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为与无为:当现代科学遇上中国智慧》

在下谢杰
愿我们都能成为真实的自己

书名:《为与无为:当现代科学遇上中国智慧》

作者:(美)森舸澜(Edward Slingerland)

译者:史国强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一、“天”、“道”和“德”

1、“天”原来是周朝国王祭拜的神,后来演变成强大的生活在天上的人(神一般的人)。自周朝以来,天也被视为价值和善良的来源。

2、“道”的字面意思是指道路或通道。对古代中国人来说,“道”还有更广大无边的意义:“道”是成为完人的途径,是忠实执行天意的途径。

3、忠实执行“天”意的人(遵循“道”的人)会获得一种“天”赐予的力量,也就是“德”。拥有“德”的圣人能吸引他人,安抚猛兽,保证丰收和风调雨顺。

4、“无为”之所以有用,是因为进入“无为”状态后你是在遵循“天”道,凡是遵循道的人都能拥有“德”的力量。

二、“热认知”和“冷认知”

1、热认知是迅速的、自动的、轻松的,一般来说也是无意识的,大体上与我们所谓的“身体”和庄子所说的“天机”相吻合。冷认知是缓慢的、有意的、用力的和有意识的,大致与我们的“思想”相当。

2、脑成像研究提出,大脑这几个区域与认知控制联系格外紧密:前扣带脑皮层(ACC)和侧前叶皮层(lateral PFC),我们将这两部分合在一起称为大脑的“认知控制区”(cognitive control regions)。前扣带脑皮层的功能如同烟火报警器,而侧前叶皮层是消防队。与烟火报警器功能相似的前扣带皮层总是处在监视模式,报告哪怕一点点的危险,如认知冲突。这种冲突被前扣带脑皮层(报警器)发现后,随即向侧前叶皮层(消防队)报警,侧前叶皮层(消防队)就会出来处理。

3、研究表明:当被试者做有意识的、用力的活动时,侧前叶皮层(消防队)出现大面积激活区域,相关感觉运动系统、前扣带脑皮层(报警器)和被称为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的前部分,活动频率明显提高。当被测试者做自发的活动时,当侧前叶皮层(消防队)关闭时,前扣带脑皮层(报警器)依然保持清醒。

三、“无为”和“心流”

1、“无为”和“心流”的共同之处:专注、忘我的体验。

2、为了区分“好”的专注、忘我体验(从专注、忘我的状态出来后,感到充沛和充实)和“不好”的专注、忘我体验(从专注、忘我的状态出来后,感到空虚和疲劳),“无为”和“心流”的区分标准又有所不同。

3、按照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定义,心流的先决条件是挑战和技能的高度吻合。当我们碰到太容易和太困难之间那个“有效点”时,心流就发生了。因为技能越练越精,所以心流要不断的面对挑战和复杂性才能有所长进。凸显挑战和复杂性,这是从纯粹个人主义的角度来考虑的。

4、早期中国的宗教观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角度:无为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自我投身到“更大的东西”。所谓“更大的东西”就是“天”,也就是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为我们的行为赋予意义,定义我们认为的好坏、善恶等。

5、在人类长河的大部分时间里,价值观是由宗教提供的。对古代中国思想家来说,这种结构是对“道”和“天”信仰后才出现的。传统宗教有一个特点,就是把你的一天排得满满的。在特定的时间内,你要面对没完没了的宗教仪式,对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乃至很多集体活动,无不规定得一清二楚。凡此种种使你与神圣发生互动,身边可能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宗教仪式能演变成进入“无为”状态的有效途径。

6、然而,在我们当下生活的时代,传统的宗教价值观和种种信念已经风光不再,“自由主义”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新的宗教。但自由主义的大多数呼吁都是否定的。如:不能违反人权,不能限制人们表达思想的自由,不能恃强凌弱。在此之外,你希望怎么生活便没人干预了。

