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古今名方选介

哮喘古今名方选介

第一节 证型类方

一、哮病

(一)发作期

1、寒哮

射干麻黄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

射干6克,炙麻黄9克,生姜9克,细辛3克,清半夏9克,

紫菀6克,款冬花6克,五味子3克,大枣3枚。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宣肺祛痰,兼除烦热。

【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音。

【方解】本方中射干、麻黄宣肺平喘,豁痰利咽,为主药;辅以干姜、细辛、半夏温肺蠲饮降逆;佐以紫菀、款冬花、陈皮、炙紫苏子宣肺化痰止咳;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重在温化痰饮而降肺气,故能除寒痰哮鸣之症。

【加减】痰壅喘逆不得卧者,合三子养亲汤,亦可加葶苈子以降气涤痰;呼吸迫促,张口抬肩者,加厚朴、杏仁宣肺平喘;兼有水肿者,加车前子、茯苓利水消肿;胸膈满闷者,加桔梗、枳壳行气化痰;若表证明显者,可加桂枝、杏仁配麻黄以疏散表邪。

小青龙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

麻黄9克,芍药9克,细辛3克,干姜3克,

炙甘草6克,桂枝6克,半夏9克,五味子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酸重,头面四肢水肿,舌苔白滑,脉浮者。

【方解】素有水饮之人,脾肺之气必虚,今又外感风寒,水寒相搏,皮毛闭塞,肺气益困,输转不利,水饮蓄积于心下,上犯迫肺,肺寒气逆,所以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喘咳痰多,清稀而黏,不易咳出,胸闷,身体酸重,甚则水饮溢于肌肤而为水肿,舌苔白滑而润,脉浮。此时,发汗解表则水饮不除,蠲化水饮则外邪不解,惟有发汗蠲饮,内外合治,才是正法。因此,本方用麻黄、桂枝为君药,发汗解表,除外寒而宣肺气。干姜、细辛为臣药,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然而,肺气逆甚,纯用辛温发散,既恐耗伤肺气,又须防温燥伤津,所以配伍五味子敛气,芍药养血,并为佐制之用。半夏祛痰和胃而散结,亦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间,是兼佐、使之用。八味相配,使风寒解,水饮去,肺气复舒,宣降有权,诸证自平。本方以辛散温化为主,水寒相搏于肺者适宜。

2.热哮

定喘汤

【来源】《摄生众妙方》。

【组成】

白果9克,麻黄6克,炙紫苏子6克,甘草3克,款冬花9克,

杏仁9克,桑白皮9克,黄芩6克,半夏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不拘时,徐徐服。

【功效】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哮喘咳嗽,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方解】素体多痰,又感风寒,肺气塞闭,不得宣降,郁而化热,故为哮喘咳嗽,痰多色黄,质稠不易咳出,治当宣肺以祛外邪,祛痰以平咳喘,治宜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清热祛痰,方中麻黄宣肺散邪以平喘;白果敛肺定喘而祛痰,共为君药。一散一收,既可加强平喘之功,又可防麻黄耗散肺气。炙紫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祛痰,共为臣药。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止咳平喘,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使肺气得宣,痰热得清,风寒得解,则喘咳痰多诸证自除。

本方主要用于素体痰多,复感风寒,致肺气壅闭,而见哮喘咳嗽,痰多气急之证。若新感风寒,虽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但内无痰热者,本方不宜。

麦门冬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

麦门冬60克,半夏9克,人参6克,

甘草4克,粳米6克,大枣3枚。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滋养肺胃,降逆和中。

【主治】肺阴不足。咳逆上气,咳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胃阴不足。气逆呕吐,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方解】本方所治之证,乃肺胃阴亏,虚火上炎,气机逆上所致。《金匮要略》说:“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其咽喉不利,一因肺胃阴伤,不得濡润,一因虚火上炎,灼津碍气之故。治宜滋养肺胃之阴,阴津得充,虚火自降,故方中重用麦门冬为君药,以其甘寒之性,滋养肺胃之阴,并清虚火,以半夏为臣,意在降逆化痰,其性虽燥,但与大量麦门冬配伍,则燥性减而降逆之性存,独取其善降肺胃虚逆之气,且又使麦门冬滋而不腻。佐以人参补益中气,与麦门冬配伍,大有补气生津之功。复加粳米、大枣、甘草补脾益胃,使中气健运,则津液自能上输于肺,于是胃得其养,肺得其润,此亦“培土生金”之意。药仅6味,主从有序,润降相宜,既滋肺胃,又降逆气。对于虚热肺痿,咳唾涎沫者,是为正治;对于胃阴不足,气逆呕吐者,亦宜。

(二)缓解期

1.肺虚

玉屏风散

【来源】《丹溪心法》

【组成】防风、黄芪各30克,白术60克

【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开水冲服。亦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减煎服。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

【方解】卫气虚弱,不能固表,则腠理空疏,营阴不守,津液外泄,导致表虚自汗,兼见恶风、脉虚等症。由于表虚气弱,皮毛疏松,则易感风邪而患感冒。治法当以益气固表止汗为主。故方用黄芪益气固表,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为臣药;二药合用,使气旺表实,则汗不能外泄,邪亦不易内侵,更配以防风走表祛风并御风邪,为佐使药。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实系补中有散,散中有补之意。对于表虚自汗,或表虚易感风邪者,用之有益气固表、祛邪止汗的作用。方名玉屏风散,是取其有益气固表而止汗泄、御风邪之功,有如御风的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

   本方与桂枝汤均可用治表虚自汗,但本方功专固表止汗,以治卫虚不固之自汗为主,桂枝汤则能调和营卫,以治营卫不和之自汗为主,并长于解表,以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2.脾虚

六君子汤

【来源】《妇人良方》。

【组成】

人参10克,白术9g,茯苓9克,

甘草6克,陈皮9克,半夏12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益气健脾止呕。

【主治】脾胃气虚夹有痰湿。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或大便不实,咳嗽痰多稀白等。

【方解】本方主治脾胃气虚证。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则导致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医方考》吴崑说:“夫面色苍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而知其气虚矣。”脾虚不运,胃纳呆滞,则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法当益气健脾。故方中以人参为君,甘温大补元气,健脾养胃。以白术为臣,苦温健脾燥湿。佐以茯苓,甘淡渗湿健脾;茯苓、白术、陈皮、半夏合用,健脾除湿之功更强,促其运化。使以炙甘草,甘温调中。全方配合,共奏益气健脾燥湿之功。

参苓白术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3绍兴续添方。

【组成】

莲子肉500克,薏苡仁500克,缩砂仁500克,桔梗500克,

白扁豆750克,白茯苓1000克,人参(去芦)1000克,

甘草1000克,白术1000克,山药100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枣汤调下。

小儿量按岁数加减。或作汤剂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计算,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胃气虚夹湿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或吐或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肺脾气虚夹湿证咳嗽痰多色白,胸脘痞闷,神疲乏力,面色㿠白,纳差便溏,淡苔白腻,脉细弱而滑。

【方解】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脾胃虚弱,纳运失司,一则津液不化而凝聚成湿,故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论;二则饮食不化而气血乏源,故有“脾为后天之本”之说。湿阻中焦,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则胃气上逆而为呕吐,湿浊下趋而为泄泻;湿聚成痰,上贮于肺,则咳嗽痰多色白;湿性重浊黏滞,阻遏气机,故胸闷不舒,脘痞失畅;气血不足,肢体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等皆为脾虚夹湿之象。因此,脾胃气虚,运化失司,湿浊内生为本证的基本病机。

   本方是为脾虚夹湿之证而设,治当补益脾胃,兼以渗湿为法。《素问》说“欲令脾实……宜甘宜淡”。方中人参甘温,主入脾经,擅补脾胃之气;白术甘温而性燥,既可益气补虚,又能健脾燥湿;茯苓甘淡,为利水渗湿,健脾助运之要药。参、术相合,益气补脾之功益著;苓、术为伍,除湿运脾之效更彰。三味合而用之,脾气充则有化湿之力,湿浊去自有健脾之功,共同发挥益气健脾渗湿作用,同为君药,故本方以此3药为名。山药甘平,“主伤中,补虚羸,补中益气,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为平补脾胃之品;莲子肉甘平而涩,长于补脾厚肠胃,涩肠止泻,又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二药助人参、白术以健脾益气,兼以厚肠止泻;扁豆甘平补中,健脾化湿,薏苡仁甘淡微寒,健脾利湿,二药助白术、茯苓以健脾助运,渗湿止泻,四药共为臣药。砂仁辛温芳香,化湿醒脾,行气和胃,既能助术、苓、扁、薏除湿之力,又可畅达湿遏之气机;桔梗宣开肺气,通利水道,并载诸药上行而成培土生金之功,与砂仁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大枣煎汤调药,更增补益脾胃之效。诸药配伍,补中焦之虚,助脾气之运,渗停聚之湿,行气机之滞,恢复脾胃受纳与健运之职,则诸症自除。

【加减】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温中祛寒止痛;纳差食少者,加炒麦芽、焦山楂、炒神曲等以消食和胃;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等以燥湿化痰。

 

3.肾虚

肾气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

干地黄240克,山药120克,山茱萸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牡丹皮90克,桂枝30克,炮附子3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6克),加至10克,酒送下,每日2次,亦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酸腿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方解】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若肾病日久伤阳,或他脏阳虚累及于肾,或高年肾亏,房劳过度等均可导致肾阳不足。肾位腰部,脉贯脊胫,肾阳虚衰,经脉失养:则腰脊膝胫酸痛乏力;肾阳不足,不能温养下焦,则身半以下常有冷感;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虚不能化气利水,水停于内,则小便不利,少腹急不舒,甚则发为水肿、脚气;若肾阳虚馁,膀胱失于约束,则小便反多,人夜阳消阴长,故夜尿尤频;若肾阳不足,水液失于蒸化,津不上承,则口渴不已,液聚成痰,则发为痰饮:舌质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皆为肾阳虚弱之象,由此可见,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为本证的基本病机表现

