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篇)

对中国影响力比较大的思想是道家和儒家。道家是推崇自然,就是让人学会心平气和。泰然自处。

儒家是教人从内到外修行,目的是为了是适应社会。他会告诉你,假如你过得不好,多半是自己不够努力。

西方主要的思想是基督教。他告诉你,争取环境的舒适,同时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天下一家亲。

一般教会创始人都是相当艰辛。你看孔夫子,耶稣为了传教,付出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孔夫子一生不得志,但放弃安逸,四处漂泊传教。耶稣被门徒出卖。甚至生命都是受到威胁。

为什么他们乐此不疲传道?当然不排除后面的继承者扭曲教义。但作为创始人,是为了“救世”。这和当年鲁迅弃医从文是一样的。身体有病还好说,心里有病,整个社会和民族看不到希望。

今年暑假重点读了朱光潜的著作,没看完,我是逐字逐句的读,然后记笔记。有时候遇到民族大义的问题,哪怕是饱读诗书的大儒,也会变成“愤青”“愤世嫉俗”。我觉得这是文化人该有的秉性!

看的热血沸腾!他骂汪精卫,骂世风日下。又对青年的殷殷期盼。青年才是民族的希望。虽然现在看来,免不了当时环境的局限。

但我看到侠客柔情。明白越多,读书越多,应该担责越多。

民族和国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否则变成孤家寡人,独木难支。

文章开头讨论中西思想的差异,目的也在于此。我们需要精神的修养和寄托。儒家要我们从内而外的修行,难免为了道德而道德,陷入形式主义,因为儒家的终极目的是服务的当权者。那么对一般人有用的部分就是修身养性

这是修内,如果能够悟到深层含义,也起码能够活的自在。

深入思考就是中心化的问题。到底是需要外在的力量来约束我们的行为,还是不需要!

动物的本能可能形成秩序吗?

我觉得应该可以。

至少科学家做过尝试。

比如萤火虫,也没有任何的指挥,会在同时间一起发亮。有本书叫《同步》,就讲了这些问题。还有过桥,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同时迈脚。这样很容易造成桥塌。做为人来说,经常看到别人做什么,你就会做什么。这也是动物的本能。

上面说的这些并没有外力干预。但我们会在桥上写着“不要同步行走”类似的标语。可能会因为心理暗示,故意打乱脚步,其实同步是本性,这样有点反人性。但为了桥的安全,不得不这么做。

我们还会见到很多人类规则,近亲不能结婚,兄妹不能乱伦结婚等,其实现在就算取消这些规则,你也不可能会和你姐姐或者妹妹结婚。

因为一起长大,实在太熟悉。完全变成另外的感情,绝不是男女之情。所以“青梅竹马”最后终成眷属的,那都是极其少数。

在当代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男女之情,重要的是新鲜感和神秘。

所以到底是规则的威力还是人的本能?不得而知。就像你饿了,吃了十个饼,到底是哪个饼让你饱的?也说不出来。

这种因果关系相当复杂。不是简单的因为所以。

道家让我们去中心化,“我无为民自化,我无事民自富,我无欲民自朴。”

这是比较符合人性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