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的保护让我不堪重负|过度补偿心理机制导致我们被过去牵绊,无法活在当下

我不想给你压力

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要留下?

还是要离开?

我多想我对你的意义

是可以测量的

我重要么?

我特别么?

——《Time to Make Up Your Mind》

by Tortured Soul

从小玩到大的朋友October,总想保护身边的人,尽管他们未必需要。

这两天她的妈妈陷入了亲戚无端挑起的纠纷,让她帮忙订票回老家处理。October的第一反应是一定要陪着妈妈一起回去,总怕她吃亏受欺负。不了解情况的人,会以为妈妈脆弱胆小,需要保护;事实上,October的勇敢有一半都来自妈妈。妈妈说不用了,但是October坚持,于是马上编理由跟老板请假,然后火速订了两张单程票,准备等事情解决妥当之后再陪妈妈一起回来,这样她才放心。

一气呵成地做完所有的事情,缓过劲儿来之后,October就来找我进行常规检讨了:“瑞...我刚才又冲动保护了...真是心累啊...”然后长篇大论给我讲来龙去脉,想到她自己手头吐槽了两个礼拜赶deadline的项目,我都替她累。

小学时被父亲扇耳光,初中时亲眼目睹妈妈被打,高中时隔墙听到母亲质问父亲的出轨... ...每一次October都是恐惧和愤怒的,恐惧是因为安全感的瓦解,而愤怒,除了对父亲的行为感到失望,还有自己作为一个孩子什么也做不了的懊恼。终于在考上大学之后,要离开这个家的时候,October忍不住问妈妈:“你为什么每一次都不反抗?”妈妈说:“为了不让你成为新的目标。”然后补充:“我有我的计划,你别担心,宝贝。”

就在October上大学之后没多久,一天晚上从图书馆回寝室的路上,接到妈妈的短信,很长,显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大概意思是——

宝贝,妈妈之前为了保护你,才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虽然可能还是对你产生了影响,但是妈妈尽力了。我已经跟你爸爸办了离婚,我知道你一定会支持,我也知道你会担心我,但是放心吧,我比你想象中坚强。我下个礼拜去看你,想吃什么我带过去... …

看到这里的October泪如雨下,在宿舍门口嚎啕大哭,也不管来往路人的眼光。直到宿管阿姨马上要锁门了,她才起身,给妈妈回了一个“好!”,然后抹了把脸转身回寝室了。

从此以后,我注意到的变化是,她开始从之前我抱怨她不记得我生日,到后来每次不仅是最早祝我生日快乐的,而且总能收到非常花心思的生日礼物。一度,我以为她是慢慢成熟了,懂得珍惜了。后来从她频繁倾诉由于自己的过度保护行为造成种种困扰之后,我才意识到,当时的那个转折点是对曾经的愧疚,想要弥补的开始,也是诸多问题产生的开始。

在各种重要的人际关系类型中,比如亲子关系、亲密关系、朋友关系等,我们想要保护他们,当然是好事,这是会让人有好感的人格特质。但当我们想要“过度”保护“本不需要保护”的人时,那么可能这个动作的对象就不是指向被保护的人,而是我们通过保护别人来实现自我的某种需求,而且这种需求可能长期未被满足,比如想要消除愧疚感、获得安全感等

如果我们成功地保护了他们,成就感都是一时的,我们会马上投入新的能够保护别人的机会等待中去;如果失败了,一直缺失的需求就会再次找上门来,同时带来各种逃避承受的情绪,内疚、后悔、自责、没有安全感等等。

为什么我们总想保护别人?


