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工作者的日程:学习、借鉴、运用、创造
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我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心理学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不仅必须努力学习、借鉴心理学知识,而且应当自觉运用、创造心理学知识。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借鉴、运用、创造,是心理学工作者的四维日程,是我们获得专业自尊、生活幸福的必由之路。
为了落实心理学工作者的四维日程,我们不妨自问、自省四个问题:
其一,今天我学习了哪些心理学知识?
如果觉得以天为单位没有学完一个心理学知识点,那么,我们必须这样自问、自省:本周我学习了哪些心理学知识?本月我学习了哪些心理学知识?本年我学习了哪些心理学知识?
只要我们每天或者每周、每月、每年都学习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那么,我们将是具有专业自信的心理学工作者。
其二,今天我借鉴了哪些心理学知识?
如果觉得以天为单位没有借鉴一个心理学知识点,那么,我们需要这样自问、自省:本周我借鉴了哪些心理学知识?本月我借鉴了哪些心理学知识?本年我借鉴了哪些心理学知识?
只要我们每天或者每周、每月、每年都借鉴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那么,我们将更有专业自信。
其三,今天我运用了哪些心理学知识?
如果觉得以天为单位没有运用一个心理学知识点,那么,我们应当这样自问、自省:本周我运用了哪些心理学知识?本月我运用了哪些心理学知识?本年我运用了哪些心理学知识?
只要我们每天或者每周、每月、每年都运用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那么,我们将是具有专业自尊的。
其四,今天我创造了哪些心理学知识?
如果觉得以天为单位没有创造一个心理学知识点,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自问、自省:本周我创造了哪些心理学知识?本月我创造了哪些心理学知识?本年我创造了哪些心理学知识?
只要我们每天或者每周、每月、每年都创造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那么,我们将更有专业自尊。
如何学习、借鉴、运用、创造心理学知识呢?这里试举一例——当然,学习、借鉴、运用、创造的心理学知识之间可以没有关系,而是彼此独立的。
我浏览到一篇文献,其摘要是:新近的研究通过表明情感与道德判断之间的联系,强调直觉过程对道德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启动一种特定的心向,检验伴随的没有任何情感涵义的视觉线索是否类似地影响道德判断。我们的两个实验表明,面临伴随的黑白视觉对比导致人们以“黑白”方式思维,做出更极端的道德判断。在考虑道德两难问题(实验一)或若干社会问题(实验二)时受黑白棋盘图案背景启动的被试与没有这样启动的控制条件的被试相比,做出的评定显著地远离反应量尺的中点。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情感线索和直觉感受,与加工方式有关的非情感线索也能影响道德判断。
我不仅学到了闭眼会使道德判断极化,而且学到了心理模拟这个术语。由此,我获得的借鉴意义很大,至少有如下的感悟:
其一,科学研究都是有基础的,特别是理论基础。例如,该文的理论基础就是Haidt (2001) 道德判断的直觉模型。如果一篇论文只是罗列理论,而没有表明相应理论与研究的真正关系,就是不当的。
其二,科学研究都是有创新的,或者说科学推进。例如,该文的科学推进就是初步表明没有情感效价的知觉经验,即特定的视觉对比能够影响道德判断的直觉——已有研究考察的是情感/情绪因素影响道德判断,该文创新性地推进到考察知觉因素影响道德判断。
其三,心理学研究,即使是实验研究,也可以通过线上来进行。线上实验的优点有很多,例如,寻找被试比较方便;容易做到被试的多样性;实验的效率更高,等。实验研究的精髓是操纵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观测因变量,而不在于实验采用的具体方式或地点。
其四,对于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除了常规的处理手段,还可以有创建性的思考和尝试,对原始数据进行某种转换。例如,该文提出的中间值偏差分数。
其五,创新性的数据转换,进而创新性的考察指标,能够成为研究发现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例如,该文如果没有构造中间值偏差分数,就难以发现黑白视觉对比极化道德判断的现象。
其六,透过作者的行文,可能洞见作者原先的研究假设和基本思想。例如,由该文作者分析数据的画蛇添足,让我推测,作者原本是想考察黑白视觉对比将使道德判断产生差异(而非极化道德判断)的现象和问题。
其七,学习文献,可以给我们提供全新的研究启悟。例如,该文处理数据的灵活转换,提示我们某种研究效应未能显现,可能只是因为我们采用的分析指标不太有效。
其八,当前,从事心理学研究,撰写心理学论文,需要考虑和报告效应量,更新、更高的心理学研究要求,则是考虑和报告研究(实验、统计)效力。
其九,黑白视觉对比极化道德判断的根本原因在于启动了非黑即白的心向(mindset),从而,只要启动这种心向,就可能极化道德判断——从而,可以寻找更简单、更有效、更实用的启动材料。
其十,英文期刊的学术论文,也是存在很多缺陷乃至错误的。例如,该文对数据的过度统计分析,而该文的参考文献有两处明显错误——做研究不可不精细,写论文不可不认真!
在借鉴该文的基础上,我至少有这样的运用:
其一,加强道德判断的理论学习,特别是最新理论的学习和思考。
其二,指导学生进行线上实验,同时对比线上实验与线下实验的异同,特别是实验差异的原因分析。
其三,在教学中特别强调效应量和效力,教会学生用手机计算器手工计算常用的效应量d、η2。
其四,尝试对道德判断的现有考察指标进行改进,例如,设想用信息检测论和模糊数学的方法来研究道德判断。
其五,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启动方式引导学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六,在生活、工作的其他的方面,合理运用各种启动方式,达到预想的效果。
在该文的基础上,本人设计并指导学生做了如下研究,属于创造心理学知识的例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黑白语义启动极化道德判断的问题,并比较语义启动和图案启动条件下,黑白思维极化道德判断的程度。设计两个实验,实验一,在黑白语义启动和非黑白语义启动条件下,检验被试对道德两难故事的判断是否存在差异;实验二,在黑白语义启动和黑白图案启动条件下,比较被试对道德两难故事判断的极化程度。结果表明,相对于非黑白语义启动条件,黑白语义启动条件下,道德判断会发生极化现象;与黑白图案启动相比,黑白语义启动下的道德判断被极化得更明显。
总之,心理学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借鉴心理学知识,努力达到运用、创造心理学知识的境界,我们不仅要学习、借鉴、运用别人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有信心让别人学习、借鉴、运用我们的心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Haidt, J. (2001). 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 A social intuitui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108, 814-834.
Zarkadi, T., & Schnall, S. (2013). “Black and White” thinking: Visual contrast polarizes moral judg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9, 35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