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烈士回家 编剧刘虹义
【出国歌声,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视频片段声音】
杨子:爸爸,快来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
杨:来了——啊?!大阅兵车牌1949那辆车是空的?
旁白:不,不是空的,它承载的是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魂。先烈们,你们看见了吗?这盛世正如你们所愿。【走动声,开柜子拿东西声】(哽咽声)十年了,我走了两万五千里。(啜泣)六位烈士啊,你们终于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魂归故里,还有八位烈士啊,你们的家在哪里啊?你们一天不踏上归家的路,我杨连山的心就一刻不会安宁。先烈们,这是我写的书《永远的谷子地》,这,也是我向你们做出的承诺:今生,只要还有一口气,我要帮你们找到回家的路……
请听广播剧《送烈士回家》
旁白:我叫杨连山,我今年57岁了,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我从小就爱读书,也爱收藏书,一有时间我就去逛旧书市场。至今,我清晰地记得2009年元月的一天……
【市场喧闹声】
售书商:哎呦!老杨来了?又来淘宝贝了?
杨:是啊老张,我这个人啊,没别的爱好,就爱收藏,你最近又有什么宝贝没有?
售书商:喏!都在那儿了,你呀,是几十年的老主顾了,随便挑随便选。
【翻书声,翻东西声】
杨:我看看——咦?这个夹子里是什么?(翻夹子声)嗯?
旁白:看到夹子里的东西,我心里一阵狂跳。
杨:老张,这个夹子里的东西我都要了!
【敲门声】
杨妻:谁呀?
杨:我。
杨妻:(开门声)你没带钥匙呀?
杨:手上有东西,没法拿钥匙。
杨妻:你拿的什么呀?
杨:来,你看这是什么?
杨子:爸爸,是什么?我也看看。
(杨妻和扬子齐读: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
杨:这是烈士证啊,这是1951年邓小平、贺龙签发的没有送到烈士家属手里的烈士证啊!一共十四份。
这每一张证书都曾经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啊。
杨子:没想到,谷子地的故事来到我身边了。
杨妻:老杨啊,看得我心里挺难受的,你看这最小的烈士,只有十六岁,比咱家杨子大不了几岁,咱家杨子还在咱们面前撒娇,可人家已经是革命战士,牺牲在战场上了。烈士们牺牲了,他们父母家人还不知道呢,恐怕几十年都在到处找呢,不知道急成什么样了!赶紧把烈士证送回他们家吧,让家里人也知道个准信,让烈士的灵魂早点回家。
杨:好!杨子,你和我一起,对每份烈士证上的基本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根据烈士证上的内容,写出烈士证简介,并对烈士证上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详细写出烈士生前的部队番号、性别、姓名、职务、年龄、籍贯等信息,制成革命英烈名录,你帮我建个博客发到网上。金丽,你负责把烈士证、革命英烈名录、烈士证简介进行复印,作为寻找烈士亲人的资料。然后,我按烈士证上的地址去送。
杨子:报告首长,保证完成任务。噢——我们家的集结号吹响了!
旁白:做好了准备工作,我利用节假日、双休日时间,带上简单的午饭和开水,骑车到偏远乡村去调查寻访。原以为有地址,按图索骥就行了,结果出乎意料。
【出村庄声音】
杨:老大爷,这个村是不是叫马营?
老者 :( 连连点着头说)是,是叫马营。
杨: 你们村有没有姓马的人家,我想打听一个叫马万全的,他是育阳县五保区马营村人;1947年参军;所在部队是第四纵队第十三旅第三十八团;在张庄战斗中牺牲,当时22岁 。
老者:我们村有三家姓马的,没有听说有这个人。
杨:哦!谢谢你呀,老大爷。
【出村庄声音】
杨:大妈,我想问一下咱们村解放那年有没有叫方长如的?
大妈:方长如?方—长—如?有姓方的,没听过这个名字。你等一下,我给你问问老人。(朝旁边大声地)四婶——四婶——您知道不知道咱村过去叫方长如的?
老人:咳咳咳!什么?宽长虫?
大妈:嘿!是个人,叫方—长—如!
老人:噢!不是长虫啊,是人啊!没有啊,没这个人啊!
杨:哦,打扰了,那谢谢大妈了!
【各种声音】没有!没有!没这个人!没听说过!
【脚步声】
杨子:爸爸,我帮您建的寻找烈士的博客上有消息吗?爸爸,以后我和您一起去找吧?
杨:博客上没消息啊杨子,我天天看。这些烈士都牺牲几十年了,了解情况的人,都上了岁数,不怎么用电脑,看到的人又不知道情况。我一去就是一天,你还得做功课,我还是一个人去吧。
杨妻:老杨,喝杯牛奶,别着急。
杨:不少烈士籍贯一栏的信息相当模糊,大多只写了育阳县人。再加上烈士家属的搬迁,村落名字的变化,烈士的亲人,有的已经故去,就是不好找啊!
杨:我们立即开了一个家庭会,感到个人的力量有限,应该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和媒体的力量,来共同寻找烈士的亲人。我在女儿、妻子的陪同下,走进育阳晚报社,诉说了我们的愿望,《育阳晚报》在头版头条以通栏大标题,刊登了题为《我们一起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导读,并在第6版,刊登了题为《迎接建国六十周年,杨连山和女儿联手本报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报道。消息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媒体相继进行了四、五十篇次的报道,育阳市民政局发动各乡镇、民政所的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去,仔细摸排。育阳商场内,每天定时用喇叭宣读为烈士找家的信息。
【电话铃声】
于欢:杨老师,我是育阳晚报的记者尤熙,七里园居民赵永全打来电话说:烈士赵明山是他的亲生父亲。明天我们去送烈士证。
【汽车停车声,村子喧闹声】
赵永全(大声):杨老师!我是赵永全!