7、所以,与传统宗教把人的一天排得满满的相比,“自由主义”还有不少时间要打发。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加入社会团体的原因,团体提供了每天的生活指南,告诉我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四、中国古代思想家为进入“无为”状态提出的四种策略

1、孔子:必先克己修身

(1)孔子认为,我们与生俱来的种种倾向,若是任其放纵,最终必将导致恶果。若想度过圆满人生,与社会相和谐,唯一的途径是按照过去传下来的理想(周礼),重塑我们的天性。他们的目的依然是无为,但这种无为被理解成人为的自发性,是文化和教育的成绩,而不是顺其自然的产物。也就是说,虽然孔子和荀子也把无为(自发性)当成最终的目标,但他们强调的却是有为(冷认知)。

(2)之所以强调有意识,是因为:

①当热的、快的、自动的技能,遇上路障时,意识允许变通。如:当无意识的动力发现自己遇上矛盾(吃甜食的想法与睡觉的想法发生冲突)时,当压制无意识的想法,对我们的长期福祉有好处时(吃甜食与减肥形成矛盾),意识就被请出来充当裁判。

②意识能帮助我们管理社会生活。意识能以虚拟的形式再现他人的内心思想,所以我们才知道怎样与他人互动。在意识的虚拟世界里,我们还可以进行演练,但又不必真刀真枪的去做。

③意识也是安顿语言的地方。虽然语言确实有其局限性,但也是我们这种社会动物的重要工具。

(3)但是,比较而言,前扣带脑皮层和侧前叶皮层(认知控制功能区)相对弱小,大脑的其他部分则如同一队战马或川急的河水。意识心智可以把这股力量转向某一个方向,甚至可以使其改道,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和大量精力。意识控制实施起来速度慢,代价大。在生存的游戏里,每一秒都是重要的,对生物来说,如果每次决定都多用上百万分之一秒,那么这种生物不久将变成尘埃。

(4)至此,我们似乎碰到了一个根本的问题。意识控制对文明生活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不大面积实施意识控制的话,你永远也别想让太多的人在一起生活和工作。但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控制耗时费力,因其性质又存在严重的局限性,而且容易遭到破坏。

(5)儒家学说的一大长处,就是儒学能利用无为来摆脱上述麻烦。刻意的、有意识的行动可以被变成无为。研究表明,某一活动的技能水平提高后,大脑活动逐渐减少,涉及的区域也在减少。等技能“内化”后,意识心智逐渐放松下来,任凭基底神经节和感觉运动系统照顾自己去了。

(6)所以,儒家的道(周礼)需要人们彻底消化吸收,儒家哲人通过强化训练人们的涉身心智来达到这一目的,反复训练后,有意识的学习过程才能变成无为方式。修身修到儒家的无为,认知控制已经没有必要,君子的举手投足已达到从容不迫的程度,但又毫不逾矩。

(7)不过,在古代儒家著作的后面,我们也发现修身未必总能达到“无为”的理想。那些不热爱儒家的道,不愿意经过艰苦的自我锤炼就希望达到目标的人,他们以德作为伪装,满嘴仁义,但内心深处却没有真正君子的信念。这些外表上如同君子,但身上没有真正品德的人,就是伪君子。

(克己复礼为仁)

2、老子:不为

(1)如同孔子,老子也认为自己生活在堕落的时代:社会不公、经济混乱、不知生死的消费主义。身边的腐败说明社会没有遵循天道,他的目标也是再次进入和谐的无为。不过,他对道的看法可不像孔子,不仅如此,在众多方面,与孔子的道更是南辕北辙。

(2)老子认为:

①人的本性根本上是善良的,我们内在的性情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因此,教育和修炼不仅毫无用处,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使我们与本质的善良渐行渐远。

②思考和语言左右了我们体验生活的能力,为事物贴上语言的标签,这种做法能把我们与我们的经验分离开来。论述“语言遮蔽”的研究也指出,有意识反思我们的感知力或品味评价,然后又被迫形诸语言,这种做法其实损害了我们的判断力。