     本方为肾阳不足之证而设,故以补肾助阳为法,“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辅以利水渗湿,方中附子大辛大热,为温阳诸药之首;桂枝辛甘而温,为温通阳气要药,二药相合,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共为君药。然肾为水火之脏,内舍真阴真阳,阳气无阴则不化,《类经》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重用于地黄滋阴补肾;配伍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共为臣药。君臣相伍,补肾填精,温肾助阳,不仅可借阴中求阳而增补阳之力,而且阳药得阴药之柔润则温而不燥,阴药得阳药之温通则滋而不腻,两者相得益彰。方中补阳之品药少量轻而滋阴之品药多量重,可见其立方之旨,并非峻补元阳,乃在于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即取“少火生气”之义。正如柯琴所说“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再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配桂枝又善温化痰饮;牡丹皮苦辛而寒,擅入血分,伍桂枝则可调血分之滞,3药寓泻于补,俾邪去而补药得力,并制诸滋阴药可能助湿碍邪之虞。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证自除。本方功效主要在于温补肾气,且做成丸内服,故名之“肾气丸”。本方若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

【加减】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强温补肾阳之力;若用于阳痿,尚需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痿之力;痰饮咳喘者,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温肺化饮。

加味肾气丸

【来源】《严氏济生方》。

【组成】

附子15克,白茯苓30克,泽泻30克,山茱萸30克,

山药30克,炒车前子30克,牡丹皮30克,肉桂15克,

川牛膝15克,熟地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心米饮送下。亦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主治】肾阳不足,水湿内停证。水肿,小便不利。

【方解】“肾者水脏,主津液”,其主管水液代谢功能的正常发挥全赖肾中阳气的作用。若肾阳不足,温化推动无力,每致水液潴留;若外溢肌肤,则周身水肿,腰以下尤甚;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虚弱,则膀胱气化无权,水湿停蓄,以致小便不利,甚者发为癃闭。

    本方是为肾阳不足,水湿内停之证而设,故以温肾助阳,利水消肿为法。方中重用大辛大热之附子,温肾助阳而消阴翳,用为君药。肉桂辛热纯阳,温肾补火,善“治沉寒痼冷”,并助膀胱之气化,与附子同用则温阳补肾之功相得益彰; 泽泻、车前子功擅利水渗湿,为治水肿、小便不利之良药,合桂、附可温阳利水,标本兼治,共为臣药。茯苓、山药益气健脾,培土制水;熟地黄为滋肾填精要药, 既可协桂、附而奏“阴中求阳”之功,又能借其柔润而制桂、附温燥之偏;山茱萸酸温质润,功擅补精助阳,为益肾之上品,合熟地黄可增其滋润之功,伍桂、附可助其温肾之力;牛膝益肝肾而滑利下行,配合泽、车、苓则利水消肿之效益佳;牡丹皮寒凉清泄,亦制桂、附之过于温燥,俱为佐药。诸药配伍,补而不滞,利而不峻,使肾阳复而水湿化,肿胀消则诸症瘥。

    本方肾气丸加车前子、牛膝而成,故名加味肾气丸。重在温肾利水,脾阳虚之水肿或肾阳虚衰而无水湿者不宜使用。方中牛膝滑利下行,故肾虚遗精者不宜。

【加减】阳气虚弱,畏寒肢冷较甚者,宜去牡丹皮之寒,或再加胡芦巴、巴戟天以助温阳之力;水肿腹水,腹胀喘满者,加大腹皮、厚朴以行气除满,俾气行则湿有去路;肾不纳气,动则气喘,加五味子、沉香以助纳气归肾;精神萎靡,纳差便溏者,加党参、白术以脾肾双补。

二、踹证

(一)实喘

1.风寒袭肺

麻黄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覆取微似汗。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风寒束表,肺气失宣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营卫首当其冲。寒邪收引凝滞,伤于卫,则致卫阳被遏,使其“温分肉”功能失调,肌表不能得到正常的温煦,故恶寒;卫气向外抗邪,正邪相争,则发热;正邪交争于头部,经气不利,则头痛;寒邪束表,腠理闭塞,使卫气“司开合”功能失调,汗液不能外泄则无汗;伤于营,则致营阴郁滞不畅,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亦主表,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余如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故本证属邪实而正不虚的风寒表实证本方证由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根据《素问》“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疗原则,法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味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为“肺经专药”,“善行肌表卫分,为发汗之主药”,本方用之,开腠发汗,驱在表之风寒,以除致病之因;宣肺平喘,泄闭郁之肺气,以复肺气之宣发,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引营分之邪,达之肌表”,助麻黄解表逐邪,使发汗之功益著;温通血脉,畅行营阴,使疼痛之证得解,故有“今麻黄汤内用桂枝者,以寒伤营,桂枝亦营中药,能通血脉而发散寒邪,兼佐麻黄而泄营卫之邪实”。杏仁苦而微温,“主咳逆上气”,“功专降气,气降则痰消嗽止”,用之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为佐药。炙甘草既能助麻、杏以止咳平喘,又能益气和中,调和药性,故为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寒邪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证可愈。

【加减】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炙紫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兼里热之烦躁、口干者,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风寒袭表的皮肤瘙痒者,加防风、荆芥、蝉蜕以祛风止痒。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

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炙甘草各6克,炙厚朴各6克,

杏仁6克,大枣3枚。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覆取微似汗。

【功效】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方解】本方即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方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厚朴、杏仁降气平喘,化痰止咳。

2.表寒里热

麻杏石甘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5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石膏18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痛,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而数者。

【方解】本方主治证是由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所致。肺中热盛,气逆津伤,所以有汗而身热不解,喘逆气急,甚则鼻翼翕动,口渴喜饮,脉滑而数。此时急当清泄肺热,自然热清气平而喘渴亦愈。所以方用麻黄为君,取其能宣肺而泄邪热,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而且用量倍于麻黄,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肺气肃降有权,急可平,是相制为用。杏仁降肺气,用为佐药,助麻黄、石膏清肺平喘。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所以是佐使药。综观药虽4味,配伍严谨,用量亦经斟酌,尤其治肺热而用麻黄配石膏,是深得配伍变通灵活之妙,所以清泄肺热,疗效可靠。

    本方出自《伤寒论》,原治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者”。后世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所伤,但见肺中热盛,身热喘急,口渴脉数,无论有汗、无汗,便以本方加减治疗,服后辄效。因肺中热甚,蒸迫津液,固然有汗,若津液大伤,则汗少或无汗。此时当加重石膏用量,或加炙桑白皮、芦根、知母之属。若无汗而见恶寒,是虽邪已入里化热,但在表之风寒未尽,或是风温而夹风寒所致,当酌加解表之品,如荆芥、薄荷、淡豆豉、牛蒡子之类,在用清泄肺热为主的同时,开其皮毛,使肺热得泄而愈。所以临证用本方,不必拘于“汗出而喘”,但当细审无汗之故,或加清热生津之品,或加辛散解表之属,自然药证相当,应手而效。

本方风寒咳喘、痰热壅盛者不宜。

【加减】如肺热甚,壮热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并酌加桑白皮、黄芩、知母清泄肺热;表邪偏重,无汗而恶寒者,石膏用量宜减轻,酌加薄荷、炙紫苏叶、桑叶等以助解表宣肺之力;痰多气急者,可加葶苈子、枇杷叶降气化痰;痰黄稠、胸痛者,宜加瓜蒌、贝母、黄芩、桔梗清热化痰,宽胸利膈。用于麻疹,若属麻疹内陷,症见高热,咳嗽,呼吸急促,鼻煽,烦躁,舌质红,苔黄,脉数者,可酌加连翘、金银花、黄芩、赤芍等清热解毒;麻疹尚未出透,或出而隐没时,加薄荷、荆芥、牛蒡子疏表透疹;疹色暗红,加牡丹皮、紫草凉血活血。

3.痰热郁肺

桑白皮汤

【来源】《古方八阵》

【组成】

桑白皮9克,黄芩9克,黄连9克,栀子9克,杏仁9克,

贝母9克,半夏9克,炙紫苏子各9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热肃肺化痰。

【主治】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黏色黄,或有血痰伴有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咽干面红,尿赤涩,大便或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本方肺气不降,痰火作喘,喘急,胸膈烦闷,痰黏色黄,咳吐不利。方中桑白皮、黄芩清肺化痰;黄连、栀子清泄里热;杏仁、贝母、半夏、炙紫苏子化痰利气。

【加减】痰多黏稠者,加瓜蒌、射干、海蛤粉清化痰热;痰涌便秘,喘不能卧者,酌加葶苈子、大黄、风化硝涤痰通腑;痰有腥味者,配鱼腥草、冬瓜子、薏苡仁、芦根;身热甚者,加生石膏;口渴咽干者,加生贝母、天花粉。

4.痰浊阻肺

二陈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半夏15克,橘红各15克,白茯苓9克,炙甘草5克。

【用法】加生姜3克,乌梅1个,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咳,胸膈痞闷,恶心呕吐,

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方解】本方为治湿痰之主方。

湿痰之证,多由脾失健运,湿邪凝聚,气机阻滞,郁积而成。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湿痰犯肺,则咳嗽痰多;痰阻气机,胃失和降,则胸膈痞闷,恶心呕吐;阴浊凝聚,阻碍清阳,则头眩心悸;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则肢体困倦,不欲饮食。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中以半夏为君,取其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可降逆和胃而止呕。以橘红为臣,理气燥湿,使气顺而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俾湿去脾旺,痰无由生:生姜降逆化饮,既可制半夏之毒,也能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有散有收,相反相成,使祛痰而不伤正。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兼可润肺和中。药仅4味,配伍严谨,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方中半夏、橘红以陈久者良,故以“二陈”名之。

【加减】痰由湿生,湿聚成痰。《医方集解》说:“治痰通用二陈。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寒痰加半夏、姜汁;火痰加石膏、青黛;湿痰加苍术、白术;燥痰加瓜蒌、杏仁;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老痰加枳实、海浮石、芒硝;气痰加香附、枳壳;胁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四肢痰加竹沥。”

三子养亲汤

【来源】《韩氏医通》。

【组成】白芥子6克,炙紫苏子9克,莱菔子9克。

【用法】3药捣碎,用纱布包裹,煎汤频服。

【功效】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主治】痰壅气滞。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等。

【方解】本方原为老年人气实痰盛之证而设。因年老中虚,运化失常,每致停食生湿,湿聚成痰,痰壅气滞,肺失肃降,故见咳嗽喘逆,痰多胸闷,食少脘痞等症。治宜顺气降逆,消食化痰。方中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炙紫苏子降气行痰,止咳平喘,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祛痰。3药均能行气,皆属治痰理气之常用药,合而用之,可使气顺痰消,食积得化,咳喘得平。临床应用时,观其何证居多,则以何药为君,其效尤佳。然本方总属沉降行气消痰之剂,意在治标,若服后得效,则应兼顾其本。

