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而行——宋英达回忆录之一

踏歌而行——宋英达回忆录之一
            宋英达

我家:赤峰西,半支箭川,猴头沟西,乌台吐河入半支箭河河口上一个营子,叫永和营子河南。河南无学校,要上学,需到河北。
一九五五年夏,我虚8岁,想上学,曾去学校面试,正数、倒数一百个数,均顺利过关,可到了秋天,没有人通知我上学,我以为没考上,就甘心在家了。
当时,我父在赤峰粮油厂当书记,我和母亲及两个妹妹在老家同爷爷、老叔一家一起过。这一年,实行合作化,我爷爷不接受合作化,让我老叔带着我家的地入社,他自己留下了我家菜园子以及我家树林子边上的一块林间地。
既然不上学了,我让爷爷给我安了一把小锄头,和他一起耪地。他浇园子时,我看畦口。园子里有一口井,那年还没有安水车,是靠打吊杆子(桔橰)提水。爷爷站在离井口一米左右的踏板上提水,一边提一边唱,内容是眼前的事和打水的数,现在知道那叫劳动号子,有时还和我互动回应一下。
这口井,不知什么原因,能打上红色的小虾来。汩汩流淌着的井水、悠悠的劳动号子、活蹦乱跳的小红虾,构成了我快乐的童年生活。吃罢家里人送的晩饭,我就同爷爷住在园子屋的炕上。
一上秋,爷爷会在园子屋前趁着月光打小场,收水萝卜什么的籽儿…。这时,在位于乌台吐河南岸河边园子屋里,往往会听见河对岸山脚下传来的狼嚎。如果离得近,爷爷会叫我起来看狼的眼睛,绿绿的,像鬼火一般。爷爷对狼叫毫不在乎,那边叫,这边儿照簸不误,我往往在这簸水萝卜籽加狼嚎声中沉沉入睡。
入冬后,我同爷爷都回营子里的家中,没事干,爷爷给我写字帖,我写仿,同时,让我老叔买了纸、铅笔,托南院的叔伯哥宋英武买了一盒粉笔,开始了我自学自创的画画生涯。瓶子、碗,见啥画啥;墙上、柜上,哪哪都画。干了一冬,我家简直成了画展、画廊。
这一情况,被我的好几位正在上学的叔伯哥汇报给了小学的老师,说,我们营子这个小子你没让他上学,他自己在家造上了,云云。老师核实后,说,过完年快让他来吧!于是,一九五六年的春天,我上学,直接念的一年级第二册。可学校就一间教室、一位老师、三个年级,复式班。
这位我的恩师叫聂万春,至今健在。

宋英达 男,1948年2月出生,蒙古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参谋学院,军事学学士学位。赤峰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委员。主要社会兼职有:内蒙古自治区首届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赤峰巴林印社社长,赤峰市首届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赤峰市城市景观文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赤峰市文联名誉副主席。主编的自治区全民国防教育系列教材、《赤峰市人民代表大会概览》、《赤峰之最》、《赤峰书画作品集》等出版发行后产生广泛影响;《军事高科技与全民国防教育》、《赤峰石文化研究》、《中国巴林石》、《中国历代龙纹》等文章书籍及景观设计,主持制定的巴林石地方标准等,均具很高的学术及艺术价值,受到有关方面好评;提出的有关城市建设理念及发展文化产业、保护历史文物等建议意见,对家乡的建设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