开发成了沙棘茶。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餐饮行业受到了很大冲击。
沙棘产品的线下销售遇冷,积压情况严重。
杜中元和人合作,通过线上商城销售沙棘产品,仅用2个月时间,就将库存销售一空。
这一年,他的销售额达到了2000多万元。
-06-
树是生态树,果是致富果
林口县及周边地区多山,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
在杜中元的努力带动下,有上千户农户在山地里种上了沙棘树。
接下来,他打算继续开发沙棘产品,带动更多乡邻共同致富。
如今,林口县的沙棘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3万亩。
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季,远远望去,5条长十几公里的山谷里,结满了红艳艳的沙棘果。
看着这样美丽的丰收景象,杜中元既欣慰,又欣喜:
“总算是熬过了寒冬,迎来了这个喜悦的春天。”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杜中元经历过失败的无奈,又熬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