③推动阴阳兴衰循环的那股力量正是欲望。欲望又因两种活动引发出来并得到巩固:一是文化知识,二是积极进取,这两种活动对儒家追求无为来说却是根本性的。老子指出,文化品味和人为的需要扭曲了人生在世的自然快乐。

(3)然而,人们喜好变来变去,成天急三火四的,凡此种种并不仅仅是邪恶的推销员或嚣张的资本主义独有的产物;相反,上述种种反映出的是人类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享乐适应症——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事件,对幸福或不幸造成的影响不过是片刻的。其原理是适应性:在一段时间内,你感知一种东西,你的感知力就能“适应”下来,使被感知的东西退到后台。

(4)一旦达到最低物质标准,财富的等级就会变得比财富本身更为重要。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进化的角度找到合理的原因——我们被排在哪个等级,这种排列能决定我们能传下来多找基因,或一个基因也传不下来。

(5)老子提出回归到婴儿的心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他的提法不仅仅是比喻。道家修炼的目的正是要颠覆成年后长成的或过分发育的大脑区域,目的是使我们更基本、更原始的系统接管下来。其结果是轻轻松松的与周围深度融合,一种随遇而安的状态,既没有期待“无欲”,也不用算计“无谋”。无论处世,还是进取,这种全然放松的状态能产生奇高的效率。

(6)老子敏锐的发现,进取必然造成讽刺的结果,过分看重自己也将适得其反。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用大量时间来研究他所说的意识的“讽刺效果”。他指出:我们喜欢的不少目标,一旦刻意追求的话,可能被干扰和压力破坏,最后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适得其反。

(7)但是,你从道家的无为里得到好处的唯一途径,是你确实不想得到好处。这种道理怎么说得通呢?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孟子:有所作为,但也要适可而止

(1)孟子坚守儒家的价值,但他又被“无为应该发乎心底,而不该从外部强迫”的理念所吸引。所以孟子希望在 孔子和荀子的传统主义与老子激进的原始主义之间找出一条路来。

(2)孟子认为:我们生来身上就有道德上正确的无为。我们出生时自发的善不一定与我们一同来到世上,但我们 是向善的,如同幼苗在合适的环境和照顾下能长成成熟的庄稼,你只需要真心呵护善的取向就够了。为了向往的 无为,我们先要发现无为的存在,然后关注无为,滋养无为,再使其茁壮成长。

(3)孟子既反对墨家的理性主义,也反对道家的原始主义。孟子认为,要想进入无为,我们既要有所作为,但也要适可而止:

①墨家的创始人墨子认为:人类的心理太恶劣,人性应该被战胜,而不应该被娇惯。墨家提倡按照不折不扣的理 性路线,其指导原则是“物质财富、人口和国家秩序的最大化”。墨家的道德训练,是学习一种简单的原则:对 一种行为的结果予以评判,然后看结果总的来说能不能达到三个目的(财富,人口和国家秩序),如果达不到, 那这种行为就是错误的。

②墨家的“实用主义”或“效果论”在今天依然很流行。不仅如此,这种结论在现代西方还是伦理判断的重要模 式。现代派生出来的伦理模式,在表面上没那么冷漠,因为这些派生模式所追求的最大化(如幸福或免于痛苦的 自由)与墨子的标准相比(财富、人口和国家秩序)在直觉上更能吸引我们。

③对此,孟子反驳说:抽象的思想是不牢固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向人们传授逻辑和自我控制,而是指引他们呵护正面的、内在的价值取向,并将其转化为全面无为的性情。

④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对内侧前额叶皮层患者(他们的热认知遭受损伤,但冷认知还能工作)进行 的研究也表明,患者在失去身体标志(以无意识的方式判断情感价值的能力)过滤功能之后,或是没法作出决定 ,或是任意选择行动路线。在一定程度上,这个实验足以证明,理性主义者的伦理模式是绝对不完整的:与墨子 所谓道德的人相比,这些患者身上什么也不少(拥有正常的认知系统),然而他们绝对不是我们所说的健全的道德执行者。

