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① | 苏轼家族的教育锦囊:最好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长大
江离菲菲读书俱乐部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江离菲菲读书俱乐部,这周我们共读的是中国近现代鸿儒大师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我们将从苏东坡的家庭教育、爱情观、亲情观、政治仕途、人生观这五个方面,来为大家呈现书中的精华,以便大家更全面地了解风靡古今的大文豪——苏东坡。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这本书的第一部分:苏东坡的家庭教育。
第一篇
苏轼家族的教育锦囊:最好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长大
1
在四川岷江这条河流上,有一个叫眉山的小镇,这里曾是文学世家 “三苏”的家乡。
1036年12月19日,一个婴孩的啼哭为这新年添上了新的喜气。而他,便是日后宋代文坛上的风云人物——苏轼,号东坡。
苏东坡的到来,使二十七岁的父亲苏洵尤为高兴,也是在那一年,苏洵在妻子的鼓励下开始发愤读书,以求实现心中所愿。
虽然至死他的政治抱负未能如愿,但幸运的是,在他生前,他想要的,两个儿子都实现了。
苏洵不光自己努力读书,对儿子的学业也严格要求。
六岁时苏东坡被父亲安排进入私塾,并很快从中脱颖而出,很受老师的赏识。
九岁左右时,父亲进京赶考。母亲留在家中管教子女。
有一天,母亲在教东坡读《范滂传》时,讲到当时汉朝有一儒生范滂不畏生死参与反抗奸党的故事。
小小的东坡抬头望着母亲:“母亲,我长大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意吗?”
母亲说:“我儿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苏东坡的母亲温柔贤慧、善良,她告诫家中使女不得捕鸟,所以鸟儿常在苏家安家落户。
有这样的母亲来教导,子女的品行自然不会差。
2
苏洵是一个天赋很高却很倔强的人,在学问上他力求文章应淳朴,所以儿子们的文章在严厉而学富五车的父亲教导下很是出彩。
考场失利的苏老泉现在对儿子们的将来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常常躺在摇椅上听苏东坡兄弟二人诵读诗文,并不时纠正儿子们的错误之处,又或者不时给儿子们讲释文章。
苏东坡出生时他的袓父还健在,这是一个很慷慨、豁达、质朴的老头,虽然不识字,但人品不凡。
常在饥荒之年开自家粮仓来救济百姓,时常优哉游哉,携一壶酒,与友人席地而坐,谈笑风生。
这种无拘无束的乐天派性格毫无保留地隔代遗传到了苏东坡身上。
而这性格对苏东坡在日后遭遇人生低谷时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苏东坡。
苏东坡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这对天资聪颖的天才提供了优渥的成长土壤,使天才优秀的基因得以充分发展。
再配上乐观、豁达的性格,这使得他的人生注定与别人不同。
3
据记载,苏东坡十岁时便能写出出奇的诗句,还在老师讲课时顺便写了一篇小故事《黠鼠赋》。
描写一只狡猾的小老鼠,因误闯掉进瓮里,装死,等人把瓮搬倒时快速逃走。
其内容诙谐幽默,不得不让人为一个十岁的孩子鼓掌。
虽然知道自己天分极高,但苏东坡并没有因此而骄傲、松懈学习,反而比常人更加努力用功。
十一岁时,苏东坡进入中等学校,开始备考日后的科举考试。这样一来,他便要背诵、熟读比平日更多倍的经史诗文和古籍。
那时老师要求学生背一整本未加标点的书,并让学生自己加上标点,以此来检测学生对书中内容的理解程度。
其中最努力刻苦的学生会将这些经史和正史抄写一遍,那时印刷术已有百年之久了,但苏东坡依旧照这样的办法来用功苦读大量书籍。
这种用功的方法,对苏东坡日后有非常大的好处。
比如在给皇帝进言或草拟诏书,需要用到一些历史典故时,别人还在翻书查字典,他却可以不假思索的下笔如有神,才思泉涌。
再者,抄书的另一个好处是,让他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在父亲的提点和自己刻苦努力下,苏东坡的文学功底很是扎实。
他的文章给人清新质朴的感觉,在那些用华丽辞藻毫无章法的堆砌起来的文章中立刻脱颖而出。
4
二十岁那年,苏东坡与父亲和弟弟一起赴京应考。很快到了殿试,主考官是文坛泰斗欧阳修。
最终,苏东坡兄弟二人以优等得中。
欧阳修在看到苏东坡的文章后,眼前一亮:这就是我苦苦寻觅的文章啊!
这位鸿儒大师对此文章的内容和风格十分欣赏,他爱不释手,连连夸赞,频频点头,传与同事阅读。
不过,这也因此发生了一个误会。欧阳修以为这是他的朋友曾巩所写,为了避嫌,将这本来为第一名的文章降为了第二名。
就这样,苏东坡二十岁时,考中进士,成为欧阳修的门生,当时全国考中的尖子生有388人。
苏东坡以这傲人的成绩立刻挤身在了全国第一流学者的排行榜上,并位居前列。
这次的考试,苏东坡有个小失误,就是擅自在试卷上杜撰了个典故。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读来感觉挺好,很好地诠释了他所表达的为政要宽的意思。但考生私自杜撰典故,这在历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
若非遇上圣明之君,苏东坡的仕途从此怕就毁了。
他生在了一个好时代,皇帝圣明,宰相贤德。他是千里马,却也正好遇见了赏识他的伯乐。
这是苏东坡之幸,也是大宋之幸。
正当苏东坡准备灿烂的仕途时,母亲突然病故。于是,苏东坡立即返家,为母守丧两年三个月,以尽人子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