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背景下,智慧学习该如何实现?
而未来学校是挖掘并释放学生智慧的场所,实现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大化,它是一个巨大赋能场的同时,也是一个广阔的融合场,引导学生形成和运用智慧去探索和适应未来。
“未来学校”更是构建和实践智慧学习支持环境的主要场所,是在当今“互联网 ”背景下的学校结构性变革,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私人定制的教育。
01、智慧学习到底是什么?
智慧学习并非仅仅是“技术”概念,它的本义是学习促进人的智慧发展。智慧学习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Part 01、近代泛智学习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真正的教育是“把一切事物交给所有人们的全部艺术”,这也就是其所提出的泛智主义(Pansophism)教育,它的含义就是通过通识性教材,使人们掌握生活中所必须的一般性知识。
在学校教育步入正轨的初期,为了保证教学效率,使尽可能多的人能够掌握生存的基本要领,泛智学习是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Part 02、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它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从泛智学习向数字化学习转变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至关重要,如何平衡好学习者与技术支持之间关系,是开展数字化学习的一大难点。
数字化学习的本质仍然是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能使学习者在数字化的环境和方式中更有效率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Part 03、当代智慧学习
从依靠经验积累的泛智学习,到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化学习,人类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实际上是认知方式的转变。但不管是泛智学习还是数字化学习,其本质都是增加知识体量,提升学习效率。这种“地毯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内容的广度,是一种横向上的泛在学习。
发展在当代的智慧学习,不仅仅强调知识的横向增长,更强调对信息的理解、整合和运用,具备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种在横向扩张的基础上纵向深入的深度学习。当代的智慧学习不是对泛智学习和智能学习的线性拓展,而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跨越式变化。
☛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学习?
人类相比较于机器而言,人类智慧学习中的“智慧”最大的不同在于人类能够清楚地认识事物所蕴含的意义。
以AlphaGo大战柯洁的事件为例,AlphaGo的工作原理是深度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在机器的学习中,它为了得到积极的反馈会迅速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但解决问题到底是带来积极意义还是消极局面,机器是无法分辨的。
智慧学习兼具社会交往的人文性与开发大脑智慧的科学性,这也是智慧学习最重要的特质。
概括地说,智慧学习是一种借助并运用人工智能手段,以充分利用脑机智为核心,在人机互联的环境中,通过大数据驱动解决复杂情境中疑难问题的、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方式。
02、智慧学习的主要特征
未来学校背景下的智慧学习在学习目标、内容、形式和课堂上都区别于以往的学习方式。
01、从“知”到“智”的转变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环境格局的快速变迁,面向未来社会的学校教育不再将“知识本位”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而转向以“智慧本位”为目标的复杂学习和深度学习。
智慧学习的目标最终不是“聪明”地学,而是使学生的学习达成对事物和世界的深层次的把握和理解。
02、从教室课堂扩展到无边界
首先要明确,智慧学习中的“智慧”不等于“知识经验”,培养智慧也不等于增加学习者的智慧经验。
传统的课堂学习内容聚焦课本教材,学习环境以课堂教室为主,学习时间主要安排在具体课时上。而在新技术和支持下,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学校,学习时间也不再固定于课表,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
未来学校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开发、整合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尤其是周边社区的教育资源,突破传统时间与空间的边界,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向更广阔的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拓展,构建开放多元、多维一体的办学格局,打造无边界的开放教育。
另一方面,通过虚实融合学习环境中的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创设灵活多变的适应性环境,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 “线下”的混合式教学。
03、从“人人合作”转向“人-机-人”共融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这三种学习形式无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协作能力与交流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未来学校的背景下,学生不仅要学会与人合作,还要学会与机器合作。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的形式将学生的“学习圈”连在一起,学生可随时随地与线上学习同伴及“机器”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基于线上知识学习的线下问题解决和实践操作,同样需要学习群体或班级进行知识和资源共享,开展合作式的学习,实现智慧的碰撞和生成。
04、由“结果判断式”转向“思维发展式”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通知中早已提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结果评价一定程度上仍然还是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
智慧学习强调“脑思维”的利用,思维是由人的大脑所控制的,同时思维也是学习方式产生差异的关键。
因此,未来学校智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要基于学习过程的大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致力于从大数据中发现学生的深层次问题,构建“即时评价—发现问题—思考对策—行动改进—追踪反馈—再次评价”的学习评价路径,通过实时评价诊断问题,生成数据实证的学习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形成提升学生学习研活力,增进不同个体学习实效的良性循环。
03、如何打造未来学校背景下的智慧学习
打造融合共生的学习环境
未来学校智慧学习的生成,有赖于新的学习环境的打造,学习资源往往独立于设备,实现资源和学习者之间的无缝链接或自动同步,按需推送资源。
这就要求学校打造一种融合共生的环境,其中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涵义是打破学校的封闭空间,将家长、社区等其他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并纳入学校办学资源,进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乃至跨文化教育等各种教育之间的合作,进而与社会、社区、家庭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未来学校教育的跨界整合;另一层涵义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电子设备的应用,以及多维学习空间的创建,打破传统学习固定的时空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打造一个跨越现实环境的网络化的虚拟空间和环境,实现随时随地的无边界学习。
培育具有参与意识和共情能力的学习指导者
在未来学校这样一种全新的育人环境中,相对应地,教师角色也应是全新的,即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成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并合理应对学生身心变化的学习指导者。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成熟度处于发展阶段,在融合复杂的学习环境中,需要教师加以引领和疏导,以引路人的责任与担当参与到学生的智慧学习中来,作为学习指导者的教师的参与意识与共情能力是相辅相成和共生共存的。
具备参与意识和共情能力的学习指导者对学生实现智慧学习目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们也能迅速适应智慧学习的环境,并以自身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使智慧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和有趣。
建构和创造新的学习材料和方式
未来学校所采用的学习材料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教师教—学生学”的教材,而是为各种开放环境、内容和学习实践活动和项目的开展,以及在此过程中能够对学生智慧学习的发生提供引导和帮助的导向性材料,具有明显的任务性和指导性。
这种学料最主要的功能并不是告诉学生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它不是考试的参考指南,而是提供不同难度水平的任务活动,使学生能根据自己所长和兴趣爱好,利用既有知识储备,选择适切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基于新的学习环境,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教材知识的问题转换和创意设计,促使学生开展主动探究、问题解决和学科实践,将信息技术和课程设计进行有机结合,开发支持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源包,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开展课前学习资源的开发或课后个性化学习分析和支持,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深度转型。
未来学校的智慧学习,最核心的并不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中的结合和应用,而是从根本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通过智慧学习转识成智,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才是智慧学习的根本要义和价值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