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一号墓发掘记:一块地一年四季庄稼长不好,下面竟是惊天大墓

金带勾

为了寻找秦帝国先祖的足迹,陕西省考古队在凤翔县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花了一年时间,竟一无所获。这个庞大的帝国到底从何而来,似乎成了无法解开的谜。直到从当地村民口中获知一块奇怪的荒地,从而一举叩开了帝国之门。秦公一号大墓发掘记,即将为您揭晓。

偶然的惊人发现

半个世纪前,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南5公里,一个叫南指挥村的地方,有一块奇怪的荒地,一年四季,不管雨水多寡,那里的庄稼都长不好。而村里的人们对此似乎见怪不怪了,没人想去深究。

1976年的一天,村民靳思治来到这块荒地,他想挖点土,修补自家的院墙。铁铲挥处,黄土里带出一些奇怪的土块,它们的颜色和形状与周围的黄土明显不同,有红有黄,还夹杂着一些碎石,并且非常坚硬,连镢头都挖弯了。

对这块土地的异常,早已空思见惯了的靳思治,突然想起县里这几天来了一个考古队,整天在附近钻探分辨土质,心想,他们会不会对这里感兴趣呢?

为什么考古队找了一年都没有发现呢?

陕西考古研究所派出的考古队来到了宝鸡市凤翔县。在凤翔灵山一带,这支考古队晓行夜宿,足迹几乎踏遍了这个关中著名山脉的角角落落。他们苦苦寻找的,就是那个强大的王朝,秦帝国先祖的足迹。

凤翔县,古称雍城,是中国东周时代的秦国国都,自公元前677年,秦德公东迁至此,到秦献公二年(前383年),秦人将都城继续东迁,雍城才结束了这段辉煌的历史。秦人在此建都长达294年。秦国历史上共有33位国君,有19位秦国国君在这里执政并葬在这里,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雍城是以河流为城的“城堑河濒”,是“水上秦都”,秦国以水御敌200年后首筑城墙。

在凤翔县的莽莽山川原野之中,被埋葬在这里的19位秦公,到底身居何处呢?

因史籍曾提到,秦宁公葬西山大麓,故号秦陵山也。史籍中提到的“陵山”,也就是凤翔县现在的“灵山”。所以,考古队先从“灵山”着手,进行勘察。然而,忙碌了一年多,却没有任何收获。这让考古队员们有点茫然无措了。

让我甚为好奇的是,盗墓贼探墓的秘诀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不用勘舆术?是不会,还是不屑?

而就在这时,村民勒思治找到考古队员,说起了那块奇怪的荒地。对于经验丰富的考古队员来说,其中定有蹊跷。随即,他们来到现场,果然如勒思治所说,有一块地的庄稼长势,确实不如别处,而土壕的断壁上,暴露出的则明显是五花夯土。

五花夯土与古墓葬有何关联?生土与熟土的区别

生土,考古学术语,是指自然界的原生土,没有经过人类活动捣扰的土壤,也叫死土、净土。它颜色均匀、结构细密完整,质地紧凑、纯净,有竖向孔。

熟土,考古学术语,是指经过人类翻动过的土,也叫活土、五花土。它颜色不均,有红褐色、黄色、白色、黑色等混杂地一起的土壤。它结构参差,质地疏松。

所谓人类活动,是指耕种、建房、筑坟等。

一旦在地下挖到熟土(王花土),就证明这里曾经是人类活动的场所,考古队可以根据这个来证明是不是有遗址或墓葬,并能确定墓葬大小规模,即长、宽、高(深度)。

这里,我不得不介绍一下“坟墓”概念,即穴地为墓,垒土为坟。另一种古老的解释说:坟者有土包耸起,表示死者有冤屈,心中不平,如周武王克商(即周天子),命令加高殷王子比干之坟,即表示比干死得冤;墓者地表平平,表示墓主系正常死亡,没有冤屈。

自春秋出现墓上封土以后,坟不仅是墓的标志,而且成为了墓主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而商周陵墓,不封不树,仅用纪念性建筑来标识。我们常说乱坟岗或乱葬岗,就是指地上的坟茔土堆。

之所以这座如此规模的大墓却没有地面封土(即坟),就是因为它是春秋以前商周的墓葬。而且,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墓上建筑标识早已荡然无存,这也是考古队迟迟没有找到这座大墓的原因。

五花夯土的发现,让考古队员十分兴奋,但接下来的测量,却又陷入了困惑。

虽然确定了这里将是一处文化遗存,可谁也没有见过40米宽的夯土断面。那么,这里会不会是一座地下城廓呢?