    本方以温化降气消食为先,意在治标。加之莱菔子、白芥子等开破之力较厚,故体虚脾弱之人,不宜久服,症状稍解,即当标本兼顾。

【加减】以食滞脘满为主,则重用莱菔子,酌加枳实、白术、神曲等以助化食行滞;如以气滞气逆为主,则重用炙紫苏子,酌加厚朴、杏仁、沉香等以助行气降逆;如以寒痰凝滞为主,则重用白芥子,酌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助温化寒痰。

5.肺气郁痹

五磨饮子

【来源】《医便》卷2

【组成】

槟榔9克,沉香6克,木香6克,枳壳9克,乌药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开郁降气平喘

【主治】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气憋,胸闷,咽中如窒。或有胸痛,常伴精神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方解】本方行气解郁,用于情志不畅,肝气上犯于肺而致胸闷气憋,喘急,咽中幻窒等症。槟榔,行气导滞; 沉香,降气平喘;木香、枳壳、乌药,疏肝顺气。

【加减】气逆喘剧,加旋覆花、代赭石降气镇逆;气郁夹痰,加炙紫苏子、杏仁、川朴花开郁降气化痰; 伴心悸、失眠,加百合,合欢花、酸枣仁、远志以宁心安神。

(二)虚喘

1.肺虚

生脉散

【来源】《医学启源》卷下。

【组成】麦门冬9克,人参9克,五味子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方解】肺主气,司呼吸,若久咳不愈,则肺气日耗,肺阴渐损,气虚则咳嗽气短,自汗声低;阴虚则肺失清润,干咳痰少;肺主一身之气而为百脉之朝会,肺气虚馁,脉道失充,故脉来虚弱。暑为夏季炎热之气,其性升散,感之则腠理开泄,大汗伤阴,即所谓“阳胜则阴病”;气随汗泄,其气渐馁,故有“气虚身热,得之伤暑”之说,而气虚腠理不固则汗益不止,以致汗愈多而津愈损,津愈损则气愈耗,酿成气阴两虚之证:气虚则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阴虚则咽干口渴,舌质干红少苔,脉来虚数。

   本方所治诸症皆由气阴不足而致,故治宜益气养阴生津为法。

方中人参甘温而不燥,既可补益肺气,又擅补气生津,用为君药;麦门冬甘寒生津,长于润肺养阴,与人参相协,气阴双补,相得益彰,故为臣药;五味子酸温收涩,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既可固气津之外泄,又能复气阴之耗损,与人参、麦门冬相辅相成,用为佐药。三药皆入肺经,一补一润一敛,既可补气阴之虚,又可敛气阴之散,故肺虚久咳之证得之,可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之效;暑热气耗津泄之证得之,可奏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

本方虽有气阴双补之功,但实以人参补气为主,由于气复津生,汗止阴存,脉得气充,则可复生,故以“生脉”名之。

【加减】方中人参性味甘温,有大补元气之功,若气虚不甚者,可易为党参:若气阴不足,兼有内热者,则可用西洋参代之《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西洋参,“性凉面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若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亦宜加重。

补肺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人参15克,黄芪15克,熟地黄15克,五味子15克,桑白皮15克,紫菀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补益肺气。

【主治】短气喘咳,少气不足以息。

【方解】本方为补肺剂,重在补益肺气,兼以补肾,故肺气虚兼有肾虚者为宜;人参、黄芪补肺益气;熟地黄、五味子补肾敛肺纳气;桑白皮、紫菀化痰止咳。

【加减】肺气虚甚者,补肺汤加冬虫夏草以增强补益肺气之力;喘逆,咳痰稀薄者,去桑白皮,酌加款冬花、钟乳石等;兼有肾虚,动则喘甚者,加山茱萸、胡桃肉、脐带;兼有脾虚气陷,食少便溏,腹中气坠者,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2.肾虚

苏子降气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7

【组成】

炙紫苏子12克,前胡9克,厚朴6克,甘草6克,当归6克,

半夏12克,橘皮9克,大枣10枚,生姜6克,桂心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咳喘证。痰涎壅盛,咳喘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痛脚软,或肢体水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方解】肺主气,司呼吸,痰涎壅阻于肺,肺失宣发肃降之职,故气机上逆而为咳嗽气喘,气机不畅而觉胸膈满闷;“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虚不能纳气,则气短不足以息;肾为水脏,主管水液的输布与排泄,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液内停,则肢体水肿;腰为肾之府,下元不足,则腰痛脚软;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等,均为肺中痰涎壅盛的外在表现。本证病机包括痰诞壅盛与肾阳不足两方面的变化,其中痰涎壅阻于肺为发病之标,肾阳虚馁于下为致病之本。

本方治证系本虚标实,上盛下虚,由于气逆痰盛,故当“急则治标”,“发时治标”以降气祛痰,止咳平喘为法。方中炙紫苏子辛温而润,其性主降,长于降上逆之肺气,消壅滞之痰涎,为治疗痰壅气逆胸满之要药,被张石顽誉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本品并擅润肠通便,可使腑气通畅而助肺气之肃降,用为君药。半夏辛温而燥,助炙紫苏子以化痰涎;厚朴辛温苦降,助炙紫苏子以降逆气,同为臣药。橘皮辛温苦燥,合半夏可增燥湿化痰之力,并有助于气顺痰消;前胡辛苦微寒,长于降气祛痰,且具辛散之性,与诸药相伍,既可增降逆化痰之效,又使肃降之中寓以宣散,以复肺气宣降之职,并制诸温药之燥;桂心辛甘大热,温补肾元,纳气平喘;当归辛苦温润,既可养血补虚以助桂心温补下元,又能治“咳逆上气”,还可制半夏、厚朴、橘皮之燥,防其辛燥伤津;生姜和胃降逆,化痰止咳,俱为佐药。大枣、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相合,上下并治,标本兼调,俾逆气降、痰涎消,则喘咳自平。

本方以降气祛痰,治疗上盛为主,若咳喘不甚而肾虚明显者,不宜使用。一旦标症渐缓,即应逐渐增大方中温补下元药物的比重。

【加减】若痰涎壅盛,喘咳气逆难卧者,酌加沉香以增强降气平喘之力;兼有表证者,加麻黄、杏仁等以宣肺平喘,疏散外邪;廉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益气补虚;若肾虚较明显者,可加附子、补骨脂等以助温肾纳气之功;若无明显腰酸腿软,气短水肿等下虚之象者,桂心亦可去之。

真武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茯苓9克,芍药9克,白术6克,生姜9克,炮附子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水肿,苔白不渴,脉沉;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筋肉瞤动,震颤欲倒地)。

【方解】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主要方剂。水之所制在脾,水之所主在肾。脾阳虚,则湿积而为水;肾阳虚,则聚水而从其类。水湿聚而不化,溢于肌肤,则四肢沉重疼痛,其则水肿;水湿下注,则腹泻便溏;水气上冲,则或咳或呕;聚而不行,则小便不利;清阳不升,则头眩短气;至于发汗后,身瞤动者,为汗出过多,阴随阳伤,经脉失养之故。治以助阳行水之法,俾阳气胜,水气消,则诸症自愈。方中君以附子之大辛大热,温肾暖土,以助阳气。臣以茯苓之甘淡渗利,健脾渗湿,以利水邪;生姜辛温,既助附子之温阳祛寒,又伍茯苓以温散水气。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扶脾之运化。其用白芍者,一者取其利小便;一者取其缓急止腹痛。《本草经》载,芍药“主邪气腹痛……止痛,利小便”;或取其敛阴缓急,以解身之瞤动。诸药相伍,温中有散,利中有化,脾肾双补,阴水得制,故为脾肾阳虚,寒水为病的有效之剂。

【加减】原书方后有:若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 若呕者,去附子、加重生姜。

苓桂术甘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温化痰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

【方解】本方为治疗痰饮病之主方,其所治之证,乃中阳不足,饮停心下所致。中焦阳虚,脾失运化,则湿聚成饮;饮阻气机,气上冲胸,故胸胁支满,咳而气短;饮阻于中,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饮邪凌心则心悸;饮入于经则振振身播,治宜温阳化饮,健脾和中,即《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法,方中以茯苓为君,健脾渗湿,祛痰化饮。以桂枝为臣,温阳化气,既可温阳以化饮,又能化气以利水,且兼平冲降逆;与茯苓相伍,一利一温,对于水饮滞留而偏寒者,实有温化渗利之妙用。湿源于脾,脾虚则生湿,故佐以白术健脾燥湿,助脾运化,俾脾阳健旺,水湿自除。使以甘草益气和中,共收饮去脾和,湿不复聚之功。药虽4味,配伍严谨,温而不热,利而不峻,确为痰饮之和剂。《金匮要略》以之治中阳不足,饮停心下之胸胁支满,目眩短气,以及心下痞坚等。《伤寒论》以之治伤寒误用吐下,损伤中阳,水气上逆之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短气,身为振振摇。证虽不一,病机相同,故均以一方治之。

第二节 名医名方

一、紫金丹

【来源】《本事方》。

【组成】白砒(水飞)1.5克,淡豆豉6克。

【用法】依法制成小丸,如小米粒大,每次服0.12~0.15克(纳5~10丸),茶水送下。

【功效】温肺化痰,止哮定喘。

【主治】年久肺气喘急,咳嗽晨夕不得眠者。

【方解】本方有温肺化痰,止哮定喘的作用,适用于多年冷哮秋冬严重者。

白砒剧毒,服时注意剂量,且不宜多服和久服,肝脏有病者忌用。服后如出红疹者,应停服。

二、冷哮丸

【来源】《张氏医通》。

【组成】

紫菀62克,款冬花62克,麻黄31克,生川乌31克,细辛31克,川椒31克,生白矾31克,炙皂角31克,

半夏曲31克,陈胆南星31克,杏仁31克,甘草31克。

【用法】将上药共为细末,姜汁调六曲为丸,发病时每次服3~6克,生姜汤送下。

【功效】温肺涤痰。

【主治】治寒哮喘嗽,遇冷即发,顽痰结聚,胸膈痞满,气逆不得卧。

【方解】麻黄、川乌、细辛温肺涤痰;川椒温中除湿;白矾攻劫顽痰;皂角涤痰利窍;半夏、胆南星化痰降逆,杏仁、紫菀、款冬花止嗽化痰平喘;甘草调和诸药并能止嗽。诸药相合以奏温肺涤痰之效。

