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垣衰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对于汕头,虽然前些年也曾经出差经过过,但是都是匆匆一瞥,着实没有什么印象,只知道是和厦门、深圳、珠海并称1980年代中国的四大经济特区、黄光裕马化腾的老家,还有就是潮汕的牛肉火锅。这十几二十年来,在包括后来的海南在内的五大经济特区之中,似乎唯独汕头从来没有什么消息能引起公众的注意,这座城市低调得近乎沉寂。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一座城市数十年的沉寂,或许就意味着她的衰败。厦门和珠海是我长期居住过的地方,深圳也去过多次,因此,沉寂太久的汕头之前给我的感觉就是经济特区里面最落魄的的一个,然而这次真正踏足于此,在这座城市的所闻所见还是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我对特区的印象。
为了见识汕头的城市繁华,更主要是为了领略传说中的牛肉火锅的美味,我特意预定了汕头火车站旁边的维也纳酒店,因为凭经验,一个城市的老火车站往往是当地的地理中心和商业繁华地段。初二傍晚,我们从礐石风景区出来后就直奔酒店,出乎预料的是,眼前竟然黑魆魆的一片,空旷的火车站广场看不见一个人影,偌大火车站仅仅几盏稀疏昏暗的灯火,几乎让我们怀疑是不是已经废弃不用了。询问酒店前台附近有什么知名餐馆,答曰:隔很远才有,最好开车去。
记得过来的时候有路过一个商业综合体,按常理这种综合性的商厦都有美食街。办好入住,我们又开车调头去回去寻找。果不其然,商厦四楼就是餐饮楼层,两排店面看似都还不错,其中也不乏本地特色的火锅店。找了一家汕头牛肉火锅,果然名不虚传,牛肉牛舌肥而不腻酥脆爽滑,二百元出头三个人吃到撑。以至于吃饱之后两位美女还不愿回去,又在商厦里逛了一大圈。商厦除了餐饮店人气火爆,其他服饰百货之类的店铺都略嫌冷清,不过因为是大年初二,人们的购买欲望刚刚在节前得到满足,也是可以理解的。
火车站依然是一片黑暗。午夜,在迷迷糊糊中似乎听见广播和火车进出站的声音,缥缈回响,脑海里忽然跳出一句词:清寒吹角,都在空城。初三出门经过火车站,虽然已是上午九点多了,可是广场上依旧空荡荡的,冷清得不符常理。
女儿嫌酒店早餐不好吃,我们就带着她去汕头老城区寻找传说中的老字号小吃。网上搜索,汕头的原点是在俗称小公园的中山纪念亭附近,那里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以亭为中心,周边的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骑楼街道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形成“四永一升平”,永安街、永和街、永泰街、永兴街和升平路。据说这种类似巴黎城市格局的蜘蛛网状街区,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商业区和居民区,代表着汕头历史上的富庶繁华。然而车到了所谓的小公园,呈现眼前的真正就只剩下这么一座街心的八角红色小亭子了,其普普通通的外型,想不明白却为什么能吸引着摩肩接踵的游人?
原来,小公园所处的老市区中心是20世纪30年代汕头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标志,也是汕头重要的地方文化遗产,是海内外潮汕华人对汕头最深刻的印象坐标,这座外表平凡的亭子却承载着人们对汕头百年历史的记忆,自然是外地游客尤其是海外归侨必来的景点了。
如果说小公园的中山纪念亭是汕头老城区的标志,那么旁边的百货大楼就是很多汕头人关于老城区的记忆。1932年,南生公司百货大楼开业,这是汕头历史最悠久的百货大楼,当时就装有了汕头第一部电梯,这部电梯一直用到1989年,这大概也是这一片最繁华的60多年。如今百货大楼及南生公司的招牌依旧悬挂着,但是大楼却已经千疮百孔,就外部看去很多门窗已经损坏,墙体也斑驳破旧,貌似危楼了。
小公园周围汇聚着众多的老字号小吃,例如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邱淑英蚝烙、蔡澜撰文介绍过的老熟地老香黄、老妈宫粽球等等,这些著名老字号都没有太敞亮的门面,却毫无例外地围着一堆慕名而来的食客排队等候。我们选择了著名的老王炒糕粿,只能说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要不然就是我们不会欣赏,反正是母女俩合作也没吃完那一盘分量并不是很足的炒糕粿,为了不砸人家招牌,最后是我接过来实现了光盘。
这座并不显眼的老妈宫却大有来头,是汕头开埠前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992年重修开放。所谓老妈宫,其实是两座庙,一座为天后宫,一座为关帝庙。代表着潮汕人的传统信仰。
庙宇虽小,却颇为精美。门壁的石质浮雕、梁柱的木雕彩绘、盘龙的石柱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屋顶的嵌瓷艺术是潮汕工艺特有的技术,用烧制好的彩色陶瓷片拼制出各种戏文图案,人物栩栩如生又不怕风雨的侵蚀。
然而,走在小公园四周的大街小巷,我们惊讶地发现道路两边的房屋十之八九都是破败不堪的,灰蒙蒙的墙体,残垣断壁上任意攀着茂盛的藤本植物,甚至有许多高大的树木就直接生长在街边的房屋屋顶、窗户和外墙上,如果不是这些建筑里还有着明显的人家生活的迹象,我们真要怀疑这里是一片废墟。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永平路1号楼,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一共有三层,为欧陆建筑风格的大楼,它的前身曾是民国时期的台湾银行、报馆旧址,建国后作为汕头西医院、报社、法院等机构的办公地点,它见证了汕头开埠历史。然而,似乎目前它的意义也仅限于此,不管陈列馆的展出资料能证明历史上的汕头有多辉煌,一旦当你的视线转移到馆外,落差就越巨大。
沿着四永一升平的街道随意溜达,目光所到之处,几乎是清一色的上世纪30年代的骑楼式建筑,街道整齐而笔直,建筑恢弘而统一,却毫不例外地显现出坑坑洼洼老旧破败的明显衰败气象,“危房请勿靠近”的警示标牌触目皆是,看这规模,这种状态不可能是近期形成的,至少也维持了十几年了,时至今日依然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就在这片散发着废墟气息的老城中,许多人家依然生活其中,在这节日里开门营业的商铺门口,老板悠闲地泡着功夫茶;在巷子的深处,居民们各自擦肩而过,生活的色彩犹如这片建筑,斑驳、灰暗、积尘。
这些曾经象征着繁华富庶的建筑,正在持续走向衰败没落。行走其间,没有节日的喜庆,没有大城的生机,只感觉灰暗,感到失落,感受压抑。
于是我们没有久留,午饭也没吃,匆匆逃离了这座沉重的没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