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童便

这篇文章真使我大开眼界!棍棒屈打,遍体鳞伤,十盏童尿下肚,先解血尿5天,后复归常,17年过后,不仅伤痛未复,连感冒也没得一次!还有一八旬老太,饮人尿40年,竟年轻得像40岁~闲话童便作者:朱炳林真是矛盾的很,原来这篇随笔的题目拟的是“我与童便”,可横看竖看总不顺眼。一度想把它改为“我与轮回酒”或“我与还元汤”。转念一想,这样一改,似乎雅洁一些,可也就不能使人一目了然。毕竟知轮回酒、还元汤即童便的是少数人,我岂能与更多的读者捉迷藏?江郎才尽,拟不出更好的题目,只好闲话童便一场。我的童年生活有两年是在私塾里度过的,现在只要眼睛一闭,先生的音容笑貌就立刻浮现在我的目前。那时候,先生最讲究背书,先生念一句,我们跟着念一句,反复诵读,直到背熟为止。我苦于先天不足,智商过低,不能过目成诵。每当我抬头仰视“至圣先师香位”,再转眼一瞥先生手中持的戒尺时,惴惴然,便扯开喉咙跟着念。也真灵,念着念着,竟然也念了个滚瓜烂熟,什么“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韩愈《进学解》)我随口溜出,毫不费力。可对其含义,先生也只是点个大概,并未逐字逐句地教,我实在不大懂得。也许是小孩子抱新鲜吧,牛尿竟然可以治病,倒真的过目不忘,尽管我从没看见谁家病人喝过牛尿。知童便可以作药是在学医以后。既然牛尿都可用来治病,人乃万物之灵,其尿可以治病似乎也就毫不奇怪了。回忆三年的学医生涯,先生在讲解《伤寒论》时,提过这味药,没有多作解释,也没有教我如何去使用。我认真追忆跟他临床的时日,没见他用过一回。中医是经验医学,经验靠实践积累,没有用过的药物便没有取得经验;没有经验便不好指导后学。我几次想问,却难以启齿,唯恐先生误以为我有荒乎其唐的怪癖。夜色渐浓,青灯一盏,伴我夜读。有这样一则医案,说的是清代名医薛生白,他在居庸时,有一天,见到一起车祸,车子倒翻,车上七人受了重伤,仆在地上,动弹不得,呻吟不已,薛生白见状,立即唤来数名男孩,个个是黑不溜秋的胖娃子。薛生白令他们每人撒一泡尿,以器盛之,给伤者灌将下去,不多久,立竿见影,伤者一个个爬了起来,安然脱险。疗伤止痛,活血化瘀,这便是童便给我的首次印象。清代去今三百年,不免隔膜。今天,我所认识的医师几乎没有用童便者,即使是作药引,伤科医师也不例外。因此对于这段记载,我也只是姑妄听之而已。可没想到在那人妖颠倒的年代,竟目睹到童便的神奇效果。一九六八年,小县城掀起了大揪“现行反革命分子”的浪潮,每个单位自设专案组,不用下逮捕令就可将人捕了,私设公堂,半夜提审,这就叫做“群众专政”。那时候瓜蔓抄甚是风行,甲青年被揪的第二天,他的朋友乙青年难逃厄运,抓起来,当夜受审,审而不供,大刑伺候,终于屈打成招,于是关入“牢房”由群众轮留看守,令其写交待材料,听候发落。他亲属每次送来饭菜,总置童便半碗于篮中,权充菜汤。所送之物,得交看守检查,那童便如何瞒得过人,然而看到乙青年遍体鳞伤,都睁只眼闭只眼,没有人向专案组报告。乙青年拿到手,首先是将童便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头五天,解出的尽是血尿,且带紫黑瘀块;十天后尿色由紫变红,半月光景,小便正常了,人也精神了。此事过去十有七年,当年的乙青年已人到中年,相遇时,谈及近况,得知他不仅伤痛从未发作,连感冒都没患过一次。此事真令我感慨系之,深思良久。在得不到医药的乱世中,数十盏童便,竟使他瘀去伤愈,了无痕迹,只觉其利,未见其害。这第二次印象实在深刻。“深刻什么?实平常耳!”友人胡君淡然一笑,继续说道,“你去读读蒲老的医论吧,保险开你鸿蒙!”蒲老即已故的老中医蒲辅周先生,四川梓潼人,三世精医。他早年悬壶成都,医名大振。一九五五年便被提拔到北京中医研究院。