三、 三拗汤

【来源】《和剂局方》。

【组成】杏仁12克,麻黄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发散风寒,止嗽平喘。

【主治】冷哮而兼风寒表证,鼻塞声重,语声不出,咳嗽喘急。

【方解】麻黄辛温,辛则入肺,温则散寒,质地体轻中空,轻经上浮,发散风寒,宣肺平喘;杏仁苦温,专入肺经,助麻黄温散肺寒,下气定喘;甘草合麻黄,辛甘发散而解表,合杏仁,止嗽化痰而利肺,合有发散风寒,止嗽平喘的作用。

四、清气化痰丸

【来源】《医方考》。

【组成】

陈皮31克,杏仁31克,枳实31克,黄芩31克,瓜蒌仁31克,茯苓31克,南星6克,制半夏6克,姜汁为丸。

【用法】每次6~9克,温开水下,或9~15克包煎。

【功效】清化热痰,下气平喘。

【主治】热哮,痰热互结,咳喘痰黄,稠厚胶黏,甚则气急呕恶,胸膈痞满,或发热,或惊悸,不得安寐,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者。

【方解】黄芩、瓜蒌清热化痰,因热痰之成,由于火邪煎熬津液,故为方中主药;火因于气,气有余便是火,陈皮、枳实能行气破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又以茯苓健脾渗湿,杏仁宣肺下气;

更佐半夏、南星加强化痰之功。合而用之,确能清化热痰,下气平喘。

五、二沥饮

【来源】中医研究院冉雪峰方。

【组成】

鲜苇茎24克,竹沥15克,荆沥15克,苦葶苈子15克,

薏苡仁15克, 百合12克,紫菀9克,百部9克,冬瓜子9克。

【用法】7味同煎,冲入竹沥,分2次温服。

【功效】清热化痰,敛肺平喘

【主治】治热哮如神。

【方解】葶苈子苦寒,降肺平喘;竹沥、荆沥甘寒,清热化痰;百合敛肺平喘;紫菀、百部止咳化痰;薏苡仁、冬瓜子渗湿除饮;鲜苇茎清热生津,润肺,化痰,即发表,且消里,亦散亦收。治热哮日久,气阴两伤,稠痰胶固,发无止时,最为有效。

六、木防己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木防己15克,石膏15克,桂枝9克,人参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扶正去邪,逐饮利窍

【主治】痰湿阻肺,肺用受困,胸膈窒塞,哮喘不已。

【方解】本方防己,体质空松,气从中贯,专以通泄疏导为用,味辛入肺,外达肌表;下通二便。本经曰:“除邪专利大小便。”《名医别录》说:“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通腠理,利九窍。”为祛肺之痰饮为要;更用石膏以清热,人参以补虚,为伤寒论上用白虎加人参之意:更用桂枝,温通心阳而平冲逆。合为扶正去邪,逐饮利窍,肺令清肃,哮喘渐平。

七、柴葛解肌汤

【来源】《伤寒六书》。

【组成】石膏30克,柴胡9克,葛根9克,黄芩9克,芍药9克,桔梗9克,甘草6克,羌活6克,白芷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辛凉解肌,清肺平喘。

【主治】风热束表,发热,头痛肢楚,鼻干目痛,喘不得卧者。

【方解】本方中葛根为君,既能解肌,又能清热;配伍柴胡、羌活、白芷轻宣解表;芍药、甘草和营泄热;再以石膏、黄芩、桔梗轻宣肺热。综合全方,为辛凉解肌,清肺平喘之剂。

八、指迷茯苓丸

【来源】《百一选方》

【组成】茯苓12克,半夏9克,枳壳9克,风化硝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燥湿除痰,行气软坚,平喘。

【主治】脾胃不和,痰湿内生,痰停中脘,上积于肺,因而作喘,两臂酸楚,两手疲软,脉沉而滑者。

【方解】半夏燥湿除痰,茯苓渗湿化痰,枳壳行气化痰,朴硝软坚化痰。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脾胃不和,则痰饮内生,上积于肺,肺失清肃而作喘。脾主四肢,痰饮流入四肢,肩背酸痛难举,两手疲软,误以风治,则难以取效。本方燥湿除痰,行气软坚,使痰去则喘平,痰去则臂痛手软自除,殆亦治病求本之意。

九、降气汤

【来源】《肘后方》。

【组成】桑白皮18克,吴茱萸9克,生姜6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黄酒250毫升同煎,分2次温服。

【功效】消痰平喘。

【主治】治卒喘便欲绝者,入口下气,万金不传。

【方解】吴茱萸温寒下气,定卒喘,《神农本草经》谓主“下气,咳逆”。《名医别录》谓主“痰冷,逆气,是平喘妙药”。《肘后方》用以为君,配桑白皮豁痰,生姜宣肺,再行以酒势,辛散入肺,则寒去金令行,痰消喘促止。《万安方》引降气汤,治气虚喘促,及大病后虚喘,予本方加五味子。

十、四磨饮

【来源】《济生方》。

【组成】槟榔9克,乌药9克,人参6克,沉香粉(冲服)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解郁平喘。

【主治】七情气逆,上气喘急,胸膈不快,烦闷不适。

【方解】乌药调肝顺气;沉香降气平喘;槟榔破滞行气;但降气行气诸药,每易损耗正气,故用人参以益气扶正。肝郁喘闷,是由肝气横逆所致,上犯于肺则气急而喘,本方是以降气顺气治肝为本,本病去,则标病之喘闷者亦愈。4味亦可浓磨为水,煎三五沸,放温服,则力专效速。王又原谓:“四味气味俱厚,磨汁取其味之全,煎则取其气之达。”

十一、补肾平喘汤

【来源】陈超方

【组成】

太子参30克, 灵磁石30克, 炙紫苏子15克, 广地龙15克,

五味子15克, 补骨脂15克, 乌梅肉15克,

麦门冬10克, 陈皮10克, 姜半夏10克, 桃仁10克, 胎盘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补肾益肺,平喘止咳化痰。

【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方解】本方以太子参、麦门冬、五味子为主,意在滋补肺肾,益气养阴。方中用太子参不用人参,以避其燥,有补肺健脾、大补元气之功;麦门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五味子酸温,入肺肾二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之功,孙思邈称其“在上可滋源,在下则补肾”,实为肺肾双补之要药,用于虚喘尤为适宜;太子参、麦门冬又有补脾胃之力,以滋气血之源;陈皮,姜半夏理气止咳化痰,斡旋中焦;紫苏子降气定喘消痰;广地龙活血通络,解痉止喘,现代药理研究其有效成分有显著舒张支气管作用;乌梅酸甘温,入肺肾二经,治久咳,可以纳肺之气,《本草经原》谓有“引气归元”之功,故此能收肺气、纳肾气;胎盘大补元气,补而不燥,可阴阳双补,《本草经疏》称此药“大补而不燥,有返本归原之功”;磁石辛咸而平,入肺肾二经,可纳气平喘;补骨脂辛温,入肾助阳,使肾水不寒,蒸腾气化,肺水得荫,对于肾虚咳喘,历代医家均喜用之;桃仁活血行瘀,润肠通便,能使肺之脉通畅,补中有通之意。全方以补肾为主,兼顾脾胃,阴阳双补,有化痰理气、行血活血、止咳平喘、通畅脉络之效,且性味平和,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适于较长期服用。

【加减】阴虚者,加生地黄、玄参;阳虚者,加制附块、肉桂;气虚者,加黄芪、白术、玉竹;血虚者,加阿胶、当归;血瘀者,加丹参、川芎、赤芍;心悸者,加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柏子仁;水肿者,加茯苓、薏苡仁、车前子、葶苈子;喘甚者,加洋金花、蛤蚧;咳甚者,加瓜蒌仁、川贝母;发热者,加柴胡、黄芩、生石膏、鱼腥草、金银花、连翘。

十二、解表化痰平喘汤

【来源】邵经明方

【组成】

炙麻黄9克,杏仁9克,桂枝9克,陈皮9克,半夏9克,

炙紫苏子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以喘平为期。

【功效】温散解表,理气降逆,化痰平喘。

【主治】哮喘,凡外感风寒或痰饮所致者,包括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方解】哮与喘多分别论述。《东医宝鉴》指出:“呼吸气促谓之喘,喉中有声者谓之哮……哮即痰喘甚而常发者。”从而说明,哮可兼喘,而喘不一定兼哮。据临床观察,哮与喘的临床表现都没有离开呼吸系统的呼吸急促,故现多合称之为哮喘。本方所主治之哮喘,为临床最常见者。其病因多为外感风寒,侵袭于肺,内伏痰饮上逆,壅塞气道,故出观喉中痰鸣,呼吸急促,难以平卧。治疗用麻黄、杏仁、桂枝为君,温散寒邪以解表,可使肺气得以宣通;内伏痰饮,故用陈皮、半夏、茯苓为臣以消痰化饮;佐甘草可增强祛痰和中健睥之力;加炙紫苏子为使,其有助陈皮、半夏理气降逆化痰之功。本方具有温散解表、理气降逆、化痰平喘之作用和配伍相得益彰之妙。

【加减】内有痰火,微感外邪,症见微恶寒,身壮热,痰稠色黄,吐之不利,舌苔干燥或色黄,脉数或滑者,此乃寒束痰火之哮喘,本方减去桂枝、炙紫苏子,加知母、贝母、生石膏以清热利痰平喘。如病程较长,损及于脾失健运失司,化生痰饮,上注于肺,阻塞气道,喉中痰鸣,舌苔白或腻,脉象缓弱,此乃脾虚痰湿所致,治疗宜遵李士材所说“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本方应加党参、白术补中健脾;寒甚加干姜温化痰湿,喘可自平。年老病久,肾虚失纳,下元不固,动则即喘,登高加剧,此乃肾不纳气之虚喘,本方慎用,以免虚虚之虞,改服都气丸或麦味地黄丸。肾阳虚者可服金匮肾气丸,坚持长期服用,缓缓图之。此类方药具有益肾气,固下元,壮水益火,治疗虚喘的作用。

十三、清肺化痰汤

【来源】郭中元方

【组成】

板蓝根20克,芦根20克,鱼腥草15克,玄参12克,

炙紫菀12克,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橘红10克,

天竺黄10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甘草10克。

【用法】加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早晚2次分服;