⑤所以,对正确行为是先做出理性判断,然后强迫身体予以实施,这种顺序是行不通的。因为这种顺序在个人层 面上没有效率,在社会层面上也没有可持续性。

⑥道家用抱朴守拙来比喻人的自然性,仿佛人是一根没有加工的木料。孟子用一个动态的比喻取代了老子静态的 比喻:自然如同幼苗,幼苗要成长,不过是需要帮助罢了。老子提倡的原始状态并不代表真正的自然,反而是人 们自然取向的一大障碍。孟子崇尚的自然是指教育后的自然,不是那种蒿草丛生的原始自然。

(4)按照孟子的说法,我们在内心里已经接受了儒家提倡的所有品德,我们只需稍加呵护,就能使其茁壮成长。可是,如果我们内心已经接受了儒家提倡的所有品德,那这些品德为什么还需要来自外部的反复指点和教育才能感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庄子:不必牵挂

(1)庄子感到墨家和儒家的态度使他那代人无所适从。虽然墨家和儒家在实践中各有其短,他们至少还希望帮助别人,改良社会。问题出在他们的“小知(指那种狭隘僵化的世界观)”上,小知已经为全社会定下了调子,使得社会上充满了道貌岸然、无所不知的伪君子,他们在公开场合如鱼得水,显得颇为自信,但私下里却痛苦不堪,以狂热的方式憧憬无法企及的幸福,因为这种幸福是他们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

(2)庄子对战国时代社会的批评、他对冷热知和明确的道德所持的怀疑态度,与老子有不少共同的地方。不过,在众多共性的后面,还存在重要的差别。如,庄子关注虚伪的、消费主义的、你争我夺的社会,但他并不认为一走了之就能一了百了。他认为遁入自己营造的原始生活方式是一种误导,被误导的程度不在正宗的儒家信徒,或墨家信徒之下,因为退出社会必然涉及对生活道路作出“正确的”选择,既然选择了“正确的”,必然要拒绝“不正确的”。

(3)按照庄子的理解,不要指责别人,也不要自以为是,要超出所谓的正确和不正确。庄子提到的那些人物,他们的生活大多是正常的,在文明社会里往往扮演了显著的角色。庖丁和梓庆的故事取自《庄子》,他们深深的融入了主流儒家文化,庖丁为祭祀杀生,梓庆为古典音乐表演雕刻钟架。

(4)庄子与战国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不同,他已经感觉到有意识的思想的局限性,所以他才转而推崇涉身心智的独特力量。庄子认为其同时代的人在认知方面从来也不讲究灵活性,按照他的理解,如果我们减少对有意识心智的控制,灵活性是唾手可得的。

(5)一个不被自我牵累的人才能自由自在地在社会上来往。庄子指出,你在湖上划船,其他人也在划船,两船相撞,你气得对他们大喊大叫。假设与你相撞的船上没人,是风吹过来的,你耸耸肩划船走了。庄子的目的是把船清空,那么再与别人发生碰撞也不会引起矛盾。

(6)根据庄子的说法,人有几重负担,如意识、语言和明确的价值。与此同时,依据所有中国古代思想家通用的宗教结构,天创造了我们,天理所当然也是善良的。不过要是上天给了我们身形的话,上天就没给我们内在的本质吗?

(7)如果上天给了我们内在的本质(一定是给了,不然我们的本质是从哪来的?),那么这种本质为什么还不好呢?上天给予我们有意识的心智,使我们有能力付出不自然的努力,如果上天不希望我们予以使用的话,那为什么还要给我们呢?