很快,实地勘察开始了。初步勘察结果,让考古队员震惊不已。这些土块来自一个巨大的地下工程。这个四方形的神秘地下工程,竟然足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让人惊叹的还不仅仅是面积,接下来的钻探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并因此否定了有关城廓的推测。

帝王“中”字型大墓,史无前例

考古队员在用洛阳铲向下打探洞的时候,怎么打也打不到底,一直打到24.5米,才见到了原生的黄土。从这个深度可以断定,这是一处大型的墓葬。

接下来的发现更是令人惊喜,考古队员在墓室底部,钻探出了青膏泥、木炭、椁木、朱砂等。墓室南北宽度有42.5米,东西和长足足有300米,如此规模庞大的墓葬,再根据它的地理位置判断,这很可能就是一座秦公大墓。

又经过数月的勘探,考古队才基本摸清了大墓的形制。这是一个由两条斜坡墓道和一个长方形墓室组成的超级大墓,呈现出怪异的“中”字结构。它的主体部分分作三层,在十余米处有一圈二层平台,而工程深度竟然相当于8层楼那么高。由于这座大墓是在雍城发现的第一座秦公大墓,所以被称为秦公一号大墓。

青膏泥

那么,什么是青膏泥?

青膏泥是一种秦汉时墓葬中特有并常用的土,质地细腻且湿润,粘性大,渗水性小,潮湿时呈青灰色,故称青膏泥,晒干后呈白色或青白色,故又称白膏泥,二者是同一种物质。

正因为它的粘性大,分子结构紧密,具有很强的防腐作用,所以,古代墓葬用它作为防腐材料使用。

主要用于雨水较多的地方。它同时还是一种烧制瓷器的瓷土,又作高岭土。

200多个盗洞,创下史上之最,说明了什么?

1976年12月,中国考古史上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凤翔县南指挥村正式拉开了序幕。由于担心破坏地下文物,所以不能采取爆破的方式,8万立方米的土方量只能依靠人工一铲一铲,一车一车地往上拉土。但是,当发掘到地下两米多深的时候,考古队员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出现了——盗洞。

那些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圆形洞穴,足足有200多个,这座秦公一号大墓被盗墓贼挖得千疮百孔,就像一块蜂窝煤或筛子。

200盗洞与层台

尽管一号大墓深埋在地下24米之深,但如此多的盗洞,在我国古墓盗掘史上,绝无仅有。考古队员们开始自我安慰起来,他们始终相信,如此庞大的墓葬,仅以古人的盗掘手段,应该还会留下大量珍贵的信息。

他们希望通过出土青铜器的铭文来破解大墓主人的身份。但是,接下来的发现,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笼罩着整座大墓。

在接近二层台的一处盗洞里,发掘出了一个头骨,大张着嘴巴,面目狰狞。紧接着,在距离头骨不远的处,又发现了一截折断的胳膊残骸。并且,随着发掘的深入,越来越多,竟然清理出了二十具人骨遗骸。这二十具神秘尸骸都无棺无椁位置杂乱无章,有的身首异处,说明死前被人肢解,随意丢弃,埋入坑中的。这些神秘的尸骸,究竟是什么人的呢?

如果说,这样形式和规模的祭祀让人震撼,紧接着在三层台的泥土中陆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箱子或匣子状的棺具,就更让考古队员们惊恐万分了。

虽然与二层台上的尸骸有所不同,但会不会也是被强迫殉葬的呢?当厚重的大墓封土被彻底清理干净后,考古队员终于第一次完整地目睹了这座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的古墓葬。

它的占地面积足足有5000多平方米,近乎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整座大墓呈倒金字塔形状,长300米,宽42.5米,深24米,这个深度相当于8层楼的高度。这个“中”字形的大墓,规模是殷代天子陵墓的40多倍。在墓室最深处的三层台基上,中间是庞大的主椁室,旁边有副椁室,除此之外,还密布着不同形式的葬具。

打开这些葬具,人们发现,这里的尸骸骨架都基本完整,显然是安祥地死去。难道他们是自愿殉葬的吗?当考古队员提取了头骨上粘连的毛发进行了专业检测,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殉人毛发内竟然含有高浓度的汞和砷元素,而砷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的主要成分。原来,他们都是被人毒死的,然后放入棺中,随葬于地下。

200多个盗洞!考古专家找了一年也没有找到,是何原因?