重者,日服2剂,分4~6次服完。

【功效】清热化痰,降逆止咳。

【主治】温邪犯肺所致的咳喘(风湿、春温、冬温)。

【方解】本方系从《千金方》苇茎汤、《温病条辨》桑菊饮、清太医院配方》太极丸等方化裁制成。方中以芦根、板蓝根、天竺黄3药为君。芦根性味甘寒,清肺胃之热,生津止渴,并能透邪外出;板蓝根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近代药理实验研究证实其对多种革兰阴性、阳性细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天竺黄性味甘寒,为清热化痰要药,对于痰热壅盛的喘咳尤为擅长,故用此3药为君。辅以黄芩、玄参、鱼腥草清肺泻火;紫菀、杏仁、白前降逆止咳;浙贝母清热化痰,橘红理气化痰,甘草泻火和中。全方用药以清热化痰为主,佐以降气止咳之品。邪热得清,肺金清肃,气机通畅,咳喘自宁,故适用于温邪犯肺之咳喘。随症加减得当,常获卓效。

【加减】病初起具有表证者,应根据发热情况酌加解表药,使邪从外解。如发热轻、微恶风寒、有汗者,加薄荷、蝉蜕、荆芥穗,疏风解表;如发热较重,少汗、口苦者,加柴胡、葛根,发表解肌;如连日阴雨,天气潮湿,表为湿郁,热虽不甚,但肢体酸困拘急者,加浮萍、桑枝,解表祛湿;邪入气分后,高热汗出而热不解者,加生石膏、知母、金银花,清气透热;热痰壅肺,高热喘促者,加生石膏、麻黄清热宣肺平喘;如病人汗多或平素肝阳上亢不宜使用麻黄,加地龙、桑白皮,泻肺平喘;热邪灼液痰稠不易咳出者,加桔梗、海浮石,祛痰软坚;热邪伤津,口干欲饮者,加天花粉、麦门冬,生津润肺;如肺移热于大肠,肠腑热结,大便数日不通者,加大黄、玄明粉、瓜蒌,泄热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腑结通,热得外泄,肺热亦常随之减轻。

十四温阳补肾平喘汤

【来源】汪新家方。

【组成】

熟附片(先煎)12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

五味子10克,生姜10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细辛6克,

甘草6克。

【用法】将药放入沙罐内,加水没过药面浸泡20分钟(附片另包先煎15分钟,再与诸药同煎),用文火煎3次,头煎沸15分钟,二煎沸20分钟,三煎沸后30分钟,将3煎药滤出混匀分3次服用,每日1剂。

【功效】温补脾肾,平喘止咳。

【主治】脾肾阳虚喘咳证。长期喘咳,秋冬发作,喘息动时明显,咳嗽痰多清稀,畏寒四肢不温或重痛或水肿,小便不利或清长,口干不欲饮,苔白润舌胖嫩,脉弦滑或沉细者。

【方解】由于患者长期反复久咳或其他疾病导致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形成病理产物即痰饮,而痰饮又成为咳喘之因,如此反复循环,致使三焦功能失职,则喘息咳嗽痰多、水肿、畏寒肢冷诸症作矣。故用真武汤温阳利水,苓桂术甘汤健脾燥湿,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3方合用,使肺脾肾之饮、痰、水得消,咳逆止而喘息平。尤妙在杏、芍、草3物的斡旋作用,杏仁苦降,芍药酸收既可平喘又可制附片及桂、姜、辛之温热辛散;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可防桂、姜、附补阳之太过,共奏阴阳和合、肺脾肾生理功能协调之效。

【加减】便溏者生姜易干姜;动则喘甚者加党参15克;手足转温、小便正常后,可用六君子汤加姜、辛、味善后。

十五、泻肺止咳汤

【来源】陶克文方。

【组成】

南沙参15克, 法半夏15克, 麦门冬15克, 炙紫苏子15克,

紫菀15克, 葶历子15克, 茯苓15克, 苏梗10克,  杏仁10克,

厚朴10克, 桔梗10克, 浙贝母10克, 甘草6克。

【用法】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水煎3次,每次文火煎半小时,3次药汁混匀,共约300毫升,分3次空腹或饭后半小时温服。

【功效】泻肺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中老年人肺、脾、肾气阴两虚,痰涎壅肺之咳喘。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病变过程中出现的咳嗽、喘促、气短,背部烘热,口干不欲饮,痰多泡沫,或黄稠或胶黏咳唾不利,甚则颜面、下肢水肿,口唇发绀,喘促不能平卧,舌质淡红或暗红,苔黄腻或灰白,脉弦数或弦滑或细小或结代。

【方解】本方由《金匮》麦门冬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和半夏厚朴汤3方加减组成。方中葶苈子善于泻肺平喘;炙紫苏子、杏仁、紫菀、款冬花温润降气平喘,化痰止咳;浙贝母清肺化痰止咳;厚朴、苏梗宽胸除满消痰涎; 半夏、茯苓、甘草健脾燥湿,以绝生痰之源; 桔梗开宣肺气,利咽祛痰,且与上述降气药相反相成,使肺气宣降正常,则气道通畅,水道通调,咳喘自平;本证患者病程往往较长,肺脾肾皆虚,且常出现化热伤津之势,故用南沙参、麦门冬益气养阴。以上诸药相配,祛邪顾正,升降相因,共奏泻肺平喘、祛痰止咳之功。本方乃针对痰涎壅肺之咳喘而设,故去壅塞助湿之大枣和辛散伤阴之生姜。

    本方毕竟为祛痰止咳“治标”之法,一旦痰祛喘咳平息之后,尚须进一步补肾、健脾、养肺以培养根本。六君子汤、参麦地黄汤、七味都气丸、生脉散等,均可酌情配服,以巩固疗效。

【加减】若喘甚加蜜炙麻黄;热甚痰黄稠加桑白皮、黄芩、生海蛤壳;津伤口渴加芦根、石斛、川贝粉;纳差加谷麦芽;形寒肢冷、痰味咸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水肿加泽泻、生牡蛎;舌暗唇绀加丹参、郁金。

十六、加味苇茎汤

【来源】陈亦人方。

【组成】

干芦根20克, 石韦15克, 炒薏苡仁10克, 冬瓜子仁10克, 

海浮石10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炙枇杷叶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化痰热,肃肺定喘。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属痰热蕴肺、肺失清肃者。

【方解】肺乃清虚之脏,其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或因外感,或因内伤,皆可影响肺之宣肃,致令津气不能敷布,聚而为痰;痰气久聚不消,郁久则易于化热;痰阻则气道不畅,热甚则肺、金受灼; 肺气不清则逆而上冲,咳、喘、哮证作矣。其根源在“痰”与“热”,故清热与化痰为治疗中不可偏废的两大法门。苇茎汤为《千金方》治肺病名方,为痰热瘀血壅积于肺而设。方中以苇茎(现多用干芦根)清肺泄热;冬瓜子仁祛痰排脓;薏苡仁清热利湿;桃仁活血祛瘀。综观全方,虽配伍严谨,然偏于消肺痈为主,其清化痰热之力则逊。陈氏为使其清化痰热、肃降肺气之力更著,因更于方中伍入杏仁、炙枇杷叶、海浮石、石韦4味。

    考杏仁苦平泄降,专主泄降肺气,与杷叶相伍则相得益彰。海浮石一味乃江海间细砂水沫凝聚日久结成。入药以海中产者为佳,以其质轻,因此中医以为诸石皆沉惟此石独浮;其色白入肺,性味咸寒。故朱震亨说能“清金降火……化老痰”。《本草正》亦说其“清热痰……止痰咳喘急”。石韦一味乃治淋浊要药,陈氏经验,以其配杏仁则清肺化痰、降肺气之功卓著,临床每每配成药对使用治疗痰热阻肺的病证。因此,于苇茎汤中加入降肺气、清化痰热之品各2味则清化肃降之功更著,与千金苇茎汤相较,其功更胜筹,所治病证亦不止于肺痈,凡一切痰热闭肺而致肺失宣降者皆可用之。

【加减】若因痰热久羁、肺阴损伤者,则可在原方基础上伍沙参、麦门冬等,以养其阴;方中亦可伍用大剂生芦根,以发挥其清热生津之效;痰热久伏,肺气耗伤,则又宜伍入生黄芪,一则补其不足之气,一则可冀其托邪外出。

十七、阳和平喘汤

【来源】胡翘武方

【组成】

熟地黄30克, 紫石英30克, 淫羊藿20克, 鹿角片20克, 

当归10g, 桃仁10克, 麻黄6克, 白芥子6克, 五味子4克,

肉桂3克, 皂角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温肾纳气,化痰调营。

【主治】慢性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属肾督虚冷,痰瘀凝滞而致咳喘经久不已者。

【方解】咳喘之证不离乎肺,缠绵经久,无不由气及血而瘀阻脉络。肺络瘀阻,宣肃通调乏权,津难化气悉变痰浊,与瘀血为祟,互结一体,阻塞气道,影响气体出入,咳喘益甚而重笃难以向愈也。气主于肺而根于肾,且肺肾又为金水相生之脏,经久咳喘又无不虚体害正,穷必归肾,伤及下元,损及气根,气体吐纳失节,此咳喘又不止于肺也。故老慢支患者无不为痰壅络阻于上,元精内夺于下,肺肾同病,虚实相因诚为其必然也。考王洪绪《外科全生集》之阳和汤具温阳补虚、散寒通滞之用,虽为阴疽效方,但从其组方配伍观之,于肾督阳虚、寒痰凝滞之咳喘,有补虚泻实上下同疗之意。然化痰调营尚嫌不足,温纳肾气也需增添。

本方以熟地黄、鹿角片、淫羊藿、肉桂温养肾督峻补下元;易鹿角胶为鹿角片者,以胶者凝滞有助痰浊之弊。鹿角除秉温补肾督功用外,更具活血通络散滞之用,与熟地黄相伍,温补精血,可减少胶、地同用黏滞碍膈之嫌;淫羊藿补肾壮阳;肉桂温养命火;紫石英质重色赤,性味甘温,功擅温养下元,主咳逆痰喘,与五味子配用镇摄之力更显,合此六味温而不燥,补而不腻,即摄纳又重镇,为补虚填精求本培元之道;当归养血活血,更具“主咳逆上气”之用;桃仁破血行瘀,是“止咳逆上气”的佳品,以此合鹿角片、紫石英,既渊营通络,又止咳、平喘,皆一药而二得其用之品,为咳喘由气及血,络脉瘀阻不可缺如之味也;白芥子利气豁痰,皂角滑痰通窍,皆辛温入肺之品,为寒痰壅肺痹阻气道首选之药;麻黄宣闭通滞止咳平喘,与五味子对药,又可一开一合,启闭肺气。且肺金得肾督之温养,治节宣肃之职有复,协同麻黄、五味子,更利气体出纳,痰浊排送。全方虚实补泻得宜,肺肾上下同疗,为下元虚寒、肺金痰瘀咳喘之良方。

