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眠在千年古县中国麒麟之乡山东巨野的历史名人

巨野,因古代境内的大野泽而得名的一座县城,迄今已有千年历史。九黎酋长蚩尤长眠于此;伏羲氏曾在大野泽“农耕渔猎”;西周时期鲁哀公曾在此巡猎获狩麒麟;齐国国君和鲁国国君曾在此会盟;梁王彭越曾在这里独钓江舟;汉武大帝和李夫人的儿子刘髆被分封于此,是为昌邑国;昌邑王刘贺从这里走向长安为帝;梁孝王长子刘买曾在此封乘氏侯;三国时期曹操曾在此任兖州牧;靖康之变后康王赵构曾在此驻跸;南宋名将韩世忠曾在此大败金兵……

巨野金山

巨野永丰塔

巨野昌邑故城址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地方,所以很多历史名人选择长眠于此,包括九黎酋长蚩尤、西汉梁王彭越、昌邑王刘髆、齐相卜式、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王禹偁、金代状元胡励、明代礼部侍郎宋沧、大将军汤克明、监察御史曹敬等等,今天带大家到中国麒麟之乡山东巨野,看一看长眠在那里的历史名人都有哪些。

蚩尤墓

和炎帝、黄帝同时代的蚩尤是中国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曾在同炎帝的作战中大败炎帝,因此炎帝联合黄帝共同和蚩尤作战,最终炎黄部落将蚩尤打败,开启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很多人对于蚩尤的真实存在抱有怀疑的态度,上古时代的很多传说都带有神话的色彩,包括炎帝和黄帝的很多事迹也都是如此。然而,这并不妨碍民间对蚩尤的纪念,比如山东巨野的蚩尤墓就是如此。

蚩尤墓

蚩尤广场

蚩尤墓

蚩尤墓也叫蚩尤冢,是中国两处蚩尤墓之一。据说当年在涿鹿大战中蚩尤被炎黄二帝打败,最终身体异处,一部分葬于山东济宁汶上,另一部分主要是肩髀葬于山东巨野,也就是现在的蚩尤墓。2013年10月,蚩尤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彭越墓

彭越,字仲,秦朝时期昌邑人,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名将。彭越本来在大野泽以捕鱼为生,秦朝末年在魏地举兵起义,后来率兵归顺刘邦,拜魏相国,封建成侯,协助刘邦赢得楚汉之争,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彭越被封为梁王,定都于定陶。公元前196年,彭越因“反形已具”罪名被诛灭三族,并被废除封国。

定陶梁王台

定陶梁王台

定陶梁王台

据清乾隆年间《曹州府志》记载,彭越墓在县东南五十里。彭越是砀郡昌邑人,起巨野泽中。沛公在昌邑和项羽作战时,彭越带领军兵跟随了刘邦。楚汉之争胜利后,彭越被封梁王,都定陶。后为吕后所害,被砍成了肉酱。家乡的人为纪念彭越,在此处为他建立了衣冠冢。虽然巨野彭越墓只是一座衣冠冢,然而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也无迹可寻。但是在彭越的封国梁国都城定陶还保留了彭越为梁王时练兵点将的点将台,当地人都称为梁王台。梁王台位于定陶老城区东北部,陶朱公范蠡墓东300米处,2013年10月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邑王刘髆墓

西汉天汉四年(前97年),不到弱冠之年的刘髆被汉武帝封为昌邑王,他就封的地方是当时“繁荣昌盛之地”的昌邑国。年纪轻轻的刘髆为什么能得到这样的殊遇?因为他的出身太不平凡了,他的父亲是汉武帝,母亲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北方佳人李夫人,舅舅是汉武帝的宫廷乐师李延年和贰师将军李广利。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刘髆想不得宠都难。

然而刘髆并没有太大的福分,后元元年(前88年)春正月,在位仅十一年的刘髆就因病去世,享年不到三十岁。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髆的出生年月,但是根据史料记载推测,他去世的时候最多二十多岁。

红土山汉墓

红土山汉墓

红土山汉墓

刘髆死后,被葬于金山之阳的禹梁山。多年之后,禹梁山更名为黄土山,又过了几百年,黄土山更名为红土山。上世纪70年代,当地考古部门在红土山发掘了一座汉墓,根据墓中出土的文物考证,这座汉墓很可能就是昌邑王刘髆的王陵。2015年6月,红土山汉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贺废崖墓

刘髆病逝后,刘髆长子刘贺嗣封昌邑王,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十二年后的元平元年(前74年),刚刚二十岁的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因汉昭帝没有儿子,昌邑王刘贺被征召入朝,成为西汉的第九位皇帝。然而刘贺在位仅27天就被权臣霍光以及上官太后废止,先是被废为庶民赶回昌邑国,接着废除昌邑国降为山阳郡。十一年后的元康三年(前63年),汉宣帝刘询封刘贺为海昏侯,被贬为庶民的刘贺离开昌邑前往江西南昌就任海昏侯,此后再也没能回到昌邑。

金山崖墓

金山崖墓

刘贺在任昌邑王期间,在距离他父亲的陵墓不远的金山上为自己修建了一座陵墓。然而因为后来被封为海昏侯,这座陵墓就被废弃了,刘贺在南昌又为自己修建了一座王陵。前几年发掘的震惊全国的南昌海昏侯墓就是刘贺最后的长眠之地。

金山崖墓

金山崖墓

位于金山上的刘贺废崖墓穿山开凿,洞中冬暖夏凉,来成为一处著名的避暑圣地,当地人都传言唐代初期秦王李世民曾在此洞避暑纳凉,所以又被称为秦王避暑洞。金朝大定三年(1163年),刘贺废崖墓被敕封为大明禅院,从此成为一座著名的佛教场所。2015年6月,金山崖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金山汉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恭墓

