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扭曲的父女虐恋故事,揭示了美国历史病态的一面

我们经常说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大人物顺势利导成为时代的引领者,从他们那里我们获悉精彩耀眼的过去。相比之下小人物的命运常常为时势玩弄,而他们的命运轨迹则折射出了大环境之下阴暗丑陋了一面。新片《美国牧歌》就是这样一部讲述小人物的命运,通过一段扭曲的父女虐恋故事,揭示美国历史病态的一面。

这个故事要从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少女说起。她是一个结巴女孩,其父亲瑞典仔是个典型的中产阶级成功男人,年纪轻轻继承了父亲的工厂,娶了美国选美小姐,是女儿心目中的偶像。我们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多少有些叛逆,一开始结巴女是个乖宝宝,但是渐渐开始不听大人的话,后来言行举止也有些不合时宜,最后开始直接和父母冲撞,而一向偏爱自己的父亲此时也不完全站在自己这一边。

一个先天有缺陷的女孩子,恋父情节是很严重的,当早熟的她向父亲索爱受挫,又受到漂亮的母亲的无形打压下,终于成了她爆发的起点。而此时正值美国反越战思潮高峰时期,她受到反战思潮的影像加入了一个地下组织,竟然受到蛊惑在当地邮局安放了炸弹,最后终于铸成了大错,事发后她就此逃亡,而她的父亲此后十几年如一日苦苦寻找,都说父亲是女儿上辈子的情人,在这里他们算是上演了一段生死虐恋。

《美国牧歌》是一个悲伤虐心的故事,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失足少女莫名其妙的反叛,只不过这种反叛有些惊世骇俗,而问题是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越战与反越战如火如荼的时候,所以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虽然这样的设置有些刻意,其传达出来的“能指”很偏激,但是这部电影是足以以小见大的,很多的隐喻也可见其中。

对于美国打越战的是非功过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争议,就如同反越战一样,人们总是各执一词,但是有一点是清楚地,就是战争对无辜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且不说什么一将功成万骨枯,就像电影《美国牧歌》中呈现的,在支持和反对战争的两股势力的角逐,一波波的浪潮撕扯着那个时期的每一个人,哪怕你多么的想置身事外就如同电影中结巴女的父亲,其结果却是被女儿的反叛所裹挟,毫无疑问这段父女孽缘是时代的畸形产物,无辜的瑞典仔父女成了时代的陪葬品。

电影最后的天空是灰色的,结巴女的父亲瑞典仔的葬礼上,前来祭拜的亲友一个个陆续离去,一个举止端庄的女子从远处走来,她手里捧着一束鲜花,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坚定地向墓碑走去,她是死者的女儿结巴女,此时斯人已去而君却来了,观者黯然神伤。人们仿佛刚刚从最后一点的迷雾中走出来,突然发现过往的种种荒唐至极,可以说那是的美国病了,每一个人都受到一种叫做“激越”的病毒感染。

回顾电影的叙事模式,全片通过一个作家的视角来审视这个故事,从而窥探那个特殊年代发生的事件,这样的叙事模式显然是很恰当地,因为他最后事把观众抽离,人们不再陷入悲惨虐心的事件之中,可以客观的平心而论那个疯狂的年代,尽管最后的结果是很多人认为电影所表达的意思很偏激,但是电影导演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还有结巴女这个角色的设置也有很有意味,青春期女孩恰是热烈表达的情感的时节,但是她却是个结巴,想表达却表达不清楚,正如同当两股思潮冲撞时,人们是很难说清楚谁对谁错的,而后来结巴女长大,她的结巴好了也正是暗示此时人们已经看清楚了彼时人们的荒诞行径。

宽容一点的讲《美国牧歌》是以小见大的典范,它改编自美国的国宝级作家菲利普·罗斯著名的作品《美国三部曲》之一,影片所讲的事情也许并不是事实,但是还算可信,然而话又说回来这毕竟小家子气了,因为它最终给人们呈现的仅仅是美国历史的一个小小的侧面,很明显导演站在了弱势的一方,所以人们会说这是“右”对“左”的诋毁和故意抹黑,加之导演是伊万·麦克格雷格,也就是著名的电影《猜火车》的主演,其电影内外自带的言行举止的偏激形象多少“牵连”此片,也难怪影片自上映起就受到争议。

假如你稍微了解一点世界史就知道,像美国打越战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只不过人们很少像电影《美国牧歌》这样敢于站在单一的角度(即使是审视)叙说,这样做除了会招来非议也容易适得其反,就说该片在各大网站上的评分很低,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例证。或许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伊万·麦克格雷格还是适合做演员,做导演还是再需要一点时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