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人类的寿命极限究竟在哪?
综述:在2016年10月5日《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人类寿命已经接近了“天花板”,寿命存在一个天然极限均值,大约是115岁。但是决定人寿命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遗传因素,还会和性别、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相关。
目前有记录的世界最长寿的人是法国老太太 Jeanne Calment,她已于1997年逝世,终年122岁。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而近20年后发表的这项新研究无异于“火上浇油”。
该研究高级作者——美国纽约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遗传学系教授 Jan Vijg与他的同事在对大型数据库进行分析后认为,人类寿命的增长速度正在变得越来越慢,而这或许缘于深埋在我们基因当中的对于寿命长短的限制。
Calment这样的人只是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异常值”,从概率来看,想要比Calment还长寿,这种概率是极低的!
研究者最终认为,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人类的最高寿命似乎便处于一个停滞时期了,那段时间超过100岁的老人人数几乎不再增加。
瑞典是全球第一个开始统计国民死亡率的国家。
根据资料显示,早在1751-1790年间,瑞典女人的平均寿命已比男人长,女性为36.6岁,男性为33.7岁。
美丽的瑞典风光
美国南加州大学伦纳德维斯老年病学研究学院得出的结论:不同性别间寿命长短的差异显著。
研究发现由于采取了传染病的防治、改善饮食和其他积极的健康行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出生的人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而女性以更快的速度从中获得长寿的益处。
南加州大学老年病学教授艾琳·克里明斯说,庞大的全球综合数据显示,在大部分成年男性过早死亡的记录中,心脏病是罪魁祸首。
心脏病是罪魁祸首
即使当研究人员控制了与吸烟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期心血管疾病仍是导致绝大多数超过40岁成年男性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令人惊讶的是,在1890年之后,吸烟只占两性间死亡率差异的30%。
女性拥有比男性更“年轻”的心脏。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心脏的泵血能力并没有明显减弱,这可能是女性长寿的重要原因。
遗传:有学者发现,百岁老人的后代不仅可能携带长寿基因,其拥有的健康生活方式也会对后代产生积极的影响[1]。
基因:Deelen等[2]学者研究发现,健康老龄化的生物标志物能够用于人类长寿的基因研究,还证实了一些遗传变异可通过葡萄糖、胰岛素及甘油三酯的变化而有助于长寿。
万物皆变,唯有基因不变
拥有一台血压计:拥有健康血压计,会使其后代更符合美国心脏协会对于健康心血管的要求。长寿家族的家庭成员中大多数拥有一个健康的血压监测习惯,所以,定期的血压监测也算是长寿的积极因素之一。
身高:长寿的老人普遍具有“身高矮、体重轻、体质弱”的特点。高大的人能量消耗比较多、营养需求量大,细胞分裂的次数也比较多。[3]
开心快乐:性格乐观、情商高的人染色体端粒都是比较长的。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能有效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和内分泌功能保持比较良好的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人类健康长寿[4]。
饮食结构:世界各地长寿之乡的饮食结构存在高度一致性,以谷类、薯类食物为主。居民多食用蔬菜、水果及奶制品,较少食用肉类或动物性食品[5]。
周遭环境:
1)山区:低氧、低气压,有助于锻炼人的心肺、造血功能和代偿能力。
2)电磁场:鼎鼎大名的巴马长寿村,地磁普遍比较高,可能也与健康长寿相关,但尚无确切证据证明,电磁场这个因素还是有待考量的。
3)家庭和睦:如果家庭能够提供给老人经济帮助、精神安慰,也是老人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
4)社会安定:如果生活在动荡的社会,每天担惊受怕,精神心理和物质生活都不能得到保障,也很难保证有一个比较健康的身体,更难提长寿了。
参考文献:
[1] Zeng Y, Chen H, Shi X, et 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familial longevity influence among the Chinese elderly [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13, 68(4): 473-482.
[2]Deelen J,van den Akker EB,Trompet S, et al.Employing biomarkers of healthy ageing for leveraging genetic studies into human longervity [J].Exp Gerontol,2016,82:166-174.
[3]白雪梅,李月玲,于培红,等.中国长寿地区中老年人群脑卒中发生率调查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8,33(1):5-9.
[4] Kato K. Zweig R. barzilai N, et al.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as personality phenotypes for centenarians [J] .Aging( Albany NY ),2012,4(5):359-367.
[5]王洪强.长寿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11):1186-1190.
本文由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出品
合作邮箱:jdh-hezuo@jd.com
审稿医生: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冷爱军
责任编辑:黑凤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