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集素病
冷凝集素病(CAD)
低温时冷凝集素引起肢体末端血管内红细胞凝集,导致皮肤微循环障碍,伴有溶血性贫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952年,Schubothe教授命名了“ 冷凝集素病, cold agglutinin disease,CAD”一词,以区别于原发性感染或恶性肿瘤继发的冷凝集素综合征(CAS)。CAD是一种罕见的溶血性贫血,'冷'是指自身抗体在低温下优先结合,而并非单指低温时出现相关症状,虽然,大样本研究显示疾病的发生与环境温度相关。
CAD的病理生理
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导致克隆性冷凝集素产生,即IgM型自身抗体,抗体在低温时与红细胞膜表面抗原结合,促发红细胞凝集和经典补体级联激活,C3b沉积于红细胞,启动终末补体级联反应,导致慢性溶血,并可发生溶血危象和其它潜在严重并发症,包括血栓事件和早期死亡的风险升高。
临床分类
- 特发性或原发性CAD
- 继发性CAD:常继发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或者病毒感染(如支原体、EBV等等)
诊断
- 寒冷环境下出现耳廓、足尖和手足发绀,加温后可逆转
- 红细胞自凝现象
- 冷凝集素试验阳性
- 抗人球蛋白试验C3型阳性
近期《血液》杂志上, 挪威Haugesund医院Berentsen教授带领的团队总结了5个国家24个中心确诊的232例冷凝集素病(CAD)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并长期随访。
图片来源:<BLOOD>
患者资料分析
平均诊断年龄为68岁,男女比例为0.56,平均随访时间8年(0~32年)。51.7%的患者在起病初期有上感症状,血红蛋白(Hb)中位数为9.2g/dL,Hb<8.0g/dL的占26.7%。5年生存率估计为83%。12.9%(38例)患者合并有动脉血栓事件,包括脑血管栓塞和心肌梗死,但血栓发生与贫血的严重程度无关。
总生存
这项研究同时发现,环境温度与发病率显著相关,例如挪威的患病率对比伦巴第(意大利)高出4倍,推测低温诱发了典型CAD症状。
临床分型:根据溶血和循环障碍严重程度。
循环系统症状1级,仅肢端紫绀
2级,雷诺样症状干扰日常生活
3级,坏疽或溃疡
CAD治疗的挑战
CAD面临治疗挑战,常规的支持治疗包括保温和避免低温环境,部分患者可改善症状。从发病机制分析,与温抗体型的免疫相关性溶血性贫血不同,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效果不佳,不推荐使用。利妥昔单抗单药或联合苯达莫司汀方案的靶向B细胞治疗成为有症状的CAD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利妥昔单抗单药适合于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
在此样本研究中,对45例接受了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有效率78%,完全缓解率53%,反应持续时间>88个月,比较利妥昔单抗和氟达拉滨联合方案毒性低耐受性更好。
利妥昔单抗+氟达拉滨治疗4个周期的患者持续缓解率,平均缓解期为77个月(18-180个月),5年持续缓解率为71%
利妥昔单抗+苯达莫司汀治疗4个周期的持续缓解率
88个月后,中位缓解时间未达到,5年持续缓解率为77%
但是,即使治疗有效的患者(血红蛋白恢复甚至正常),患者还是会出现反复溶血,表现为胆红素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并伴有持续的疲劳症状或其它相关并发症,这是补体级联激活导致。
最新的治疗进展是抗C1s抗体sutimlimab。sutimlimab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用于选择性靶向和抑制C1复合物中的丝氨酸蛋白酶C1s,C1复合物是激活免疫系统经典补体途径的第一步,其激活是CAD溶血的中心机制。通过靶向抑制C1s,sutimlimab可阻断经典补体途径的激活,从而阻止CAD中的C1激活溶血的发生,美国FDA已授予sutimlimab突破性药物资格(BTD)和孤儿药资格(ODD)。
推测未来的治疗策略应该集中于补体抑制剂和靶向B细胞克隆的联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Cold agglutinin disease revisited: a multina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 of 232 patients. Blood 2020
FDA grants priority review of sutimlimab, potential first approved treatment of hemolysi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Cold Agglutinin Disease
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