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

近千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周教授直接开问:“人性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先天”派胸有成竹:“先天的。”

“后天”派信誓旦旦:“后天的。”

周教授不紧不慢,抛出两个有力证据——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指人性恶,而善是伪装出来的。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一个人生下来,他为什么爱人,为什么守规矩,为什么有礼貌,为什么见多识广,不是外部给予的,是自己本来就拥有的。

“不论荀子、孟子,都认为人性是天生的。尤其是孟子的说法,很多人都推崇。”

“先天”派们笑了。

周教授再问:“先天的,就是生下来不能改变了,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发明家就是发明家,科学家就是科学家,后天无法改变,是这样吗?”

“先天”派们哑口无言了。

“因此,中华传统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到底我们要传承什么样的文化?'两办’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全部。比如让女人裹小脚,你愿意不愿意裹小脚?”

女人们义愤填膺:“不愿意!”

“比如《二十四孝》。大冬天母亲想吃鲤鱼,天寒地冻,怎么办?儿子赤身卧在冰上,用体温融化坚冰来钓鱼;大夏天父亲嫌蚊虫叮咬,怎么办?儿子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这样蚊虫就不叮咬父亲了。你要生个这孩儿,你会怎么想?”

“那不是个傻孩儿吗?”

言外之意,人性不是先天形成的。

“后天”派们高兴了,觉得人性一定是后天培养的。

周教授很公平地也抛出一个有力证据——

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以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者强盗。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后天”派们笑了。

周教授又问:“后天的,就是人性一直可以改。但是一般心理咨询,30岁以后就基本上不起作用了,甚至20岁以后,教育的意义已经不大了。给你一个章子怡,能不能训练成马云?”

大家摇头:“不能!”

什么才能够塑造人的人性?假如既不是先天,又不是后天,那是什么?

接下来周教授播放了一段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做的一个实验,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看人性是怎么形成的。

视频中,雁妈妈正在孵蛋,小雁即将出壳,洛伦兹把雁妈妈弄走。小雁一出壳,第一眼看到的是洛伦兹。20个小时以后,洛伦兹再把雁妈妈请来,小雁就不认妈妈了。洛伦兹带着这些小雁去散步,去游泳,去飞翔……

周教授问:“大雁应该在哪儿飞呀?”

大家异口同声:“天上。”

“它们现在在哪儿飞?”

“在洛伦兹的头顶飞。”

“大雁应该跟着谁飞?”

“跟着同类,跟着妈妈。”

“那它们现在跟着谁飞?”

“洛伦兹。”

“这是为什么?”

“因为'第一眼’。”

“'第一眼’有多重要?”

“它决定了人格、人性。”

“人性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既不是先天形成的,也不是后天培养的,是由'第一眼’——早期体验决定的。”

“人,按洛伦兹的学说,人的开口期大概有多长?就是娘被弄走了,再弄回来,孩子还认的时间?”

“一岁?三岁?五岁?六岁……”大家众说纷纭。

“我比你们更早,你们猜我教育什么时候?”

“妈妈们。”

“智商都上来了。我教负0岁,教育妈妈们。”

掌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无限感慨:孩子,我一定要亲自养育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