杨:你好!我们需要核对一下,请讲一下你父亲的情况。
赵永全:好的,是这样子的——
【北风呼啸声,小孩哭声】
赵明山父:孩儿他娘,快抱着明山,咱们走吧!
赵明山母:【啜泣】咱们往哪儿走啊,金窝银窝不如咱的狗窝啊!
赵明山父:【叹气】唉!遇上灾年,没有粮食啊!咱们还好说,明山还小啊,咱们逃荒要饭,都是为了娃啊!
【出凄凉音乐】
【剧烈咳嗽声】
赵明山母:【啜泣】他爹,你感觉怎么样?
赵明山父:【剧烈咳嗽声】我——恐怕是不行了——好容易逃到这里有口饭吃【剧烈咳嗽声】又——又——水土不服【剧烈咳嗽声】,孩儿他娘,我【剧烈咳嗽声】我舍不得离开你们啊——
赵明山母:【大哭】他爹——他爹——
赵明山:【大哭】爹——
【音乐起】
赵永全:杨老师,我爷爷客死异乡,撇下我奶奶和我爸爸,我奶奶给人家洗衣服,我爸爸给人剃头,勉强糊口。后来,恶霸地主欺辱了我奶奶。为了报仇,我爸爸就离开已经怀孕的我妈妈,去投奔八路军当兵,谁知,再也没有回来。
旁白:经过认真查看赵永全提供的资料,又到村里找七八十岁的老人调查取证,我们确定,赵明山就是赵永全的父亲。民政局孙主任和村委当即表示,好事好办,特事特办,为烈士的亲属办低保,并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让赵明山烈士含笑九泉。
【音乐起】
赵永全:嚎啕大哭着说:“妈,我爸找到了!58年了,我爸终于回家了,您一个人把我养大,为了找我爸,您吃了多少苦,您把眼都哭瞎了啊。现在,您的心愿实现了,您可以瞑目了。”
【自行车铃声】李长海:杨老师——杨老师——【喘气】我从报纸上看到你们今天来这里送烈士证,就骑车过来了。我叫李长海,退休前是个体育老师,我经常骑车在周边转,熟悉道路和村庄,以后,我给您当向导!
杨:太谢谢了李老师!谢谢媒体的朋友们和民政局的领导们,因为这些烈士证,我们走到了一起。过去,烈士们用鲜血染红了国旗,今天,我们一起送烈士回家。【掌声】我提议,我们每送一份烈士证到家,就合唱一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掌声好!好!)(歌声起)
旁白:不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又飘扬在西峡县田关乡岈子村——烈士齐华针的女儿齐伍云家上空。齐伍云已经去世,齐华针烈士是在独树镇战斗中牺牲的。
旁白:1934年11月26日下午1时,红二十五军行至独树镇七里岗时,遭到敌人的埋伏。敌40军115旅和骑兵团已先期占领了独树镇及周围村庄。几百人的骑兵一齐冲过来,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骑兵每人都配有宽三四厘米、长1米多的马刀,很多战士都在马刀的挥舞中牺牲了。 齐华针作为突击队的骨干和先头部队连续“摸掉”3个岗哨,进到敌人营部时,守兵才发觉有异。敌人疯狂射击,红军也开枪回击。齐华针跟着大伙儿一口气冲到了最前边,子弹从耳边嗖嗖飞过。炸弹在他和身边的战友身边不停地爆炸,战友们一片一片倒下,坡上堆满了尸体,只剩齐华针一个人,他仍端着机枪扫射着往前冲,突然,一棵炸弹落下来,齐华针的血肉随着炸弹四散在空中,尸体成了碎末……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战场上的树木和小草。而如今,齐华针英魂回家,含笑看着这一切。
旁白:省电视台的记者还给烈士的外孙女李平带来了好消息:“听说今年你考上大学了,学费得7800多元,还没有着落,你哥哥又正在上大学,家庭经济一定很困难。电视台帮助你们解决一点儿实际困难,申请了一个救助贫困大学生的指标,后天我带你去洛阳,到捐款仪式现场,给你解决1万元的学费。你和你哥哥都考上大学了,烈士听到这个好消息,也可以瞑目了。”
旁白:就这样,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我们陆续为六位烈士找到了家,还带去了社会各界对烈士家属的关爱。我把自己寻找烈士回家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永远的谷子地》,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党和政府给了我很多荣誉:全国最美家庭、“河南好人”、育阳市书香人物、育阳市最美家庭等。还让我到处去作报告。
【出报告会现场声,掌声】
杨:新中国成立已70年了,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却没有魂归故里。生活在今天和平幸福中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让他们的英魂早日回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还在医治着战争的创伤。所以,为烈士找家,是时代的良心,是民族的良心,是国家的良心。【掌声】目前,依然有两位位烈士的亲人还没有找到,如果哪位朋友发现了这八位烈士的有关情况,请及时和我联系,只要还有一位烈士没有回家,我就没有完成心愿,为烈士寻亲的脚步就不会停止。我代表九泉之下的这八位烈士,以及这些烈士的亲属,向大家表示感谢,谢谢大家了,我给各位鞠躬了!这两位烈士是:1、王春法 ,育阳县人,在木栾店战斗中牺牲。
2、任守连,育阳县人;在安徽省宿县南周成庄战斗中牺牲。
【音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