(逍遥于天地间,而心意自得)

五、无为的悖论

1.古代中国人为进入无为状态提出了四种策略,但每种策略都碰到了一个难题:无为的悖论——你怎么才能“为而无为”。

2.无为的悖论来自于人类生活的剧烈变革:我们从生活在小规模的、关系紧密的猎人-采集者部落转入大规模的、繁杂的城市生活,我们长期利益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与信赖,但我们需要强有力的情感迫使大家讲诚信。只有当情感确实是非理性的、确实真实时,情感才能有效。

3.既然无为的悖论来自合作与信赖遇到的诸多问题,其性质就不是偶然的,而是固有的。若是通过什么说教或新鲜的修身技巧能使悖论顿时消失的话,也就不必称其为悖论了。但与此同时,在实践中进入无为必定是可能的。

4.你可以修炼:长期严格的锤炼自己,最终使自己拥有正确的性情。你可以抱朴守拙:坚定的拒绝目标,希望有朝一日目标能自动抵达。你可以呵护幼苗:设法发现你内心深处才长出来的幼苗,细心呵护,使其茁壮成长。你可以顺其自然:有为也好,无为也罢,你都不必牵挂,让那些你希望拥抱的价值把你漂走。

5.以上哪种策略更合适?不同的人可能适合不同的策略;人生的不同阶段,也可能需要不同的策略……

(0)

相关推荐

  • 荀子非十二子:针砭时贤,溯及源流

    古代能被称作"子"的,都是有学问.有道德.有地位的人,[颜师古曰]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王肃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如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墨子.杨子.韩 ...

  •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思想史的黄金年代

    原创 晟道文化资讯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这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期 天与人.阴与阳.德与刑 君子与小人.家国与天下 ...... 如今困扰我们的问题在两千多年前,已经被反复讨论过了 了解历史,追溯 ...

  • 《国学溯源》自序

    <国学溯源>夏海著 中华书局出版 自 序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提出著名的"轴心时代"概念,认为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文明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精神领域出现了 ...

  • 常识积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

    常识积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

  • [读书笔记] 《大话设计模式》

    作者:程杰 前言 成为 诗人 后 可能 不需要 刻意 地 按照 某种 模式 去 创作, 但 成为 诗人 前 他们 一定 是 认真 地 研究 过 成百上千 的 唐诗 宋词. 古今 名句. 第 1 章 代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十八)の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 定义 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通常我们可以让一个全局变量使得一个对象被访问,但它不能防止你实例化多个对象.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类自身负责保存它的唯一实例.这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十七)の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 定义 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什么时候用? 当你需要访问一个聚集对象,而且不管这些对象是什么都需要遍历的时候,你就应该考虑用迭代器模式.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十三)の状态模式

    举个栗子 问题描述 上班的日子,上午状态好,中午想睡觉,下午渐恢复,加班苦煎熬.根据时间的不同体现不同的工作状态. 简单实现 Work /** * 工作类 * Created by callmeDev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七)の原型模式

    举个栗子 问题描述 要求有一个简历类,必须要有姓名,可以设置性别和年龄,可以设置工作经历,最终需要三份简历. 简单实现 简历类 /** * 简历类 * Created by callmeDevil o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六)の工厂方法模式

    栗子回顾 简单工厂模式: https://www.cnblogs.com/call-me-devil/p/10926633.html 运算类使用工厂方法模式实现 UML图 代码实现 工厂接口 /**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五)の代理模式

    举个栗子 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小伙子喜欢上了隔壁班的一个妹子,但是又不认识,也害羞不好意思主动去说话,于是拜托了同样在这个班的一个朋友去传递自己想要送的礼物... 代码实现 该模式就不上什么简单实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四)の装饰模式

    举个栗子 问题描述 可以给人搭配嘻哈服或白领装的程序. 简单实现 代码 /** * 人类 * Created by callmeDevil on 2019/6/23. */ public class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二)の策略模式

    举个栗子 问题描述 商场收银软件,营业员根据客户所购买的商品单价和数量,向客户收费. 简单实现 /** * 普通实现 * Created by callmeDevil on 2019/6/1. */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一)の简单工厂模式

    概要 一个好的程序猿/媛敲出来的代码应该是可维护.可复用.可扩展的,也就是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在还没敲代码之前,需要事先考虑通过何种方式能够使自己的程序的耦合度降低,最基本的便是面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