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169: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1、富贵而归故乡:《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复知者”;《三国志·魏志·张既传》:出为雍州刺史,太祖曰:“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 这句话用其意,故称今昔相同。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lǘ)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
1、方:正;穷:困窘,指仕途不得意; 2、闾里:古时二十五家为闾,闾里即乡里; 3、庸人:平常人;孺子:儿童; 4、易而侮之:轻视并侮辱他; 5、季子: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纵横家,起初游说秦惠王,上书十次皆说不行,以至“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归至家,嫂子不给做饭,父母不与言,故云“不礼于其嫂"; 6、买臣:朱买臣,吴县人,汉武帝时为官,初以卖柴为生,妻子不能忍受穷困,弃朱而去,后来朱买臣做了大官,妻子要求复婚,朱便叫人端来一盆水泼在马前,让她再收回来,后其妻羞愧自缢。
一旦高车驷马,旗旄(máo)导前,而骑(jì)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pián)肩累(lěi)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yì)锦之荣者也。
1、高车驷马:指高官乘坐的车马; 2、旄:古时旗杆头上用旄牛尾作的装饰,也指有这种装饰的旗; 3、骈肩累迹:肩并着肩、脚碰着脚, 形容道上人多; 4、瞻望咨嗟:观者仰望而赞叹; 5、骇汗:因惶恐而出汗; 6、“此一介之士”四句:这就是一个普通士子,成功得志时,那意气的旺盛,以前的人们就将他比作穿着锦绣衣裳的荣耀;一介:一个。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xiàng)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zhuó)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
1、大丞相魏国公:指韩琦(1008~1075年),北宋名臣,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官至宰相,封魏国公,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中进士,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有功,人称“范韩”,仁宗嘉祐年间起屡任枢密使、宰相,经英宗、神宗,主政三朝,曾任相州知府; 2、令德:美德; 3、擢高科:指中进士;显仕:显位; 4、下风:风向的下方,比喻低下的地位;此指韩琦居高位,其道义风范影响于地位低下的士人;望余光:希望与之结交而获益; 5、有年:多年。
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jiǎo)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dào),不足为公荣;桓(huán)圭(guī)衮(gǔn)裳(cháng),不足为公贵。
1、素有:向来就有; 2、高牙大纛:指重臣的仪仗;牙:牙旗;纛: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韩琦为相三朝,地位显赫,故称; 3、桓圭:帝王授给三公的命圭,圭是古代帝王诸侯拿在手中的上圆下方的礼器;衮裳:即“衮衣绣裳”,画有卷龙的上衣和绣有花纹的下裳,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汉以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为三公;后汉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1、被:及,施加; 2、勒之金石:指把功绩刻在金石上;金石:钟鼎碑石; 3、播之声乐:传播在声乐和文章里; 4、垂:流传。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xiàng),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wèi)相人。
1、至和:宋仁宗年号(1054~1056年); 2、武康之节: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徙知并州(今山西太原); 3、来治于相:至和二年(1055年)二月,韩琦以疾自请改知相州(今河南安阳市); 4、以遗相人:用以赠给相州人民。
其言以快恩仇、矜(jīn)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liáng)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
1、“其言”句: 意谓刻诗于石的内容是:鄙薄那些以报个人恩仇为快,以夸耀个人名誉为荣的人; 2、出入将相:即出將入相;韩琦前期曾守边,防御西夏有功,后入朝为相,故称; 3、王家:犹王室,泛指国家; 4、夷险:这里指平坦的顺境和险恶的逆境;一节:一致;是说不论个人处境夷险,勤劳王家之心是前后一致的。
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hù),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jì)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yí)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lǘ)里之荣也。
1、垂绅正笏:垂下衣带的末端,恭敬地拿着朝笏,形容大臣庄重严肃的样子;绅: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子;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2、措:筹划,安排; 3、社稷之臣: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4、铭彝鼎:将功绩铭刻彝鼎上以留传于世;彝鼎: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 5、被弦歌:指功绩被广泛传唱; 6、邦家:国家; 7、非闾里之荣:不仅仅是乡里的荣耀。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1、尝:私下,自谦之辞; 2、喜为天下道:意谓高兴地向天下人说出韩公作昼锦堂的真意; 3、于是乎书:于是就写下了这篇《相州昼锦堂记》。
河南安阳韩魏公祠
《相州昼锦堂记》全文: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lǘ)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máo)导前,而骑(jì)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pián)肩累(lěi)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yì)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xiàng)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zhuó)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jiǎo)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dào),不足为公荣;桓(huán)圭(guī)衮(gǔn)裳(cháng),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xiàng),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wèi)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jīn)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liáng)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hù),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jì)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yí)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lǘ)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清 林云铭《古文析义》评:
昼锦之说,起于“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二语,故以当昼而锦,指富贵归乡而言,盖荣之也。韩魏公以相州人于至和中,请以武康节度使来守相州,在魏公荣君之思,名其堂为“昼锦”,虽觉贴切,其实魏公为两朝顾命,定策元勋,出入将相,功在社稷。其为荣,原不在富贵不富贵,归乡不归乡也。作记者,若单表平昔功业,又抛不下本题。是篇先就昼锦之荣翻起,倒入魏公之志,然后叙其平生功业,以其荣归之邦国。斡旋得体,文亦光明正大,与题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