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山,桂林市的一张名片
在桂林市区的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有座山形酷似大象的山峰,这就是桂林著名的象鼻山。象鼻山犹如桂林市的一张名片,人们只要一说起桂林,脑海里总会立刻浮现出象鼻山的影像。原国家主席杨尚昆曾说:“在象鼻山前要照像,才算来过桂林,这是独一无二的风景。”凡到桂林的人,也无不去游览漓江边上的象鼻山,有道是:桂林之旅,从象山公园开始。
我走进象山公园,沿着桃花江与漓江缓缓而行,远远一座酷似大象的山体扑入眼帘,这便是名闻天下的象鼻山。象鼻山高约50多米的石灰岩山体,犹如一头巨象耸立江边,那伸进水中的长鼻好像要吸干漓江水似的。眼前栩栩如生的景象引人入胜,难怪人们把它看作桂林山水的代表,誉为桂林市的城徽。
这座让人百看不厌的象鼻山,是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石灰岩组成的。桂林的山水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象鼻山当然也有属于它的传说。相传玉帝带领天兵途经桂林,队伍中的一头大象不幸病倒,玉帝便将它抛弃在漓江边上。大象得到桂林当地百姓的照顾,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大象决定留在人间帮助百姓。玉帝知道后,认为有辱天庭,就派托塔李天王率领天兵捉拿大象。大象与天兵奋战数天,血迹斑斑,口干舌燥,便来到漓江边饮水。托塔李天王悄悄地将宝剑从大象的背部插入,杀死了大象。大象立身不倒,化为了今天的象鼻山。
信步走过桃花江上的小桥,来到象鼻山下。在这随处可见丛生的凤尾竹,盛开的红花羊蹄甲,葱绿的古榕树,还有许多造型可爱的石雕小象。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民俗风情和现代气息完美融合,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绝美意境。我无心欣赏这美丽的风景,沿着直达山顶的通幽小径向山顶走去。
象鼻山顶的地势较为平展,整个山顶绿树成荫。在山的东端有一座明代的喇嘛式实心佛塔,塔基为双层八角形须弥座,因塔的第二层正北面,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佛塔的塔身为圆瓶型,远看似大象背着宝瓶,故又称“宝瓶塔”;又如插在大象背上的剑柄,故又称“剑柄塔”。
立于山顶极目远眺,桂林山城美景尽收眼底。眼前的景象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韩愈赞美漓江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美丽的漓江就像诗中描写的一样,一条青色的腰带绕着桂林城,而城中的山峰就如同少妇头上碧绿的玉石发簪。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烟雨桂林给人以梦幻般的美感和清秀怡人的舒适感。
绕过幽香暗袭的玉兰树,我沿着山顶的观光小道来到象鼻山的南麓,在这可以看到与象鼻山隔江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树葱葱,竹篱茅舍掩映其间。在这阴湿的时节,云蒸雾腾,房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也许这也正是古人称之的“訾洲烟雨”吧。
象鼻山南北两侧的半山腰,有一洞口扁长,且互相贯通的岩洞,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被人们称之为“象眼岩”。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它也是象鼻山的点睛之笔。象眼岩南北两洞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左眼张望,桂林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半城山芭历历在目。从右眼远眺,漓江之上江波帆影,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下得山来,在象鼻山南麓的岩壁下,有一呈条形状的岩口正对着漓江,这里是眺望江景的最佳处。古往今来那些文人墨客文思泉涌的墨宝,在这里随处可見。岩口的石壁上,留下的历代石刻多为宋代镌刻,其中以宋代诗人张孝祥、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陆游虽然没有来过桂林,但对桂林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诗和信札寄给了当时任昭州太守的杜思恭,杜思恭则命工匠刻于崖石之上。这些珍贵的诗赋,莫不令人叹为观止。
岩口顶端便是象鼻山最为精华的水月洞,水月洞是象鼻与象身之间弯如满月的岩洞,岩洞穿透山体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距考证,在一万两千多年前,由于地壳的运动,桂林地区的地表不断的抬升,造成了漓江的江面宽度不断缩小,江水在山的东边冲刷溶蚀出一个贯通山体的圆洞,形成了今天的水月洞。
宋代曾在水月洞内建有朝阳亭,如今这座朝阳亭则早已不复存在,唯有当时的两任桂州地方官留下的石刻。南宋乾道二年,张孝祥游水月洞时题诗作序,因洞口东向,便把亭子、岩洞都称为“朝阳”,并在水月洞的北壁刻下了《朝阳亭诗序》。后来,范成大主持桂林事务时,恢复了水月洞的名称,并写下《复水月洞铭》镌刻在洞的南壁。两位桂林主事围绕水月洞的命名,展开的一场笔墨之战,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
关于象鼻山水月洞,据说是每当漓江丰水时节的明月之夜,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过,洞影倒映江面犹如明月浮水般,形成了“象山水月”的奇观。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之句,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水中月亮相互辉映的绝妙意境,“象山水月”因此成为桂林山水一绝。
“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最奇特最亮丽的景点,是人们探奇揽胜的最佳处。象鼻山是一首无字的诗,是一幅立体的画,这里山青水秀、碧水长流与洞奇石美交织在一起,组成了象征桂林市的名片。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而象鼻山是桂林美景的精华,凡来这里的游人无不为之倾倒陶醉,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