阳和平喘汤为胡氏在长期咳喘病症诊治中,精炼而成之效方。紧扣久病入络,穷必归肾机制,在阳和汤基础上去炮姜、甘草中守之味,增补肾镇纳、化痰和营之品,寓泻实于补虚之中,辅通络二痰之内;补虚泻实各得其宜,上下同疗互不杆格,在扶正驱邪之中,旨在恢复肺之气道能畅,络脉流运,俾治节宣肃复司,咳喘顽证虽不能彻底治愈,也可轻减过半矣。

【加减】阳虚及阴者,去肉桂,加山药20克,山茱萸10克;寒痰化热者,去白芥子,加葶苈子10克,泽漆15克;气急喘甚者,加炙紫苏子10克,沉香(后下)3克;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20克,紫菀20克;胃脘饱满,纳后不馨者,加砂仁6克,谷芽、麦芽各30克;痰浊消减者,去白芥子、皂角,加橘红10克,茯苓20克。

十八、哮喘夏治方

【来源】赵清理方。

【组成】

炙枇杷叶15克, 炙款冬花15克, 党参12克,

白术12克, 茯苓12克,制附子9克, 陈皮9克, 

半夏7.5克, 甘草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或用汤剂7倍之量(其中枇杷叶为10倍之量),文火共煎,过滤取汁,再加蜂蜜适量煎熬至浓稠为度,装瓶贮存。每次3~4匙,每日3次,开水冲服。

  自夏至后开始服用,每月服10天,连服3个月。若病重者可适当增加服药天数,如此坚持2年以上即可获效。

【功能】培补脾肾,化痰利肺。

【主治】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缓解期,预防发作。

【方解】本方是根据《内经》“春夏养阳”之旨,针对本病、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湿成痰阻塞肺窍,遇冷引发的基本病机,采用冬病夏治之法,从脾肾之本着眼,以药物之温热合夏时之阳气,补脾土,益命门,从而达到预防本病发作的目的。方中四君健脾补中,以杜生痰之源;二陈燥湿化痰,以廓贮痰之器;又用炙枇杷叶上可清肺、肃肺以化痰止咳,中可清胃、降胃以涤痰化浊,量大功专,又不碍补脾培肾;更配款冬花辛温润肺,下气化痰,诚有柔肺金而行治节,澄浊气而廓中州之功;附子温煦肾中真阳,药物之温与天时之阳相合,肾阳最易燠复,机体阳气充盛,便可蒸腾气化,以免水湿停聚为痰之患;其用蜂蜜,取其滋肺于温补之中,扶下于祛邪之先。合之,俾脾肾得温,正气得复,痰源去除,金获清肃,既防咳喘于未发,又澄本溯源以堵截,纵遇寒冬,其病自安。

【加减】若见咳吐白痰而量多者,可加炙白芥子9克;若见咳痰黄稠者,去附子,加石膏12克,鱼腥草10克;若见五心烦热,舌红咽干阴亏虚者,去附子,加沙参9克,生地黄9克,牡丹皮6克。

十九、哮喘方

【来源】魏稼方。

【组成】一组穴:定喘、膻中、丰隆;二组穴:膏肓、紫宫、关元。

【功效】止咳、祛痰、固本、平喘

【用法】以上二组穴轮流注入羊肠线,每10~15日1次,6次为1个疗程。取0号或1号铬制医用羊肠线,剪成1厘米长,置75%酒精中浸泡,再取7~9号输血针头,并以平尖而大小长短适度之针芯,插入针管内备用,用时将针芯抽退约1厘米,针管尖端插人肠线,持针刺入穴内,达预定深度角度,再将针芯向前推进,肠线即埋入肌肉层,再出针。

【主治】支气管哮喘等

【方解】定喘穴善于祛痰平喘;膻中乃气会穴,长于宜降肺气;加丰隆和调脾胃二经,使脾气散精,水液不致阻凝为痰,为治本之法。至于膏肓,能调补肺气,用于病程长,体质虚弱患者更宜;紫宫一穴,在胸骨正中线上,平第二肋间隙,善治咳喘胸痛诸症,与膻中轮用,有相辅相成之功;关元穴系补肾要穴,宋代医家窦材每灸此穴温补肾阳屡效。哮喘日久,肾阳多虚,加上“发时治肺,平时治肾”,又是治疗哮喘的两大原则,故多用之。

【加减】痰瘀伏肺,有唇舌紫黯,脉涩等临床表现者,加取尺泽穴埋放10毫米左右(体虚者减量),每周1次。过敏明显,兼常发尊麻疹者,可于上穴加拔罐法。胸背部痛点明显,可选其最敏感的两三处施术。沉寒痼冷突出者,可改用化脓灸。

    穴位注线,为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疗法,还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腰腿痛,痿证,癲狂,痫证等,其治疗机制尚待探讨。此法不仅可减少病人频繁就诊的麻烦与痛苦,且由于它是一种较强而持久的刺激,可代长时间留针,故疗效也有独到之处,尤适用于哮喘呈持续状态,易反复发作且难于控制的患者。20世纪70年代,魏氏在突尼斯应诊期间,曾用此法治疗了大量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疗效甚佳。近年又倡导“无创痛针灸”,改用白芥子、斑蝥等研末,胶布敷贴穴上,对一些埋线疗效不佳者,亦有补不足之功。

二十、宁尔咳

【来源】滕宣光方。

【组成】

桑白皮10克,炙枇杷叶10克,百合10克,白前10克,

黄芩6克,炙紫苏子6克,杏仁6克,葶苈子6克,天竺黄6克。

【用法】将药用清水300毫升浸泡半小时,微火煎沸20分钟,倾出药汤,再加水200毫升,煎煮15分钟,两煎药汤合并约100毫升,日分3次温服。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支气管炎、肺炎、喘息性气管炎,属痰热蕴肺,咳喘气促,痰黏难出,肺失宣降者。

【方解】咳嗽是小儿常见多发病,虽为小恙,确难速愈。肺为娇脏,上连咽喉,外通毛窍,毒邪上受,风邪入侵,闭郁肺气而化热,热灼津而为痰,致肺失宣降令人咳嗽。每见小儿咳嗽,迭声连起,痰阻气道,咳嗽气促。余数十年来,潜心钻研,反复实践,据肺功能宣清肃降的原理,制定了两种类型的方剂,命名为宁尔咳、康尔嗽。

宁尔咳,为治痰热蕴肺属实证热证而设。用黄芩、桑白皮清肺泻热,热除肺气得安。吴鞠通认为,小儿久嗽不愈者,多因桑白皮、地骨皮,使伏陷之邪无法上出。《本草纲目》载,“桑皮甘寒无毒,治肺气喘满,消痰止渴”。滕氏屡用桑白皮,未见弊端,且止咳效果颇佳。杏仁宣降肺气,治咳行痰;炙紫苏子、葶苈子降气除痰定喘,白前降肺气而消痰;痰热蕴久必然伤阴,加用百合、枇杷叶润肺止咳,防患在前,以阻伤阴之势。

本方在痰热俱盛时,不可增用麦门冬、生地黄之类药物,以免腻痰。

【加减】小儿咳嗽每多兼证,烦急躁扰者,肺热及心,加用栀子泻心清热;大便秘结者,加用瓜蒌止嗽清痰,宽肠润便;咳嗽引吐者,热及于胃,加用竹茹清肺凉胃;食欲减少者,加用炒莱菔子消食化痰;夜咳重者为血热,加用茅根凉血清肺。

二十一、加味三拗汤

【来源】吕靖中方。

【组成】麻黄3克,杏仁6克,防风6克,茶叶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宣肺平喘。

【主治】小儿感受风寒,发热或无热,喘促气粗,张口抬肩,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本方由三拗汤加防风、茶叶而成。方中用麻黄宣肺平喘,用杏仁止咳平喘,配防风辛开解表,使风寒外散,逆气得以平复;配茶叶清心肃肺,正与肺主清肃合拍;用甘草调和诸药,缓麻黄剽悍之性,使之无过汗伤正之弊。诸药合用,共奏宣肺平喘之功,使逆气得以平复而收表解喘定之效。

【加减】喘甚者,加炙紫苏子、前胡降气平喘;痰多者,加半夏、橘红降逆化痰;胸闷者,加枳壳、桔梗、苏梗理气宽胸。

二十二、加味定喘汤

【来源】陈景河方。

【组成】

葶苈子(布包煎)50克,炒白果仁30克,款冬花30克,党参30克,黄芪20克,黄芩20克,法半夏15克,

白芥子10克,紫菀10克,桑白皮10克,杏仁10克,炙紫苏子10克,蜜麻黄6克,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宣肺降气,化痰平喘。

【主治】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久咳、哮喘及隐匿性哮喘等。

【方解】本方由定喘汤加葶苈大枣泻肺汤及白芥子、党参黄芪、紫菀等组成,故名为加味定喘汤。原定喘汤主治素有痰热,外感风寒,肺失宣降之哮喘偏实证者,本方加党参、黄芪亦适用于哮喘偏虚者。临床中一些久嗽或哮喘不愈者,其主要问题在于痰,特点是痰黏难以咳出,患者诉说痰堵在咽喉部咳不出,或痰黏在气管的下部位置很深,患者无力咳出,用多种抗生素或排痰药均解决不了这一问题。近年咳嗽患者非常多见,且久嗽不愈,甚至一些患者咳嗽伴有气喘,临床中运用加味定喘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加用苹苈大枣泻肺汤及白芥子后,患者痰量明显减少,因而咳嗽减轻,方中蜜麻黄宣肺平喘,解表散邪,白果敛肺定喘,祛痰止咳,两药合用,一散一收共为君药。杏仁、炙紫苏子、款冬花、半夏、紫菀、白芥子降气平喘,化痰止咳,协助上药加强平喘祛痰之力;党参、黄芪补气,防葶苈子泻肺水伤正气,共为臣药。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止咳平喘,葶苈子为泻肺行水、清热平喘之要药,共为佐药,李时珍有“肺中水气聩郁满急,非此不能除”之说。大枣和中,扶正而兼调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宣肺降气、止咳平喘、化痰利咽之功。定喘汤加上葶苈大枣泻肺汤及党参、黄芪后,无论治疗实性咳喘还是治疗虚性咳喘,效果都令人十分满意。

