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为什么要将白素贞压在雷峰塔下
肖旭/文
《白蛇传》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个民间传说:蛇妖白素贞经过千年修炼终于得道,为报答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嫁给许仙。婚后夫妻恩爱,以给周围人们治病为生。可金山寺的住持法海和尚却硬是要拆散这对恩爱夫妻,先后引出“盗仙草”、“水漫金山”、“白状元祭塔”等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故事。
《白蛇传》的魅力在于许仙和白素贞忠贞圣洁、凄美动人的人蛇情缘,当代不断有影视剧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和演绎。但对于法海为什么要拆散人家的婚姻,却都解释为法海认为白素贞是妖,既是妖,就理应被降伏,这是佛门赋予他的使命。问题是白素贞虽然为妖,但她非但没有害人,而且为人仗义,多行善事,这么好的一个妖,为何还要降伏?鲁迅的说法是法海多事:“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
而佛门乃清静之地,法海真的就愿多事,甚至引火烧身吗?当然不愿。其实法海决心要降伏白素贞的深层原因,乃是白素贞抢了他的生意。白素贞与许仙结为连理后,经常为村民治病。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人们得了病多是去庙里烧香拜佛,祈求保佑。而如今有了医德高尚妙手回春的白娘子为他们治病,他们便不必去附近的金山寺烧香拜佛了,金山寺的香火就渐渐冷落。香火冷了,布施的人就少了,法海的收入当然也少了,这是法海要破坏许仙婚姻、置白素贞于死地的真正动机。所以从本质上说,法海对白素贞的降伏,其实是一场市场争夺战。
其实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和尚也是一种职业,其主要是通过自身修行为世俗社会树立一种道德规范,用念佛讲经为芸芸众生提供一种精神皈依。法海如果通过提高自身的道法来吸引周边村民重新回到金山寺,并没有什么不妥,用经济学的话说就是正当竞争,只要将经念好了,念灵验了,自然会引得财源滚滚。法海犯下的错误,就在于他采取了不正当竞争手段,通过拆散人家婚姻来达到夺回“顾客”的目的。
但法海为什么不好好念经呢?是人性使然。经济学上有一个理性人假设,就是假设人都是一切行为和活动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人为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必然会设法降低行事的成本。就拿法海来说,如果继续修行,提高自己的道法,和白素贞竞争,成本很大,因为提高道法非一日之功,不知要经过多少年的修炼,而降伏白素贞则指日可待。所以我们不要以为人入了佛门,就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会自然地修行自身,积极行善乃至普度众生。只要和尚撞钟的成本大而收益小时,和尚就不会天天去撞钟了。要保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尚必须有所约束。但在古代,社会对和尚的约束是很小的,这出于对佛门的完全信任,比如官府搜查凶犯,有两个地方不得随意进入,一个是学堂,一个就是寺庙。在这样的背景下,法海自然就胆大妄为了。
人性是需要约束的,尤其是像法海那样的大和尚更需要约束。如果玉皇大帝及早显灵,法海的恶行就会被阻止,白素贞也不会水漫金山。如果社会的约束机制很健全,我们也不会看到很多人性中恶的一面膨胀给人类带来的伤害。但是世界上没有如果,如果有如果,我们也就感受不到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人蛇情缘了。正因如此,才让人们看到了谁也不愿看到善良的白娘子被压在雷峰塔下,法海和尚被追躲在蟹壳里不敢出来以及众多生灵涂炭的悲惨结局。
所以在现实社会中,不要以为某人是做什么的,就会自然地将什么做好,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不愿。比如,古代皇上给寺庙免搜令,现代政府也给有些企业发了免检牌,免搜令的目的本来是为庙宇更加清净让和尚将经念好,免检牌也是为让企业少受干扰专心生产,但是在缺少约束的情况下,免搜令只会让法海那样的大和尚做起坏事来更加胆大妄为,免检牌也只会让某些企业造起假来更加肆无忌惮。当前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说到底也是人性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推动金融业畸形繁荣以致走向崩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