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史蒂芬·金小说《丽塔海华丝及肖申克监狱的救赎》的《肖申克的救赎》上映于1994
年。
可惜生不逢时,它偏偏遇到了卡神的《泰坦尼克号》,最终在对奥斯卡小金人的角逐中败下阵来。但奥斯卡的落败,并未遮蔽这部影片的光芒,反而促使它日后成为了无数观众心目中的无冕之王。多年后回看,奥斯卡没能将小金人授予它,只能说是奥斯卡的遗憾。
《肖申克的救赎》并未在当年就在中国上映,只是在次年以《刺激1995》的名字在港台地区公映。直到2000年后,它才通过盗版光碟的方式与大陆影迷相遇。很快它便以其精彩的故事,深刻的寓意和昂扬向上的主题被中国观众捧上神坛,常年霸占豆瓣影视区榜首。截至目前已有36万人为其打出9.7分的殿堂级神作高分。
此前,已有无数影评从叙事、改编、人物的角度切入进行了分析。笔者此次想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另辟蹊径,深入解读这部影片的内在意涵。
首先来看影片标题——“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一下子就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主要情节交代了出来。肖申克(Shawshank)是影片中虚构的位于缅因州的州立监狱。“救赎”(redemption)一词源自基督教文化,指末世来临前耶稣基督通过自己的受难在上帝面前为人类赢得的又一次救赎自我的机会——通过自身努力让灵魂在最终审判时进入天堂。
倘若从这一角度来回顾全片的话,含冤入狱的银行家安迪就不仅仅是一个“自我救赎” 的自救者,更是启迪狱友,让其从内心中萌生对自由的向往的“施救者”。因此,片名“肖申克的救赎”背后的宗教寓意,无疑是“基督的救赎”。
耶稣基督是上帝道成肉身,来到人间为众人铺就通往天国道路的神人。他是上帝的儿子且拥有非凡能力:起死回生、赶鬼驱魔,分五鱼二饼喂饱千人。但他在这人间一世的传道中,却必须以肉体凡胎去经历人类的所有苦难——生老病死、爱恨别离。
影片中的肖申克监狱就好比凡俗世界,安迪蒙冤被关押于此,就像耶稣道成肉身进入凡间。影片中,描写囚犯们入狱时的镜头暗示了这一点:
每个人进入监狱后都失去了自己先前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仿佛重新降生再次受洗一般,一切从头开始。刚刚入狱的新人,被扒光了衣服,赤身裸体地被狱警用水管冲洗身体,象征着新生儿刚刚从母腹生出时身上满是羊水,亦或在教堂洗礼时的圣水。接着他们又被洒满了白色的“除虱粉”,就像涂满了爽身粉的新生儿。还有,监狱中的老人在新人入狱的时候,纷纷对其下注,猜测哪一个菜鸟是最先受不了压力哭出来的。最终,一个白白胖胖的囚犯在牢房中的第一夜里哭了出来,象征着婴儿降生后的啼哭。整场入狱的戏码在导演的精心编排下与婴孩的降生形成了潜在的同构。
有人曾这样阐释《肖申克的救赎》的主题: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由的人,终究只是少数精英。就像片中所说,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而那些特殊的鸟儿就是像安迪这样的精英,他们有着过人的胆识和智谋,并且在入狱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夺取自由。
如果仅仅从现实维度来分析这部影片的话,这种解读无可厚非,安迪的确拥有其他狱友所不具备的智力和毅力。但,倘若我们从宗教的角度来分析影片。安迪的身份就丰富了起来,他不仅是肖申克监狱中一个被判了无期徒刑的囚犯,而且还是宗教意义上肩负启迪狱友使命的“救赎者”。
影片借用瑞德的目光,来展现了安迪在众人眼中的形象:他在监狱操场上闲庭信步,仿佛漫步于自家的后花园。他总是在冷静地思索着什么,让人捉摸不透。安迪的一举一动简直与整所监狱格格不入。
