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论语》(23)
13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求学或是做事,“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是自己停止了,怨不得别人;事情刚刚开头,努力做下去,靠的也是自己。成功与否都在于自己,就像孔子说过的“为仁由己”。
杨伯峻先生说,这一则也可以理解为:好比堆土成山,就差一筐土了,如果应该停止,我就停止;好比在平地堆土成山,虽然只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应该继续,我就继续。这样理解的话,这一则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容易的还是困难的,应该做的就做,应该停就停。做事的标准不在于困难和容易,而在于应不应该。也就像孔子说过的“唯义与比”。
132.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后生可畏”是没错的,但孔子说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的人,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这话就值得商榷了,大器晚成、厚积薄发之人也不是没有。人之立志,当然越早越好,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四十、五十,亦不为晚!
133.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法语”,是指古代圣贤的言语,也包括他们留下来的典籍,这里指合乎原则的、符合礼法的话。“巽”,是顺,“与”,是赞誉,“说”通“悦”,是高兴,“绎”是分析的意思。孔子说,合情合理的规劝,能不接受吗?改正了错误才是可贵的;顺从己意恭维赞扬的话语,能不令人高兴吗?分析了原因才是可贵的。盲目高兴而不分析,表面接受而不改正,对于这样的人,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听到反对意见能够接受,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但孔子认为还不够,只有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取得进步。同样,我们听到顺心的话,赞扬的话,也不能光是高兴,一定要仔细分析一下,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这是为人处世中很普通的道理,但在实际中却很难做到。尤其是那些身居上位者,奉承顺从的话听得多了,难免会飘飘然起来,根本不会分析原因。而一旦听到逆耳之言,如何能接受的了,更何况是改正错误呢!
13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立志还要坚定,若不坚定,其志随时可夺。有些人三天一个想法,两天一个志愿,最终却一事无成,正所谓“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135.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在这一则,孔子先赞扬了他的学生子路(仲由):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和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然后还引用了《诗经》里的两句话,“不忮不求”,接受不嫉妒,不贪求。得到老师赞扬的子路就常常念诵着这两句诗。孔子就批评了他,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风格,对学生的优点他不吝赞美,但当学生满足于既有的成绩而不能继续前进时,又及时地加以批评。
子路能做到不以贫贱为耻辱,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了。在现代生活中,衣服不如别人的贵,房子不如别人的大,车子不如别人的豪华,也难免会有抬不起头的感觉,何况是古人呢?
13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时穷节乃现”,只有在艰难困苦之中,一个人的品格才能体现出来。平日的夸夸其谈或是大义凛然,都是做不得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