鲁恭,字仲康,陕西省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时期的官员,曾任职中牟县令和乐安相。据清道光年间《巨野县志》记载:

戴延之《西征记》曰,焦氏山北有数山,汉司隶校尉鲁恭穿山得白兔、白蛇,不葬,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曰金山。山形峻峭,冢前有石祠、石庙,四壁皆青石隐起,自书契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象,像边皆刻石记之,文字分明。又有石床,长八尺,磨莹鲜明,叩之,声闻远近。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也引用了这段记载。《西征记》记述了巨野金山的名字来历,但是将前昌邑王刘贺的废崖墓误认为是汉司隶校尉鲁恭之墓。后来的证据表面,金山上的崖墓为刘贺在昌邑王期间为自己修建的王陵,距离金山不远处的红土山有刘贺父亲昌邑王刘髆的王陵。

卜式墓

卜式,字子怜,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市一带)人,西汉时期官员,因出资赞助朝廷被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先后升任齐相,赐爵关内侯,御史大夫。元封元年(前110年)被贬为太子太傅。《曹州府志》记载:

卜式墓在县南五十里。式,字子怜,河南人,为御史大夫。自河南之齐,卒于境内,因葬焉。名其地曰卜怜堌,有碑。

而在清道光年间的《巨野县志》中则记载:

卜式墓 式,字子怜,距城三十五里。

荆州刺史李刚墓

据清乾隆年间《曹州府志》记载,李刚墓在县南。李刚,字叔毅,山阳高平人,为东汉荆州刺史,熹平元年(172年)卒。其墓有石阙、石室,四壁隐起,雕刻人物,之形制作甚工。

大将军安兴墓

据《巨野县志》记载,安兴墓在县西八十里,墓前有碑一座,上刻将军像,题显灵大将军安兴之墓,墓高五尺,有墓碑。安兴墓现在位于牡丹区安兴镇境内,安兴镇的名字来源于大将军安兴。

王禹偁墓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成武县主簿,宋真宗时授知制诰、黄州知州。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病逝,葬于故乡巨野。《巨野县志》记载,王禹偁墓在县境,《曹州府志》记载,王禹偁墓在县境,官翰林学士。

王禹偁雕像

王禹偁塑像

状元胡励墓

胡励,字元化,巨野人,金代著名文学家。金天会十年(1132年)考中进士,状元及第。初授翰林修撰,改定州观察判官。皇统初,为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改同知深州军州事,加朝奉大夫。后来再补翰林修撰,迁礼部郎中。天德初,再迁侍讲学士,同修国史,最后改刑部尚书。《金史》中有胡励列传。《曹州府志》记载,胡励墓在县城西五里,同官指挥殉金义帝之难的弟弟胡勉葬于此,位于现在巨野县凤凰办事处胡庄村胡励家族墓中。2015年6月,胡庄胡励家族墓地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达鲁花赤墓、乐善公墓、驸马陵

清道光年间《巨野县志》中记载的这三座墓其实是两个家族墓,这两个家族都是元代时期的大家族,一个是秃满台家族,另一个是按檀不花家族,《巨野县志》中有四篇墓志与按檀不花家族有关,分别为是《少中大夫按檀不花暨夫人陈辛氏合葬神道碑》、《济宁路达鲁花赤睦公善政颂碑》、《乐善公墓碑》和《驸马陵表庆之碑》,按檀不花子骚马号乐善公。县志中的《武略将军济宁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先茔神道碑》则与秃满台家族有关。

据县志记载,达鲁花赤秃满台先茔位于昌邑保城南七十里,即旧志所载达鲁花赤墓。武略将军、济宁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兼本路诸军奥鲁总管府达鲁花赤兼管内劝农事、知河南事秃公,先世唐兀人,居大河之西。

驸马陵位于城北一里许演武场后,即下乐善公先茔。乐善公墓位于驸马陵侧,乐善公是按檀不花的儿子骚马,号乐善公。

张国安墓

据《巨野县志》记载,张国安墓位于巨野南关外二里许,有神道碑,董守忠撰文。

将军汤克明墓

清道光年间《巨野县志》记载,汤将军墓位于城南十里许。汤将军名克明,明太祖勋臣,因征福建有功封万户侯。汤克明原籍安徽凤阳府东湖里人,永乐四年迁至巨野安家落户。

郭英墓

郭英,山东巨野人,后迁至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与兄长郭兴从朱元璋起兵,明初著名将领。郭英先后跟随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人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平定中原、云南等地,身经百战。洪武十七年(1384年)封武定侯。永乐元年(1403年)去世,追赠营国公,赐谥“威襄”,葬于巨野城北郭家茔地。

宋沧墓

宋沧,字伯清,号有台,巨野县田庄镇宋楼村人。明正德三年进士,拜中书舍人,升刑部员外郎、左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礼部侍郎。田庄镇宋楼村有宋沧纪念堂和宋沧墓。2018年12月,宋沧墓被公布为菏泽市文物保护单位。

御史曹敬墓

位于东门外八蜡庙后,曹敬曾任湖广道监察御史。

张宗本家族墓

张宗本,字修卿,巨野县田庄镇老张庄人,随左宗棠收复新疆,曾任总兵、提督。光绪元年(1875年)随桂总兵出关,讨伐阿古柏叛乱,收复乌鲁木齐、和阗等地,阻碍遏制了俄、1879年,朝廷赏穿“黄马褂”。1891年,补为于阗参将,1893年补乌什副将,1894年为阿克苏总兵,1898年为喀什噶尔提督,1902年任镇总兵,1904年补山东兖州镇总兵,1911年4月卸职回家乡巨野,同年7月病故,葬于故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