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段更震撼

  

中国青年报2010年11月3日登了一篇文章《梁从诫慢走,慢慢走》,披露了梁从诫的一则轶事——在川西一个小县城,他指着前来敬酒的县长,放大嗓门呵斥:“这里的水跟酱油汤一样,你们还好意思喝酒!”
  

够稀奇的是,这则轶事的后半段却在前一天的中青报上,即11月2日汪永晨的文章《“失败英雄”梁从诫》——
  

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我因为另一个采访晚到了几天,一见梁先生,他就气乎乎地和我谈起,刚刚路过的一个县,看到长江边上一条像酱油一样的黑汤沿着江水往下流,黑水足足有半里路宽。在那个县里,梁先生告诉我,他亮出了自己政协委员的身份。为的是要问问县长,这条江是不是他们污染的?县长说是一个造纸厂的问题。“为什么不装处理污水的装置?”梁先生接着发问。县长说这个造纸厂是1958年“大跃进”时靠两口大锅起家的,当时叫“因陋就简,白手起家”。现在要装一台废水处理装置,投资要超过那个厂的全部固定资产。再说三峡水库修好后,这个厂子在淹没线以下,就几年了,污水处理装置就是装好了,也又要被水淹了,就没去治理。“那为什么不停产,你看看把长江污染成这个样子。”梁先生不依不饶。厂长说2000名工人,如果算上三口之家就是6000人,一个小县城只有几万人,这6000人谁给我养活啊?
  

事后梁先生承认,自己当时被问得哑口无言。
  

原来,梁先生是以义正词严始,以哑口无言终。而这哑口无言更让人震撼。无奈是肯定的,也许还有自嘲?

我若是梁先生,会想到一首情歌中的一句歌词:我也许是个笑话?!(顺便说一下,我觉得梁氏三代人和中国之间的感情亦酷似恋人)上饭馆自带筷子,交通基本靠走路和自行车,名片是一张寒碜的再生纸,自奉俭到极致,确实也能减少碳排放,但只要高级公务员出一趟差,赵本山买一架飞机,成千上万个梁从诫都白忙活了。

更何况环保问题还可能牵涉到民生甚至是国家利益等更复杂的事情,柔弱的梁先生更是徒唤奈何。

  

不过,现在像是个笑话,不等于以后也是笑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