二十三、加味杏参散

【来源】朱良春方

【组成】

紫石英24克,紫河车24克,桃仁18克,远志18克,

核桃肉18克,桑白皮12克,蛤蚧粉12克,人参10克,

苦杏仁10克,补骨脂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益气通脉,宣通肺络,泄化痰浊。

【主治】心痹即风心病之咳喘,心源性哮喘等。

【方解】本方“治上气喘满,倚息不能卧”,由苦杏仁、桃仁、桑白皮、人参组成。立方之妙,在于人参配桃仁,益气通脉;苦杏仁配桃仁,宣肺行瘀;苦杏仁配桑白皮,下气平喘,兼能利水,实为匡正祛邪,标本兼顾之良方。朱氏用此方,颇为应手。若药后气仍未纳,喘仍未平者,宜酌加紫石英、远志、紫河车、补骨脂、核桃肉等通心肾填下元之品;剧者更加蛤蚧粉2克分吞,以增强温肾纳气之功,可获效机。

    朱氏认为,心痹相似于风湿性心脏病,系风寒湿之邪内舍于心,致使心体残损,心脉痹闭而出现的一种病证。《素问·痹论》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脉不通”是明确指出心脉痹闭,而心脉瘀阻,脉道不利。“烦”是心烦不宁,“心下鼓”是形容心悸怔仲较剧,如擂鼓之振动。心气上冲,与肺气相触,以致“暴上气而喘”,难以平卧。由于手少阴心之脉上夹咽喉,同时,因为张口喘促,故常见“嗌干”。《素问·宜明五气篇》说:“五气所病,心为噫。”由于胸中气结,故每借长太息以伸出之,而善噫也。至于“厥气上则恐”,马莳注释为“逆气上乘于心,神气不足,神弱则惧凌,故为恐也”。这具体地提示了它的主要病机是心脉瘀阻,是“风心病”而出现心力衰竭的生动描述。此证之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从痹痛、心悸、怔忡、喘咳、肿胀诸证中找到有关资料。兹就此病常见的咳喘、咯血、心悸、痹痛、水肿等证候的诊治,略陈管见。心肺同居上焦,心痹之咳喘,则系心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上焦壅遏,导致肺脏瘀血,宣肃失职,痰瘀夹水气逗留,致肺无以朝百脉而使然。《素问·平人气象论》:“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王冰注释:“水气上溢,则肺被热蒸,阳气上逆,故颈脉盛鼓而咳喘也。颈脉谓耳下及结喉旁人迎脉者也。”即颈动脉也。心痹之咳逆喘促,虽表现为肺金之失肃,实系心体伤残,正气虚损,心气怫逆之故。《景岳全书》:“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惶惶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能及,劳动则甚。”是风心病咳喘的生动写照。故其证治拘泥常法则不效,必须益心通脉,参用宣通肺络,泄化痰瘀,始可奏效。考其对证方药,则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喘脉证治》所列杏参散较为合拍。

二十四、姜子平喘汤

【来源】《医学存心录》。

【组成】

炙紫苏子10克,莱菔子3~5克,白芥子3~5克,

干姜1.5~3克,大枣3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20~50毫升,1次服。

【功效】温肺化饮,降气平喘。

【主治】用于寒喘。寒喘因外感寒邪伤于肺气,加之痰阻气道,肺失肃降,其气上逆所致,治当温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解】本方中干姜性味辛温能散能守,善“治胸痛,咳逆上气……消痰下气”。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更为明确地指出,干姜能“利肺气而治寒咳”。《伤寒论》方小青龙汤中,即运用干姜温肺化饮,以平喘逆。炙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为三子养亲汤,功专化痰消滞顺气降逆,加大枣(甘温)以缓姜及三子之性,与姜合用(名姜枣汤或姜枣饮),又疏风散寒,调和营卫之用。

【加减】如有恶寒发热风寒外感证,可酌加辛温解表药。

二十五、截喘加减方

【来源】姜春华方。

【组成】

鼠【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曲草15克,全瓜蒌15克,荞麦根15克,合欢皮15克,老鹳草15克,旋覆花9克,五味子9克,防风9克。

【功效】截喘降逆。

【主治】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

【方解】旋覆花有平喘降逆作用;五味子是味强壮药,又有镇咳祛痰作用;鼠曲草止咳化痰;全瓜蒌与野荞麦根抗菌消炎,止咳平喘为辅药;防风有抑菌抗过敏作用;合欢皮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草药老鹳草能祛痰,扩张支气管。

【加减】气虚者,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阴虚者,加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痰多者,加半夏、浙贝母10克;干咳者,加玄参10克,麦门冬10克;热重者,加竹沥、石膏30克,黄芩、广地龙10克;寒重者,加附子10克,

肉桂5克;湿重者,川厚朴9克,半夏9克;痰不易咳出者,加白芥子、炙远志6克;动则喘甚者,加补骨脂、核桃肉9克。

 二十六、肺肾咳喘方

【来源】孟澍江方

【组成】

熟地黄12克, 茯苓10克, 杏仁9克, 法半夏9克,

当归9克, 陈皮6克, 麻黄4克, 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宣肺化痰,止咳平喘,补益肺肾。

【主治】用于咳逆气喘,肺肾两虚、虚实夹杂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方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属中医学“咳喘”范畴。多因肺肾不足而痰湿内盛,并每因感受新邪而诱发。所以往往呈表里兼病、虚实夹杂之证。古人有平时治肾、发时治肺之说。对本病证的治疗,投用一般的止咳化痰平喘之剂,虽可取得一时之效,但效果总难令人满意。本方乃从张景岳金水六君煎化裁而来。方中用麻黄、杏仁宣肺化痰,且麻黄又有开肺疏表定喘之功;又用半夏、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而痰降;茯苓可健脾化湿,以痰由脾虚而生,又为湿之化,所以用之既可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又可祛湿以化痰,与半夏、陈皮相伍,即是二陈汤;方中配伍当归以和血,熟地黄以补肾纳气而平喘。该证患者,舌苔多表现为厚腻或水滑,故甚少投用当归、熟地黄等滋腻之品。本方之妙就在于用归、地以治咳喘发生之本,且方中已配伍了理气化痰的二陈汤,所以无滋腻阻滞气机之弊,而二陈汤得归、地也可减少温燥伤津之弊。本方在临床上治疗屡治无效的慢性咳喘病,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无滋腻恋邪之虞,特别是在入冬之时病将发前坚持服用,每可使病情大为减轻。

【加减】如兼发热者,加鱼腥草20克,金银花藤18克;如兼喉中痰鸣似水鸡声者,可加射干9克;如痰稀而白者,可加干姜2克,五味子3克,细辛2克。

二十七、银花乌梅紫菀汤

【来源】刘弼臣方

【组成】

紫石英15克,金银花10克,乌梅10克,紫菀10克,

五味子10克,钩藤10克,广地龙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主治】小儿哮喘症

【方解】方中既有金银花、紫菀的疏散肺中邪热,又有乌梅、五味子的酸收,以敛肺气,可防肺气耗散,使邪散而不损肺气方中金银花、广地龙性寒凉,紫菀、五味子、紫石英性属温,可谓寒热并用;久病入络,故用钩藤、广地龙以通络平喘。药仅7味,配伍严谨,选药精当,共奏清肺化痰、降逆平喘之功。

应用银花乌梅紫菀汤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患儿不同的证情,分别配合以“宣肺解表、通腑降气、健脾补肾、通窍利咽”等法,灵活运用。

在哮喘发作期,热喘者,可与麻杏石甘汤、泻白散合用,痰多色黄加炙紫苏子、莱菔子、葶苈子、黄芩等;寒喘者,可与小青龙汤合用,痰清色白质稀者,加陈皮、半夏、茯苓等药;哮喘因于肺失肃降,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莱菔子等药;哮喘缓解期,肺脾两虚者,如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可加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等药;痰多色白者,加陈皮、半夏、枳壳; 纳差者,加焦三仙、鸡内金、香稻芽;舌体瘦质红,苔剥脱,脉细为气阴不足者,可加沙参、麦门冬、玉竹等药;纳差者,可加炒谷芽、炒麦芽、生山楂。阴虚内热,迫汗外出者,可与当归六黄汤合用;肾虚动则喘甚者,可与麦味地黄丸合用,有补中寓散,散中寓补之意。

   刘氏认为,调肺大法,既有宣通升降之异,又有散敛补泻之殊。哮喘每因感触外邪而起,故疏散外邪、宣肺为常用之法,而喘发既久则可使肺气为之耗散,故不可不顾及。临证时在宣肺方中配合酸收之品,如乌梅、五味子等防止肺气耗散,以期散邪而不损肺气;做肺又不碍散邪,如银花乌梅紫菀汤,寓散中有敛,宣敛并行,标本可得兼顾,使用得当,每获良效。

 二十八、纳气定喘汤

【来源】季汉源方

【组成】

淫羊藿15克,紫石英15克,茯苓12克,党参10克,生白术10克,紫河车9克,法半夏9克,

炒白芥子9克,炒莱菔子9克,炙紫苏子9克,陈皮6克,炙甘草6克,沉香4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温肾纳气,补脾助运,化痰平喘。

【主治】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而喘者。此病患者肺功能较难恢复,前贤早有认识,所谓“实喘易治,虚喘难疗”。一般对肾虚喘而言,都主张以温肾纳气为主,认为肾精失摄,应以填精镇摄,选用肾气丸加沉香、青铅之属;气脱根浮,又当急续元真,选用人参、紫河车、五味子、紫石英之类。但临床所见,单纯肾不纳气的殊不多见,而以上实下虚同时并见为多。这是因为脾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湿痰饮上壅于肺,换气功能更加障碍所致。脾肾阳虚是整体功能低下,水湿痰饮是局部病理变化,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季氏从本病脾肾阳虚是本,痰湿阻肺是标的病机出发,采用纳气定喘汤,以紫河车、淫羊藿温阳益肾,沉香、紫石英纳气镇摄为主,配合六君子汤扶脾助运,三子养亲汤降气化痰,取其温而不燥,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有益肾扶脾之力,和逆平喘之功,对改善喘促气急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所以对本病效果较为满意。如患者并发外感和明显感染者,需要控制感染和外感后,方可施用本方.