我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保护这个词呢:父母保护孩子、哥哥保护弟弟、男朋友保护女朋友......很显然,被保护的一方在某种程度上稍显弱势,因此构成了“保护-被保护”的关系。但有时候我们也会听到小孩子在妈妈伤心难过的时候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你怎么了,我来保护你”。

父母一般第一反应或许是欣慰的,但并不会当真,比较在意孩子感受的会表达:“傻孩子,你还小呢,长大了再说。”而完全忽视孩子感受的可能会嘲笑:“你个小屁孩懂什么,一边待着去。”

如果我们作为成年人听到这样的评价,尚可作为玩笑一笑了之。但是由于儿童初期自我所处的发展阶段是无法分清楚理想自我(想保护妈妈)和现实自我(实际上没有保护的能力)的,也就是说孩子会认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就是现实中的自己。那么在遭遇到否定的评价之后,孩子可能会认为是对自己的完全否定,并不能理解自己的能力客观上无法实现。

如果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只是经历了上述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件,也许会让当时的我们闹些脾气,但不会对我们的人格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可如果是像October一样经历了创伤属性的事件,我们会很容易发展出内疚的情绪,比较容易产生的心理过程是:“妈妈受欺负了,但是我却什么也做不了,帮不了她,好内疚……” 而等到她真的长大,认为自己真的有能力的时候,会带着对过去自认为未尽责任的愧疚,做出一些补偿行为。

那么出现补偿行为,就一定会让我们产生心理上的困扰,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么?

不合理补偿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


其实偿心理(psychological compensation)是我们生活中蛮常见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应对策略,即当我们在生活中某一领域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表现出弱点、困惑、纠结、欲望或者自卑的状态时,我们就会通过其它领域的成功来获得满足感。合理使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度过很多心理反刍的难关。

但是一旦过度补偿或者补偿不足就会让我们陷入心理麻烦:补偿不足会让我们过度求助,削弱生活的动机,从而产生恐惧;但是过度补偿又会让我们被不断刷新的高目标所驱使,变得有控制欲、强势和自我否定。

October就属于过度补偿的情况,保护别人的想法会越发强烈、频率会越来越高、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不仅会不断累积心理负担,也会因此而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由于之前对这个过程的无意识,所以现在即使慢慢注意到了,也仍旧难以控制。

每一次的保护由于都和过去的愧疚感产生联系,所以每次保护之后产生的成就感都是对自己这种行为的正强化,驱使自己不断做出这样的行为来实现满足。这会让我们一直生活在过去,无法真正和现在的人事发生正当下的联系,从而对自我产生不确定,那么必然会影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形象。在没有办法满足保护别人的行为时,又会进一步摧毁自己的自信和价值感。

其实通过我们频繁的沟通,October自己也知道这种过度的保护是因为曾经的愧疚,只是已经变成习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心理武器



改变很难,但为了我们能够不再被过去牵绊,真正地在当下生活,和当下的人进行我们想要的互动,可以使用安慰记小店今日推荐的一套使用的心理武器,3个方法,配合使用哦——

#1 角色扮演法

以现在的自己的口吻,给过去那个产生愧疚情绪的自己写信,表达自己的理解:告诉他在那个年纪已经尽力了,告诉他人在即使尽力的时候也会有遗憾,告诉他自己现在能给做到的事情,告诉他不要害怕,保护好自己......

这就好像我们坐了时光机和过去的自己相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理解,接受自己永远是改变的开始。

#2 提升求助频率

上文介绍了过度补偿或者补偿不足这两种不合理的补偿机制,其实就是补偿这个行为的两个极端,为了能够实现一个合理且健康的平衡,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自己的求助频率来平衡过度补偿带来的负面影响。当我们的注意力总是在如何才能够保护别人这个逻辑上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削弱别人在你眼里的主观能力。

所以如果在我们有需求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向别人求助,给自己增加新的认知,也就是对方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弱小,从而减低自己的保护欲。

#3 现实检验法

很多时候我们活在自己的假设里,忽略了我们爱的人真正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在自己真的做出过度保护别人的行为之前,问被保护的人这样的一个问题:

“是不是我不这么做,你会更幸福?”

如果是真正关心你的人,一定会告诉你他们真实的想法,而你也一定能够被提醒,原来可以有更好的方式。

如果 你想保护别人的想法变成了控制欲

如果 你总是活在过去 无法关注当下的自己

如果 你总是因为他人的需求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一定记得尝试今天的心理武器

如果使用后对你有哪怕一点点的帮助

欢迎写信跟我们分享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