中国古人“事死如事生”,恐怖的丧葬制度:人殉

据统计,大墓中较为豪华的箱殉有72具,集中分布于紧邻椁室的中心地带,木箱大而宽厚,殉人被绳索捆绑成蜷曲的姿势装入箱内,他们可能是身份较高的姬妾近臣等人。

匣殉共94具,分布在靠近墓室四壁的外围,他们的身份可能是奴隶,因为装殓他们的木匣不仅小得多,而且薄,只有4厘米厚。

还有就是此前发现的祭祀坑中的20具人骨,他们又是些什么人呢?

尸骸的发现带来了一系列的疑问,而所有的疑问都指向了古代一种恐怖的丧葬制度——人殉。

残酷的人殉制度,自殷商时期开始,至秦以后都有存在。

人殉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是一种残忍而野蛮的行为。墨子曾说:天子死后,殉葬者多则达数百人,少也数十人,将军大夫级别的,殉葬者多则数十,少则几个。

它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盛行于奴隶制时代,到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才逐渐变少,汉代以后基本绝迹,可从明初朱元璋起又死灰复燃了几十年之后,随即又被废止,野蛮的人殉才被彻底画上句号。

然而,人殉中最为惨烈的要数“人牲”了,而“人牲”主要出现的时代则是先秦。神秘大墓中最初发现的这20个殉人就是人牲,他们生前可能是战俘或者都更低等的奴隶,大墓封埋前,这些可怜的人被牲疯狂的兵卒们现场砍杀扔进坑中,用于祭祀。从今天留下的凌乱尸骨可想而知,当年的场景是何等的血腥和惨烈。

人殉

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事死如事生,就是人死了以后,要跟生前一样,那么他生前的生活场景,包括日常用品,也要跟他一起带到地下去。而对于那此封建帝王来说,会把自己生前的财富和功绩,身边的臣子妃妾,也会带到地下去侍奉左右,还原另一个世界,延续他的统治地位和奢弥的生活。这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墓葬形式,没有之一。

在发现尸骸的中期阶段,考古队员曾经大胆地推断过,史料记载殉人最多的秦国国君是秦穆公,殉葬者人数多达177人。那么,这个大墓的主人,会不会就是他呢?

秦穆公,生年不详,公元前621年薨(hong),嬴姓,赵氏,雍城(今凤翔县南郊)人。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然而,随着骸骨的逐渐出土,大墓三层台上共发现166具殉人,加上二层台上的20具人牲,大墓里殉人的总数达到了186具,比秦穆公殉葬人数还要多。

当考古队员进一步清理棺木时,他们又有了惊人的发现,这些躺在棺木里的殉人,他们的下肢全部诡异地蜷曲着,并且用绳索紧紧捆绑。这些殉人为什么会以如此奇怪的姿势死去呢?

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秦人中盛行屈肢葬,即在人刚死之时用布带将其下肢向上蜷曲捆扎,然后入棺埋葬。关于屈肢葬葬式的来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认为,人生前在娘胎里的就是蜷曲的姿势,死后,依旧要保持这种姿势,轮回重生。还有一种说法则是阶级说,认为奴隶主他是自由人,是站立起来的,而奴隶面对主人只能是跪着的,那么就相当于屈肢。

就眼前的这些尸骨来说,屈肢的原因,专家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阶级说。

由于大墓庞大,土方量惊人,又不能用机械,此次发掘工作整整用了10年的时间,创下了土方、殉人、盗洞等多个考古界之最。

天子之制——黄肠题凑

一号大墓发掘到现在,墓底的主椁室尚未开启,考古队员们最想知道的,就是大墓主人的身份了。

1985年9月,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挖了十年之久的一号大墓椁室顶棚终于露出了黑色的面容。大家盼望已久的神秘主人,总算要露面了。

考古队员们发现,在椁室的周围填有厚厚的木炭保护层,最厚处达到了3.3米。木炭的外层则是2.3米厚的青膏泥。木炭和青膏泥是用来给棺椁防潮和防腐的重要材料。椁室被保护得如此周到,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考古队员将椁室周围的木炭和青膏泥小心地清理掉,椁室渐渐露出了真容。出现在大家眼前的却是一个形状奇特的平顶木屋。椁室长14.4米,宽5.6米,高5.6米,面积约90平方米。紧靠主椁室的西南有一个副椁室,长7米,宽4米,高2.6米。

