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凸显自我的舞台

有个小学生成绩不好,但是她每天乐呵呵,无忧无虑的,她的同桌很是不解,为什么这个小学生即使考试 不好被老师批评,依然能保持快乐的心情。后来她的同桌偶然发现这个小学生每天都比他早到学校,无论他来多早都会发现这小学生都已经来到学校,小学生的同桌想弄清楚这位小学生到底能来多早,终于有一天他比这位小学生来早了,这位小学生推开门一发现同桌比她来得早,顿时大哭,边哭边说他抢了她的第一名。原来在出勤上,这位小学生一直都是班级第一,是她引以为傲的事情,唯一的第一名被同桌抢去了,想想她那么伤心自然就理解了。
我有一个同事,他引以为荣的是他初中毕业后以他们那个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我们县城重点中学,他从小学到初中毕业都是老师眼里的尖子生,可是到了高中他的成绩直线下降,后来也不想学习了,高考后只考取了我们当时候觉得最差的大学职业大学。他经常唏嘘感慨命运似乎对他不公,他那么聪明为啥会考出如此差的成绩。
我想他肯定也努力过,也想和他初中一样是大家眼中的优等生,可是一次两次考试之后没有凸显出他的优秀,产生消极挫败的情绪影响了他学习的积极性,以至于后来不想学习也就能理解了。
优秀的学生越来越优秀,成绩差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差的想象很普遍的,优秀的学生想通过更加努力凸显自己的优秀,而成绩差的学生一旦认定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超越优秀的学生。他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他不再用成绩凸显自己,而是找其他方面的特长来凸显自己的优势。比如唱歌,跳舞,甚至吹牛、早恋等等,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当然也有坚持不懈一直坚信自己一定能超过对手。不管怎么样每个人的内心都希望自己有过人之处,这也是人的本性使然。
有的人在选择自己的目标时候,没有充分了解自己,发现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凸显自己,就会特别郁闷,容易沮丧消极,产生悲观自卑的心理。如果一个人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出正确的选择,将来在某些方面做出突出的成绩,就特别有优越感。
其实不是越努力越幸运,当然不努力肯定不幸运,而是选择正确了,才会越努力越幸运,如果选择错误了,越努力还越有可能出现悲剧。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从对比自己周围熟悉的人中找自己的优越感,从而平衡自己的内心。比如一个相貌平平的孩子可能通过成绩优秀来找自己 的优越感,一个成绩差的孩子可能通过富有的家境来找自己的优越感,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可能通过自己的相貌来找优越感等等。
有些学生在初中成绩差,就通过在班级调皮捣蛋来掩饰自己的自卑,刷存在感。他到了职业学校,发现了喜欢的专业,整个人就变了,职业学校注重个体的素质教育,给孩子创造了各种表现自己的舞台,孩子在这个舞台慢慢发现自己具备的各种潜质,一旦自己某方面的潜质被挖掘出来了,他就变成了一个有自信有活力的学生。其实中职教育才真正素质教育,让孩子首先从如何掌握生存技巧开始,学习生存技巧也是立命之本。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