周总理生前曾多次说过:蒲老是高明的医生,又懂辨证法。我捧读蒲老的《介寿堂随笔》,深被他的高明医术所折服。有一中年妇女,患内热病两年余,药服了几百帖,内热始终盘桓不去,群医束手无策,求治于蒲老。蒲老诊毕,胸有成竹,并未开方,只令她每天早、中、晚各服童便一盏。病人遵从蒲老嘱咐,二十天后果见效果,两个月便热退身安。如此神奇,真的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哼,还有不可思议的呢!”又是这位胡君,捧过一本线装书,翻开其中一页给我看,只见上面写着:“一老妇人,年逾八十,貌似四十,询其故,常有恶病,人教服人尿,四十余年矣,且老健无他病。”这倒真的是不可思议。胡君问我:“童便有延长人的生命的作用吗?”、“童便与成人的小便有区别吗?”、“《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礼记》谓'女亦称童子’,可古来医者多用男孩的小便,不用女孩的,重男轻女乎?确有道理乎?”、“第一位尝服童便,并知是味治病良药的,应当是位大智大勇的英雄,可他是谁呢?”、“童便既为良药,为何你们当医生的冲不破人情的束缚、迷信的障碍而难得使用呢?”这一些问题,我无言以对,有时午夜梦回,常为此怅怅不已。【附】关于童便的功效人尿入药,首载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取健康人之小便,“童男者尤良”,故常用儿童之尿,又称为童便。其味咸性寒,用“疗寒热头疼温气”,《太平圣惠方》中有'斩头取尾”的采集方法。《不居集》谓“以瓷器盛之”。《诸证辨疑》曰:“但取十二岁以下童子,绝其烹炮咸酸,多与米饮,以助水道”;并称其有“滋阴降火,消瘀血”之效。《大明本草》谓其“滋阴降火甚速”。《本草拾遗》言其“止劳渴,润心肺,疗血闷热狂,扑损,瘀血在内运绝,止吐血鼻血”。《本草衍义》谓“热劳方中用之”。《日华子本草》用治“吐血鼻洪”。《太平圣惠方》用治“齿缝衄血”。《千金方》用治“金疮出血不止”;《新修本草》用治“打伤瘀血攻心”。李时珍则说其“能治肺病,引火下行”,且“味咸而走血,治诸血病也”。可见,童便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兼清瘀血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出血,以及骨蒸劳热、跌仆血瘀等。此外,凝结在尿桶或尿缸中的灰白色无晶形薄片或块片,称人中白,历代也多用于治疗血证。《医方考》曰:“人中白……其味咸寒,咸则能入血,寒则能胜热。其味厚于人便,故其奏功尤捷。”《杂病源流犀烛》中更有“衄至五七日不止者,宜人中白散”的记载。其功用亦同于童便。用量一般5~10g,外用适量。另外,古有淡秋石一物,系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其与人中白不同,而今多数地区用生人中白漂净,日晒夜露,去净臭味称淡秋石。故现之生人中白与淡秋石是异名同物,其作用不及童便。亦如《本草纲目》所言:“若炼成秋石,真元之气渐失,不及童便矣。”|作者简介|朱炳林医师,江西波阳人,年轻时师从当地名老中医江心镜先生为师,数十年来刻苦自学,努力钻研,潜心于临床而又博览群书,成为当地名医。★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0)

相关推荐

  • 烂席破布也是药

    在<金匮要略>中有个奇怪的药方,如下: 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方 大黄一两,切,浸汤成,下:绯帛,如手大,烧灰:乱发,如鸡子大,烧灰用:久用炊单布,一尺,烧灰:败蒲,一握三寸:桃仁,四十九枚, ...