主椁

黄肠题凑-1

黄肠题凑-2

椁室全部由一根根四方木头构成,木头两端还有榫头伸出,凑成长方形的如同柜子一般的形状,每根木头重达700多公斤。面对用这么大量木头垒起的四面木墙,考古队员十分茫然,这样造型的椁室在过去的考古发掘中还从未发现过。

这样一个用大木头构成的木屋究竟是什么?据《汉书.霍光传》中的有关记载,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霍光曾受汉武帝遗诏辅政,辅昭、宣二帝,执政达20年之久,死后汉宣帝赐予霍光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外藏椁等。

《汉书.霍光传》记载道,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这是在历史文献中关于黄肠题凑最详尽的记载。

霍光

黄肠题凑:黄,是木头的颜色;肠,就是木头的芯;题,就是木头的端头(如,题目、标题,就是头);凑,就是一列一列地把它凑在一起,或绑在一起。

霍光,生年不详,公元前68年去世,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霍光身高七尺三寸,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很美,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他是西汉权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骠骑将军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重臣,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期间曾主持废立昌邑王刘贺。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谥号“宣成”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两年以后,霍家恃宠而娇,因谋反被汉宣帝诛灭九族。

按照周礼,南北向各有椽头伸出的棺葬方式,叫黄肠题凑。黄肠题凑是周朝天子的丧葬规范。

黄肠题凑

《吕氏春秋.节丧篇》描述这类墓葬称,“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这是从古代文献上最早发现的,关于黄肠题凑的墓椁之说。

文献记载,只有天子才能享用黄肠题凑的椁具,所谓“天子柏椁诸侯松椁,天子题凑诸侯不题凑”,尽管所言甚详,但近代以来,从未有人见过黄肠题凑。这座春秋末期墓葬中出土的椁具,不仅让世人亲眼目睹了黄肠题凑的真容,而且时代也比秦汉文献的记载要久远得多。

僭越葬制,秦帝国先祖早已把雄心埋藏于大墓之下

考古队员兴奋之余,却又产生了新的疑惑,按照周礼,作为诸侯国的秦,即使是国君,也无权享有这样的丧葬规范,难道大墓的主人并不是秦国的国君吗?

当墓室上方的椁木被一根根揭开,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光主椁室和副椁室上就有20多个盗洞,破坏得非常严重,连椁室的两侧和底部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翻了个底朝天。

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打开位于椁室内的主棺,他们再次失望了,由于盗扰,在主棺内只发现了一具人骨残骸,除此之外,棺内空空如也。这具遗骸应该就是不可一世的墓主了吧。

可它的主人到底是哪代秦国国君呢?

经过考古队员不断地探索与发掘,大墓中还是出土了金、铁、陶、玉、漆器、纺织品、石器等3500余件文物出土。随着清理研究工作的进展,大墓之中不时闪现出秦国成长时代遗留的踪迹。秦公一号大墓共出土金器100余件,有金兽、金鸟、方金泡、圆金泡等,除了金器,墓中发掘出的玉器数量更多,有符节、埋玉、葬玉、佩玉等几大类,而出土的玉璋、玉圭、玉琮等就属于随葬的埋玉。大墓出土的束腰玉饰则属于佩戴用的佩玉。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陶器共有陶、鬲、三足釜、鼎、盂等,造型纯朴,形态逼真,展示了秦国制陶业辉煌的艺术成就。

玉耳勺

金鸟

金串珠

鬲(生殖崇拜)

天子郾喜,共桓是嗣

就在考古队员为无法解开墓主身份感到遗憾时,事态的转机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在劫后余生的文物中,考古队员找到了34件石罄,另外还有100多块石罄残片,其中17块残片上刻有文字。这些石罄上的文字,能够解开墓主人身份之谜吗?