安迪与监狱中其他人最大的区别是,四周的高墙铁网对他仿佛是透明的存在。就好像,耶稣来到此岸却带着彼岸天国的消息。在安迪看来,监狱中的生活只是暂时的,外面的广阔世界才是他最终的归宿。恰如耶稣向信众们所传讲的,“舍弃地上的财富,追求天国的财富”。
因此,即便困于铁窗他也总能够找到各种契机帮狱友们找到曾经在外面世界生活的自由感觉。例如,修缮房顶时,以帮助警卫队长拜伦·哈德利继承哥哥遗产为条件,换得狱友们在休息时享受冰镇啤酒的机会。在一步步取得典狱长信任,能够自由出入其办公室后,安迪利用扩音器让《费加罗的婚礼》的美妙旋律响彻肖申克的每一个角落。使所有人霎时间都沉醉于艺术之美的玄妙动人之中。让他们感到仿佛身处自家书房,而非冰冷铁窗中。
安迪的一次次违规之举,不断向狱友们传递着同一条信息:牢狱能够困住我们的肉身却永远无法囚禁我们自由的心灵。仿佛耶稣当年向众门徒传讲灵魂的无限,以及天国永恒的光辉。在影片结尾的高潮,安迪用他27年间步步为营的周密谋划和毫不懈怠的切实行动,凿穿了肖申克的石壁。并用自己的纵身一跃,在电闪雷鸣的雨夜完成了生命的蜕变。安迪的越狱恰如耶稣殉道后的复活,他们都以自己的切身行动,为高墙内的狱友和门徒们做了最后一次布道。
同时,象征着魔鬼撒旦的典狱长塞缪尔·诺顿也因企图利用安迪谋取私利的诡计败露而畏罪自杀,象征着耶稣最终战胜了魔鬼。那封安迪留给瑞德的信,里面有找到他的线索:“将来我要到墨西哥一个小岛,开一家小旅馆,买几小船,海上钓鱼。你出狱后要到巴克斯敦牧场,会见到石头砌成的矮墙,最北端有一颗树,风景很美。树下有一块奇石,石头下面有我埋的东西。”这象征着耶稣被钉十字架前对门徒的最后教导和预言。
倘若将安迪比作带来福音的耶稣基督,那么肖申克监狱中的众囚犯们就象征着等待被他拯救的人类了。且看,这些牢中囚犯的芸芸众生相:
瑞德是监狱中的无所不能的“大商人”,他通过自己在外面的关系网络,几乎能够搞得到外面所有的东西。而那些心甘情愿帮助他做事的狱友们则都被他用狱中的货币——香烟,打点、疏通好了。他因杀人罪而入狱,已服刑20年有余,屡次申请取保候审均遭拒绝。
布鲁克斯·哈特伦,外号“老布”。他是肖申克中国资历最老的囚犯了,先后共经历了六任典狱长。现在是监狱图书馆的管理员,利用职位便利帮瑞德干点买卖上的私活儿。
还有同性恋鸡奸癖“姐妹花”,他们整日在狱中寻找软弱可欺的囚犯对他们进行威胁、辱骂和性侵犯。安迪在刚刚入狱的时候,也一度被他们盯上,但他拼死反抗,利用智取强攻保住了自己的尊严。
最后,还有汤米·威廉姆斯他是最晚入狱的人,因犯了小偷小摸而被判服刑数年。他是一个有上进心、心地善良的男孩。在与安迪等人成为朋友后。便说出了能够帮安迪翻案的关键线索,并愿意为他出庭作证。但典狱长却因为一己私利,设计将其枪杀。
这些人在与安迪相遇后,或多或少都发生了一些改变。其中,瑞德因为与安迪的关系最密切,他的改变也是最大的。从在屋顶喝啤酒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了解安迪之所以愿意冒风险向拜伦·哈德利毛遂自荐,只是因为他想帮助大家重温“自由”的美好时光。
渐渐的瑞德明白了安迪的境界——他的眼界远远超出旁人,越过高墙之外。也正因如此,他的言行才总能够突破常轨,潇洒自如。安迪的成功就在于他没有像老布一样,给心灵套上枷锁,既是重获自由之身却又一味地怀念“体制化”带来的安全感,最终在内心煎熬中自戕。
因此,瑞德在最后一次申请取保候审时,已不再唯唯诺诺。因为,他心灵上的枷锁已被安迪摘掉。肉体的自由与否,对于自由的灵魂来说并不重要。因此,他才大胆地嘲讽着审核员向他提出的“是否已经改过自新?”这个问题,认为它只不过是政客们发明出来愚弄人们的把戏。结果,反倒获得了假释出狱的资格。
影片的结尾,瑞德按照安迪狱中的嘱托来到巴克斯敦牧场,顺着石头墙来到那棵树下,果然发现一块奇石,翻开石头,找到了安迪留给他的信息。遵照上面的路线,瑞德来到了安迪信中提到的小岛,看到了一望无垠的碧蓝大海,岸边的一只小船和船上的安迪。两个自由的灵魂在的浪花翻滚的沙滩上坦然地拥抱在一起。象征着耶稣的门徒在遵照其忠告获得了灵魂的自由后,最终升入了天堂与上帝同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