  • 三秦中药——蒲黄

    [别名] 蒲厘花粉(陶弘景),蒲花(<江苏植药志>),蒲棒花粉(<新疆药材>),蒲草黄(<药材学>).香蒲.水蜡烛.蒲草. [出处] <本经> 1.陶弘 ...

  • 『金匮要略』(十二)消渴小便利→蒲灰散

    蒲灰散中有滑石,凉血化瘀泄热湿: 热淋血淋小便涩,皮水身肿一并治. 组成:蒲灰.滑石. 功效:凉血化瘀,泄热利湿. 主治:(1)膀胱湿热夹瘀证.症见小便不利,茎中涩痛,或尿中带血,少腹拘急,舌红,苔黄 ...

  • 杨关庆 | 闲话辣椒

    我喜欢吃辣,但肠胃不配合,稍微多吃一点,肚子就闹毛病,许多时候,我只能望辣生叹.邱县县城有个巴庄火锅店,这是四川风味的,有鸳鸯锅,一边是菌汤或者清水的锅底,一边是麻辣的锅底.麻辣的锅底,是当着客人的面 ...

  • 夜语闲话炒股系列009-股票何时卖出

    从标题上看,大概是所有人都会关心的问题,股票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卖出? 在股票卖出这件事上,远比股票买入要难得多,卖出这件事情上,很容易患得患失,一卖就涨的现象比比皆是,好像主力就盯着手里这仨瓜俩枣的,只 ...

  • 闲话读书

    闲话读书

  • 闲话读书大法

    凡是上过学的人都有一定的读书经验,只是多寡之别,有为脱盲而读之者,有为入仕而读之者,也有为生存而读之者,有为求趣解闷而读之者,也有为术业而读之者--相比之下,为术业读书者经验应该多一些,这类人多为高级 ...

  • 闲话江湖:护院的生存之道,凭借的不是武艺,而是人情世故

    过去人家,举凡富户,大都雇佣练武之人保护私人财产与生命安全,谓之护院. 护院者受雇于人,必当尽心尽力,但若要护住宅院,依靠的不仅是武力,还需"瓢把子"的关照.换言之,江湖并非打打杀 ...

  • 初夏时,闲话

    立夏了. 天气,却依旧慢条斯理地保持着其固有的节奏--它单不会因为你说那夏天到了时,它便立刻去逢迎着你的心境,板起面孔学起夏热的模样. 这大自然是无有边际的,它本身,对于人类来说,便是至高无上:所以, ...

  • No.1495 今天生日,说点闲闲话

    早晨,睁开眼睛,这早晨与其他的早晨没什么不同. 每个早晨,复印的一样. 非得要找出心中的那点不一样,那便是今天早晨,我的六十四岁,从梦中睁开眼皮的第一个早晨. 对了,今天是我的生日. 真的六十四岁了? ...

  • 研究发现:人们喜欢八卦闲话的真正原因

    如果认为背后说人闲话是一种罪过,你可能就大错特错了.有研究认为,背后说人闲话或八卦被认为对人的灵魂来说实际上是健康和有帮助的. 根据美国常春藤联盟研究型大学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 ...

  • 闲话热词 || 从离开王某强的某蓉说起​/轩诚文,读(第599期A)

    轩诚杂谈: 对于语言,我一向还是比较谨慎的,所以对于一些网络流行语,我一贯是退避三舍,敬而远之.但是由于网络强大的冲击力,一些词汇还是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地冲到了你的面前,那你就必须面对,这时我才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