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香”如故

“香”如故
每个母亲都是十分爱着自己的孩子,因为她们都知晓怀胎十月的辛劳。但不是所有的儿女都懂那份不易,并为之付出回报的。
大娘现在年近八旬,住在村子的中间,坐拥一村的中心。“风水大师”曾断言此宅能出有才能的人,大爷、大娘信了。因为她那时已生下一子二女,正身怀六甲即将临盆,如果不出意外大师所指的就是腹中这一胎。
那个年代以生男孩子为荣,女孩子就是赔钱货。她却对儿女一样的好。因为她常说:那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大爷可不这样,在家吃饭从来都是先让儿子吃,吃完了再让闺女吃,上学也是只让儿子上学,闺女就跟着下地干活。大娘和大爷理论时,大爷总说:大师说出能人,女孩子家有什么才能,即使有才能也是到了别人家。肯定是我儿子能有出息。大娘没上过一天学,大爷呢能识文断字的,所以犟不过他,就不在理论。
果然,四胎生下了一个男孩子,白白静静的,家人喜欢的不得了,再加上有“大师”预言。大爷格外重视这个小男孩。小的时候大姐、二姐轮留看着。只要有磕着、碰着的,大爷便将我两个姐姐一顿好打,因为他是大爷的“福星”。
我在家时,二哥还在上学,离开了家乡时,他已经工作了,听大爷说在很场面的地方挣大钱,算是有本事的人了。后来我的信息就支离破碎的了,今年十一回来看看老家的房子,偶遇大娘:她已是白发苍苍,步履蹒跚。我叫了一声:“大娘”。
她端详了一会儿,竞认出是我。
“孩子,回来了?”话未说完,泪水已填满她脸上的沟壑。
“是啊,大娘!你还挺壮实的!”
“壮实什么,前几天你姐姐还来看我了,给我送了那么些吃的。”
“应该的,有吃的,自己吃就是了,别和我母亲在世时那样什么都留着,等孩子们来才吃!”
“是啊,孩子,你大娘也想开了。有就吃,要不留给谁吃啊?你两个哥哥都不在家,一年到头回来一趟半趟的。我支望着你两个姐姐过日子,包了水饺送水饺,买了水果送水果。两个人隔三差五的来。”
“我两个哥哥都忙。”我还要说点什么,却被大娘打断了。
“忙,我以前相信,现在不信了。别人家的儿在跟前住的给他爹娘的送吃喝的,远的儿给爹娘送大白米白面的,俺家这两个可从没有。不来问我要花生油就怪好了。我还得接济他们呢!”
大哥两个孩子都读博,家庭条件可能累一些。二哥天资聪慧却不务正业,好的工作不干了,好好的家庭离了婚,又找一个生了二个男孩子,没有正经工作,天天打牌赌博的。没钱、没吃的、没用的就回来找大娘要。
大爷走了快二十年了,他曾把两个儿子看成他的福星,可是他却不知道大娘正在受的苦楚。
同样为人子女,两个姐姐却没有计较从小的不公平,善待着大娘,侍奉着她的晚年。两个儿子拥有最大的希望,却至今还没给大娘享受点幸福。
大师曾说这里出能人,可是却没有说这里的能人有没有孝道!
父母对子女掏心掏肺,零落成泥,唯恐自己的爱不在孩子的身旁。子女对于父母呢,尽在不言中。

插图/网络

本平台第一本散文精品集,2018年8月全国公开发行,每册定价人民币68元。联系人:琅琅,微信号LANG2672;电话18201110689
作 者 简 介
王宝华,生于80年代,网名学习,中级审计师职称,现供职于民营企业,从事财务工作,业余时间热爱写作尤其是散文的创作,喜欢写情感,写乡愁,作品大多发表于微信公众平台。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