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 术】女科常用药对精选(三)

1、柴胡—白芍

【功用】疏气柔肝,安和五脏。
【主治】凡肝气郁结不舒,或肝气横逆太过,所致上下内外诸证,如月经不调、经行低热,痛经、经期乳胀、乳癖,经前头痛、带下腰痛紧束等均可引用。
【配伍意义】柴胡长于疏肝调冲,条达肝气,宣畅气血;白芍善于补血柔肝,敛营育阴,缓急舒挛。二药刚柔相济,疏泄不耗阴,柔养不滞邪,为妇科调经之要剂。
【常用量】
柴胡  6克。
白芍  12克。

2、肉桂—黄连

【功用】温下清上,交泰阴阳。
【主治】上热下寒之经行口疮、心烦不寐,更年期烦热多汗而足胫清冷者。
【配伍意义】肉桂温肾水以上济,黄连清心火以下交,二药为古方“交泰丸”,一水一火,坎离交济,女科凡遇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对症施用,辄获良效。
【常用量】
肉桂 3克。
黄连 6克。

3、生地炭—大黄炭

【功用】养阴泄热,化瘀止血。
【主治】瘀热扰营之月经过多、崩漏,经行吐、衄、便血。
【配伍意义】生地养阴凉血,清热止血,炒炭则止血之功更著,大黄善泻血分瘀热,推陈致新,炒炭则具化瘀止血之效。二药相合,一通一止,动静结合,且补且泻,通不伤正,止不留瘀,有较好的化瘀止血作用。
【常用量】
生地炭  15克。
大黄炭  6克。

4、马鞭草—鹿衔草

【功用】清热凉血,化瘀止血。
【主治】月经量多、崩漏、经断复来、人工流产或产后恶露不绝属湿热夹瘀者。
【配伍意义】马鞭草活血散瘀,清化湿热,鹿衔草祛风胜湿,补肾止血。二药相伍,清化中有补虚之功,补肾中有化瘀之效,相辅相成,共奏清热化瘀止血之绩。
【常用量】
马鞭草  15克。
鹿衔草  15克。

5、土茯苓—萆薢

【功用】泄浊止带。
【主治】湿热带下。
【配伍意义】士茯苓泄浊化湿解毒,萆薢化浊分清止带,二药相伍,能清化带脉之湿热,浊泄则清阳自升,湿化则带下自疗。
【常用量】
土茯苓  15克。
萆薢  12克。

6、藁本—白芷

【功用】祛风燥湿,通络止带。
【主治】寒湿蕴结之带下淋漓,腹痛阴冷,输卵管积水。
【配伍意义】藁本能通督脉,温阳祛风燥湿;白芷可行常脉,通窍化浊止带。二药气香辛窜,能疏胞络而通积水,药性温燥,可暖子宫而除带下。惟寒湿者宜之。
【常用量】
藁本  10克。
白芷  10克。

7、神木—乳香

【功用】活血祛风,伸筋定痛。
【主治】产后筋脉挛急疼痛者。
【配伍意义】茯神木养心舒神,祛风伸筋;乳香活血通络,舒筋定痛。二药合伍,活血舒筋与祛风舒筋并展其长,对产后血虚受风之筋脉挛痛,有殊效。
【常用量】
茯神木 10克。
乳香  10克。

8、仙灵脾—磁石

【功用】镇潜浮阳,补肾安神。
【主治】更年期肾督阳虚,夜躁不寐者。
【配伍意义】仙灵脾温肾补督壮阳益精,磁石补肾摄精镇心安神,二药相合,可使阳振精充则神志有所寄纳,温而不燥,镇而不遏,对阳虚神躁之证颇有佳效。
【常用量】
仙灵脾  12克。
磁石  30克。

9、紫菀—通草

【功用】宣肺启癃,导水高源。
【主治】产后肺气痹郁以致小便癃闭者。
【配伍意义】紫菀温润肺气,通草启脬利尿,肺为水之上源,上窍郁则下窍闭,上窍开则下窍通,二药一宣一通,可使癃闭畅利。
【常用量】
紫菀  10克。
通草  6克。

10、刺猬皮—升麻炭

【功用】升提冲带,固崩止带。
【主治】月经过多,崩漏、产后恶露不绝、带下赤白、子宫下垂属气虚不能提摄者。
【配伍意义】刺猬皮有固崩止带之长,升麻炭具升阳举经之能,二药相得益彰,克奏提冲带、固带崩之效。
【常用量】
刺猬皮  12克。
升麻炭  6克。
本文摘自汤叔良《女科方药指要》,特表致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