石罄,是一种用石料制作的打击乐器,在西周变成了王权的象征,只有王宫才能悬挂。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才开始使用石罄演奏宫廷乐曲,而石罄的造型也单独的特罄变成由众多石罄组成的编罄。孔子在听了用编罄演奏的韶乐后,尽高兴的三月不知肉味。

石磬,简称'磬',是中国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 磬石”音。有石或玉制成,形状有大有小,厚薄不一,上面刻有花纹,并钻孔悬挂于架下,击打传声。它造型古朴,制作精美。謦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跳舞娱乐。这种敲击的石头经过不断演变,成为后来的打击乐器——謦。

石磬-1

石磬-2

考古队员在大墓里发现的石罄是否就是一套完整的编罄呢?在确定了大墓主人的石罄为一套完整的编罄之后,考古队员们开始担心另一个问题,这些残片上的文字能否连缀到一起,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呢?想到这里,考古队员们激动了起来,没有了青铜器上的铭文,这些石罄上的文字很有可能成为解开墓主身份之谜的一把钥匙。

考古队员把石罄残片一一拼接之后,石罄上的文字慢慢清晰起来。石罄上的铭文记录了这样一个隆重的事件,秦景公即位行冠礼亲政,举行盛大的宴会,现场各种乐器合奏,气氛欢快而又热烈,参加宴会的周天子分外高兴,他认可秦景公继承秦共公秦桓公的事业。正因为石罄上的铭文记录了秦景公继承君的合法性,才会被秦景公如此重视,以致死后,要将这套珍贵的石罄,一同殉葬,躲在黄肠题凑内的这个巨大棺木里的墓主,身世之谜历经十年之久,终于被人们破解。

石罄上的铭文有以下内容:

汤(汤)厥商,百乐咸奏,允乐子煌。假虎载入。又玑载羕。天子郾喜。共桓是嗣。高阳有灵。四方已鼏平。

从篆文“天子郾(yǎn)喜,共桓是嗣”,“高阳有灵,四方已鼏(mì)平”,断定墓主为秦共公、秦桓公之后的秦景公。

拓印

秦景公是秦桓公的长子,秦穆公四世孙,秦立国后第13代国君,在雍城享国的第8位国君。他统治秦国长达40年之久,是秦国都雍城期间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也是一位有作为的秦君。据史料记载,秦景公在位期间,继承了穆公、桓公的执政方略,坚持东进,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中原,并在与晋国及其盟国的屡次取胜,使得秦国日渐强盛。

当确立了墓主身份之后,一个新的疑问又产生了,秦景公只是秦国的国君,尽管当时秦国国力强盛,秦君囊括四海,取周天子而代之的野心,在历史中也不绝于耳。但秦景公为什么会在迁都咸阳之前,就敢于在墓葬中使用周天子才能享有的“黄肠题凑”葬仪?难道他不怕僭越的罪名吗?

如此看来,及至后来秦公称王,秦始皇统一六国,更不仅仅是时势使然,早在定都雍城时代,秦国君王就已经把这种雄霸天下的野心悄悄掩藏在黄土之下。然而,这套僭越礼制的椁具,究竟是秦景公为了在死后一偿所愿,还是用以激励参加葬礼的后代奋起争雄?

这座大墓,为什么考古队找了一年都没有发现呢?

200多个盗洞,说明了什么?说明盗墓贼轻而易举地找到了这座大墓。

孰不知,盗墓贼都是精通勘舆之术的。不仅如此,在盗墓贼中,真正的高手都对历史非常了解,甚至远在考古专家之上。他们要寻找一个地方的墓葬,先要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他们得搞清楚哪里是古代墓葬之地。还有当地的古代王侯将相墓葬的大致方位。再运用风水勘舆之术,进一步缩小墓葬范围,即依山傍水,左青龙,右白虎,前有明堂,有案山等地理特征。接下来通过地表遗迹,土壤等初一步判断,打探洞,通过地下五花夯土来锁定墓葬具体的范围与深度,并能断定墓葬的价值大小。

然而,考古专家对风水勘舆术似乎不屑一顾,这也是为什么考古发掘大多是在古墓被盗之后才进行的原因之一。在电视剧《墓道》中,为了寻找武德皇后的墓,费教授说,用勘舆术试试。可见,他并不相信勘舆术。最终还是晚了盗墓贼一步,令人遗憾和不解。明知古人墓葬选址都是依风水学术来营建的,为什么置风水与不屑呢?

罗盘

本文中,考古队员似乎就是毫无头绪地一通乱找,找了一年多,要不是农民提供线索,估计秦公一号大墓至今依然深埋地下而不为人知。

200多个盗洞,说明有200多个盗墓贼都找到这里取宝走人了,而考古队却茫然不知,最终导致损失惨重。如此庞大的一座墓葬,就发掘出那么点东西,而且多数价值不大,实在太可惜了。那么多价值连城的国宝,流失的不知所踪,令人气愤。

看来,高手在民间啦。

(部分出土文物)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