二十九、平喘纳气汤

【来源】刘启庭方

【组成】

地骨皮30克,山药20克,茯苓20克,桑白皮15克,

桔梗15克,山茱萸15克,桃仁12克,炙麻黄10克,

黄芩10克, 陈皮10克, 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清热宣肺,化痰止嗽,健脾固肾,纳气平喘,

活血通络,祛浊开窍。

【主治】用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其病在肺肾。

【方解】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咳喘之因,在肺为实,实则气逆,多因痰浊壅阻;在肾为虚,虚则气不纳,多因精气内虚,肺肾出纳失常。病虽在肺肾,但痰为脾所生,理脾在所当然。津血同源,气滞血必瘀,治疗又痰瘀同治,临床方能显效。故组方药以黄芩、地骨皮、桑白皮清热宣肺;炙麻黄宣通肺气;桂枝、陈皮化痰散郁;山药、山茱萸补脾肾以助固纳;桃仁配诸药以行滞散瘀,尚有止咳平喘之效;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有清、有补,能宣善透,降纳并施,标本兼顾。用本方加减治疗近百例支气管哮喘,皆取得较好疗效。

     此病治疗症状缓解后不要停止治疗,还应坚持服药以巩固疗效,一般给予蛤蚧定喘丸、都气丸、麦味地黄丸。除药物治疗外,还应从病因上注意,尽量避免诱发因素,并要加强营养,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强体质,防止复发。

【加减】本病发作多有一定的时间性,一般多为病后或因气候、环境、节气变化及其他异味物质诱发,若发作时昼重夜轻,服上方;若昼轻夜重,上方去黄芩、地骨皮,加淫羊藿、核桃仁;若下半夜发作不能入睡者,去黄芩、地骨皮,加肉桂、附子、五味子;大便干结者,加肉苁蓉、核桃仁;喘甚夜尿多者,去黄芩,加蛤蚧、仙茅、覆盆子;痰多黄稠难吐出者,加葶苈子、竹沥汁;痰多清稀,壅吐不尽者,加炮姜、半夏;若咳喘吐痰带鲜红血丝者,加藕节、侧柏叶、墨早莲;咳喘咯血暗红量多者,加三七粉、阿胶、血余炭;日久损心,致肺心病,见心悸、咳喘不得卧者,去炙麻黄,加麦门冬、五味子、石菖蒲、远志。

三十、平哮汤

【来源】崔玉衡方。

【组成】

桑白皮20克, 石韦20克, 徐长卿20克, 炒杏仁12克,

当归12克, 广地龙12克, 炙麻黄6~9克, 蝉蜕6克,

生甘草6克, 细辛5克, 蜈蚣1~2条。

【用法】发作时,上方水煎服,每日1剂;发作后,上方剂量加大2~5倍,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日2次,口服以巩固疗效。

【功效】理肺平喘,解痉脱敏。

【主治】用于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及持续期,寒热不甚明显者。

【方解】本方崔氏的经验方,在组方中,注重中西医结合,西为中用,表现在其配伍遣药上。麻黄解表宣肺,通利水道,其性属阳,广地龙凉血平喘,熄风通络,其性属阴,一阴一阳,具有解痉脱敏作用,广地龙去麻黄之辛燥,麻黄减广地龙之咸寒;徐长卿镇痛止咳,活血解毒,蝉蜕散风热,宣肺定痉,二药均有脱敏作用;桑白皮清泻肺气之逆,北细辛温开气道之闭,二药寒热并用,相得益彰;石韦镇咳去痰,平喘利水。对当归的选用,哮喘反复发作,造成肺气宣降失常,肺络瘀血,当归活血,能达血运而助气行。并以《本草经》载,其治“咳逆上气”及药理研究认为当归有活血脱敏作用为根据。蜈蚣咸温,有毒,具有熄风解痉、解毒散结、活络止痛之功效,用之以缓解支气管痉挛,使哮喘缓解,并协助当归活血通络,改善肺及气管血液循环,改善气道通气量,从而增加肺组织对炎症的吸收,减少痰液分泌而达到治喘平哮的目的。可谓组方遗药,匠心独运。

【加减】若证型偏热者,加白僵蚕、生石膏、鱼腥草;偏寒者,加干姜、桂枝,重用细辛;痰盛气逆者,加款冬花、白前、枇杷叶。其他如全蝎、土鳖虫、穿山甲等虫类药,均有解痉通气、行瘀开闭之效,临证当酌情选用。

三十一、热哮方

【来源】《杂症证治辑要》。

【组成】

生石膏(先煎)30克,生甘草10~30克,金银花15克,

生桑白皮15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枇杷叶10克,

葶苈子10克,白僵蚕10克,炙麻黄3~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宣肺清热,化痰止哮。

【主治】用于咳嗽喘哮,痰黄黏稠,苔黄,口渴者。本方适用于痰热壅肺、肺气上逆之证。临床常用于支气管哮喘见上述症状者。

【方解】本方以加味麻杏石甘汤加入桑白皮、葶苈子、白僵蚕而成。用于热哮,临床效果颇好。方中甘草生用,取其甘平缓急,降火解毒之功。经验证明,对痰热壅肺之热哮,甘草用量从小逐渐加大为宜,否则患者服后似有胸憋气闷加重之感。

【加减】胸膈烦闷者,加瓜蒌30克;热邪偏重者,加鱼腥草30克;咳嗽较重者,加川贝母6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麻黄用量不宜超过3克。

三十二、参桃定喘汤

【来源】《杂症证治辑要》。

【组成】

金银花30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10克,生地黄10克,

熟地黄10克,山茱萸10克,山药10克, 杏仁10克,

生甘草10克,人参6克,炙麻黄3~6克, 核桃2个。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用于咳喘气短,痰少而稠,咳嗽不爽,腰膝酸软,口干口渴。本方适用用于肺气阴两虚之咳喘证。肺主气,司呼吸,肺肾不足,精气不能互生,气不归主,故动喘乏力。

【主治】益肺滋肾,养阴定喘。

【方解】本方中人参、麦门冬、五味子滋补肺之气阴;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滋补肾阴;麻黄、杏仁宣肺止咳;金银花、生甘草清热解毒;核桃补肾平喘。核桃用法:烧焦去皮伴服之。

三十三、疏风定喘汤

【来源】吴光烈方。

【组成】

杏仁9克,荆芥9克,防风9克,白僵蚕9克,炙紫苏子9克,

麻黄6克,薄荷6克,广地龙6克,蝉蜕6克,乌梅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疏散风邪,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起病急,变化迅速,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作喘,多嚏、鼻痒、眼痒、皮肤痒、咽痒等。与风邪的致病特点有密切相关。根据发病先兆和伴随的过敏表现,故临床着重于“疏风”为治疗原则。自拟疏风定喘汤以疏散风邪,宣肺化痰,平咳喘。

【方解】本方中由疏风宣表达邪和虫类搜风通络之品组成,共奏风熄气平、喘定咳止之效。根据药理研究,大多疏风药具有抗过敏作用,可降低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缓解支气管痉挛,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疗效。但疏风药辛燥发散,虫类药又有走窜之性,只可短期应用,症消即止,不可久服,以免劫阴耗液。

【加减】若有热象者,加黄芩、鱼腥草;鼻痒多噻者,加苍耳子、辛夷花:咳痰不畅或胶结成块者,加桔梗、冬瓜子仁;干咳无痰者,加百合、款冬花;痰稠不畅者,加浙贝母、瓜蒌皮;痰液清稀,色白带有泡沫,形寒肢冷者,加干姜、桂枝;胸闷者,加枳壳、郁金;泛恶者,加半夏、竹茹;气虚者,加太子参、党参;阴虚者,加北沙参、麦门冬、知母;瘀血者,加丹参、红花、苏木。

三十四、五子定喘汤

【来源】祝谌予方

【组成】

炙紫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杏仁10克,

葶苈子10克,白芥子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祛痰定喘。

【主治】用于痰喘。症见痰涎壅盛,黏稠不爽,胸膈满闷,纳差便秘,苔腻脉滑等症。

【方解】本方以豁痰下气的三子养亲汤为基础,加杏仁宣肺平喘,葶苈子泻肺行水,一宣一泻,气机通畅则哮喘自平,但宜在无表邪的情况下应用,若属风寒闭肺则非所宜。肺脏所伏之痰浊水饮是哮喘屡发屡止的潜在因素,此即《金匮要略》所谓“留饮、伏饮”,后世称之为“窠囊之痰”。痰浊水饮久踞肺脏,每因感受寒邪、饮食劳倦或情志变动而诱发,搏积气道则出现痰涎壅盛,黏稠不爽,胸膈满闷,纳差便秘,苔腻脉滑等症。祝氏常谓“治喘必先治痰,治痰宜调气”,自拟五子定喘汤加味治疗痰喘。

【加减】兼咳嗽者,加前胡、白前、紫菀、款冬花;食少者,加石菖蒲、佩兰;胸闷者,加厚朴、陈皮;便秘者,加全瓜萎、薤白。

三十五、熄风平喘汤

【来源】李竣川方

【组成】

紫菀12克,桑白皮12克,广地龙12克,沙参12克,

麦门冬12克,杏仁10克,桔梗各10克,猪牙皂6克,

蕲蛇6克,白僵蚕6克,甘草6克,麻黄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熄风解痉,化痰降气。

【主治】用于哮喘、咳喘。

【方解】本方用加减华盖散宣肺祛痰平喘;杏仁、桔梗宣肺降气,与麻黄同用可增强平喘之功;蕲蛇、白僵蚕、广地龙熄风解痉平喘。本病久喘不愈,易引起肺气、肺阴不足,故用沙参、麦门冬既治阴虚,又防虫药之燥;哮喘多有顽痰阻塞,胸闷咳喘,咳痰不爽症,故方中精选了祛痰作用强,且又有“通窍、制风”功效的猪牙皂以图增强本方祛痰降气、熄风平喘的作用。

【加减】若遇外风所致,加蝉蜕9克以宣肺散风祛邪;热乘肺者,急喘而嗽,面赤潮热,加金银花12克或板蓝根10克;火邪乘肺者,咳喘上壅,涕唾出者,加茜草6克或仙鹤草10克;水饮内停,痰多而稀有,加细辛3克,为防其辛温发散,耗伤肺气、肺津,常配五味子6克,以敛肺气;饮停喘甚,加葶苈子3克;哮喘甚者,加全蝎2克。

三十六、鱼麻贝止咳汤

【来源】王多让方

【组成】

鱼腥草30克,生石膏30克,杏仁15克,贝母15克,

知母15克,款冬花15克,

麻黄10~1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咳嗽痰多,或白或黄,气喘胸闷,身热或发热。

【方解】用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清肺平喘,其中杏仁、麻黄既有降气宣肺、止咳定喘之功,又有疏散肺经风寒之效,为止咳平喘之要药,与知母、贝母、款冬花配伍可清热化痰止咳,合鱼腥草清热解毒而抗感染,诸药共奏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