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高能总经理韩勋建:能量密度225wh/kg,622体系产品迎接市场考验
摘要:新能源行业竞争已然白热化,中兴高能作为新进入市场的黑马,如何实现突围?
11月9日,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工信部等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企业界代表以及行业专家围绕“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期间,与会代表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行业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市场驱动”的特点,且需求十分旺盛。
因此,虽然今年年初新能源行业历经了一场大洗牌,但同时,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将目光转向新能源这个即将面临市场化的行业。
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兴通讯新能源板块的核心,在2016年进入新能源行业,只待如今行业进入快车道的时机,厚积而薄发。
2018年10月26日,中兴高能技术投产仪式如期在武汉基地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出席现场并寄语:中兴高能要么不做,要做必须做一流!
而当前市场形势正如政协座谈会所分析:“行业呈现出两极分化,优胜劣汰加速的特点,在产品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好的车辆、电池、零部件供不应求,低端车辆、零部件则供大于求,优胜劣汰趋势已非常明显。”
由此看来,新能源行业竞争已然白热化,中兴高能作为新进入市场的黑马,如何实现突围?记者实地走访了中兴高能一期项目,并对总经理韩勋建先生进行了采访。
▲韩勋建(中兴高能总经理)
以下是中兴高能总经理韩勋建先生接受起点锂电大数据记者专访的实录:
1、请问韩勋建先生,您如何看待新能源的未来和市场?锂电池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新能源市场仍然是一片蓝海,它承载着国家能源、汽车和节能减排的战略任务。不论是汽车的网联化、智能化,无人化,还是清洁化,新能源都是整个汽车行业无法绕开的选择。截至目前,相比燃油车,新能源车高复合增长率也充分表明了新能源市场的前景。当前新能源车的占比还不到3%,未来随着安全性、续航里程、充电便捷性等技术进步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新能源车的增长空间巨大,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的占比将达到30%,作为新能源汽车最为核心的锂电池也将达到数千亿的规模。
近年来,新能源的政策红利逐渐褪去,加上上游原材料频频涨价,锂电池利润在被双向挤压,行业洗牌加剧,竞争日趋激烈,新能源行业热度在减退,资本的进入也趋于理性。同时,日韩系优秀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但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高质量的锂电池产品依然供不应求,客户对安全可靠的动力电池厂家的追求在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兴通讯涉足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展示了一种决心和信心: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导向,以品质为保障,用数字化提升产品特性,这是中兴通讯的理念,也是我们中兴高能的定位。
2、请问中兴高能是如何看待三元的发展方向?今年贵公司在产品方面有什么突破吗?这次投产主要的产品是哪些,具备那些优势?
我们认为三元仍是固态或其他新体系电池出现前的可靠之道,在中高端乘用车领域,三元仍然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当然三元产品的高能量密度也不是无止境的,更高能量密度会带来安全等其他方面的问题,高镍三元产品在能量密度,安全,寿命等综合性能尚未达到完美的平衡。对此,中兴高能正在做相应的技术研发,在做好622体系的基础上,811体系的开发也取得了成果,我们的产品定位是在安全性能得到保障的同时,获取更高的能量密度,以达到最终用户的需求。同时,我们也在与国内外的顶尖研究机构进行固态电池的联合开发。
当前我们量产的主要是622体系产品,包括功率型的51Ah和能量型的75Ah单体电芯,能量密度分别达到了215Wh/kg和225Wh/kg以上。从我们获取的测试情况来看,我们的产品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优异的低温放电性能等特点,刚开始投放市场就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中兴高能项目投产仪式(嘉宾参观)
3、目前,软包、方形、圆柱,三大方向局势并不明朗。据悉,中兴高能的产品以方形为主。请问贵公司在软包和圆柱有技术储备,或其他计划吗?
电池不管是方壳、软包、圆柱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都有细分的市场和生存的空间,但生产工艺上差距较大,我认为企业还是要聚焦,考虑可靠性与循环寿命,我们当前产品聚焦于方形铝壳,作为专注于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电池的制造商,我们在保证产品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结合市场需求、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前沿技术保持一定的研发投入。
4、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是现在的热门话题,请问贵公司如今的能量密度是多少?未来能量密度规划是?在安全性方面有何措施?
高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在高安全、长循环和高能量密度,当前我们推出的量产51Ah和75Ah电芯能量密度分别在215Wh/Kg、225Wh/Kg以上,处于当前行业第一梯队。未来随着811体系新产品的成熟,能量密度大于250Wh/kg的产品计划在明年2季度SOP。在2020年我们有信心将能量密度提升到300Wh/kg。
安全性方面,我们在产品材料体系、结构件以及生产工艺的设计上做了很多工作,并已申报多项国家专利。
产品其实早在半年前就已经落地了,在这期间,我们做了充分的仿真模拟及各项测试,并已取得GB/T合格报告,确保产品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会投放市场。其实影响产品安全的因素很多,比如:温湿度、金属粉尘、设备、人为、材料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光靠流程和人为控制都是不够的,从建厂初期我们就规划自己的大MES系统。
目前我们自主设计开发的ESF(中兴高能智慧工厂)系统已上线使用,通过对电池生产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能、测七维度的数据进行采集,实现生产过程中实时数据监控、智能分析、一体化调度、防呆和闭环控制,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同时具备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溯源管理。
▲中兴高能项目投产基地样图
5、前不久中兴高能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投产仪式,请问贵公司在研发和市场方面,将如何加大拓展力度?
作为以技术和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我们的研发投入占比较大,实验室与测试中心的专家、设备配置均处于国内顶尖水平。同时,我们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谱系,以满足更多海内外高端客户的需求;市场方面,目前我们已经与多家一流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形成小批量交付。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夯实合作基础,加快进度释放产能,让市场与客户来共同验证中兴高能产品的良好性能。
6、如今市场更行迭代速度极快,要在新能源行业立稳脚跟并不容易。请问中兴高能在未来有什么规划?贵公司认为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又该如何落地?
按照中兴高能动力电池项目的整体规划,项目分为三期建设:2018年已达产1GWh;2019年二期4GWh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到2023年,三期3GWh项目投产,总产能将达到8GWh,产值将超百亿。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很多,比如技术变革对企业的影响,当前的三元、铁锂都是中间态,尚未解决行业的痛点,未来在新材料、新的工艺方面一定会有变革性的技术。所以我们坚持小步快跑,对新技术保持跟进和预研,发挥小企业转型快的优势,抓住新的机会点实现弯道超车。另外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也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挑战。
我们正在与集团公司沟通电池在基站储能方面的梯次利用,也在与相关企业洽谈废旧电池的回收,我们希望把动力电池产品做成闭环,聚焦于产业链的长久健康发展;第三个挑战就是当期业绩和产品定位的平衡,公司董事会坚定支持中兴高能在产品竞争力和高端市场的投入,这也回应了公司投产仪式上陈清泉院士的寄语:中兴高能要么不做,要做就做高端!
我们未来的发展理念是:坚持技术领先、坚持市场和产品导向,为客户提供先进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做出应有的贡献,留下属于中兴高能人的印迹!
未来两年,为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助力“蓝天梦”,中兴高能将继续迅速发展:
中兴高能项目整体占地 600 亩,总规划产能 8GWh。其中,项目一期已投产 1GWh,同时拥有测试中心、实验室及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具备年产1GWh方形铝壳NCM锂电池的生产能力。
二期项目占地 252 亩,计划 2019 年初建设,规划产能 4GWh,建成投产后预计可满足 12 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电量需求。
三期项目占地 300 亩,规划产能 3GWh。计划于2020年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