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一个排,却搞垮了敌人一个主力师,成为军史上的传奇战例
1950年1月18日深夜,解放军第三十八军一五一师四五二团在红河岸边的斗姆阁村一带,追上了向南溃逃的国民党第二十六军一九三师一部,展开了一场巧渡红河、拦截敌人的战斗。
一连的尖兵排正在夜色中摸索着前进,忽见远方闪过一道手电筒的亮光。
一排长盖万阁立即命令全排就地潜伏,见机行动。
当灯光接近时,众人依稀看出迎面来人是一个戴大沿帽的敌军官。
盖万阁突然纵身跃出草丛,猛扑上去,将那一个敌军官紧紧揪住。经审讯得知,此人是敌补充团机枪连的特务长。
这个意外得来的“舌头”,当即提供了当面的敌情:
敌军准备在此偷渡红河,河面上已架设了一座浮桥,其先头部队正在渡河,其中一部分已经到了对岸;
桥面狭窄,载重量低,通过一个师的人马需要许多的时间,大部分部队正沿路休息待命;
前边几十米处的山口上,有敌人的一个警戒排,任务是掩护其主力撤退。
情况十分严重!如果多延误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敌人逃过红河,为全歼残敌留下更多的麻烦;如能赢得一分钟的时间,就可能进一步打乱敌军的逃跑计划,将敌人歼灭于红河东岸。
此刻当采取什么办法呢?若是硬插过去,必然会惊动敌人,难以凑效,更会使敌人加速逃跑。
好在这名敌特务长最后支支吾吾地说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当夜敌军的口号是“天明”这两个字。
盖万阁和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利用这个信息,押着敌特务长闯入敌军阵地,首先吃掉敌人这个排,然后见机行事。
尖兵排当即编组了前进队形,规定了严格的行动纪律。身材高大的副排长顾长林押着敌特务长走在最前面,排长盖万阁走在队尾压阵。
战士们都将子弹推上了膛,同时做好了不放一枪就把敌警戒排吃掉的准备,静悄悄地向敌人阵地摸去。
“前边就是警戒排阵地。”那个俘虏低声告诉顾长林说。
夜暗中,透空可见一个隆起的地堡的轮廓,敌阵地是静谧的,一个持枪的哨兵在地堡前方走来走去,鬼头鬼脑地四处张望。
顾长林没有停止脚步,继续向前迈进。
“口令?”敌哨兵喝问。
“天明。”
“什么人?”
“补充团机炮连特务长。”那个俘虏回答得十分响亮。
顾长林见敌哨兵放枪了警惕,立即甩开那个俘虏,大跨步上前去。就在靠近敌哨位的一刹那间,他猛然举起枪来,对准了敌哨兵的脑门。
敌哨兵一下子被制服了,战战兢兢地交了枪。跟在后边的战士们趁势端着枪冲进了敌人的阵地,对着横倒竖卧的敌兵厉声喝道:“统统交枪!快起来交枪!”
从睡梦中惊醒的敌人,哪里还来得及反抗?一个个蜷缩在地,举起了手,战士们七手八脚收缴了敌人的武器。一枪未放,就吃掉了敌人的警戒排。
据俘虏们供称,这里距离渡口还有七八里路,在伸向红河的山路上,挤满了等待渡河的敌军。
盖万阁举目观看,前方有闪闪的灯火,侧耳静听,隐隐听到人喊马嘶,一片喧嚣。
怎么办?要从敌群中冒险通过,可不像消灭敌军警戒排那么容易;如果等后续部队到来,不仅会放走更多的敌人,而且大部队也难在这样狭窄的地段展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盖万阁决定再次伪装敌人,抢占红河渡口。
全排换上了俘虏的衣帽,就地装扮了一番。盖万阁和顾长林带领着40多个战士,急促地奔下山去。
“天明”这道口令仍然很管用,一排顺利地通过了敌军的队尾。只见道路两旁横七竖八地倒着一堆堆的敌兵,想必是疲惫已极。
战士们绕过这些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只顾往前奔。一小时后,大家安全地插到了红河岸边。
渡口岸边,浮桥之上,敌军的人员马匹吵吵闹闹,挤成一团。那里灯火明亮,地形地貌一目了然。
顾长林一边观察,一边从密密麻麻人群缝隙中钻了进去,战士们紧紧跟随,直奔桥头。
“哪一部分的?”一个敌军官挥动着手枪,拦住去路厉声喝道,“乱抢什么?统统按顺序渡河!”
“我们奉命首先渡河,掩护部队撤退。”顾长林一边回答,一边不由分说地扒开那个军官,跨上了浮桥。
“机枪连的人跟上!”盖万阁乘机以无可商议的强硬声调喊着。
“后边的快跟上!”战士们以同样强硬的声调传着排长的命令。
这一队人马说话声粗气壮,看来十分难惹,敌军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好听之任之,乖乖地放行。
浮桥摇摇晃晃,敌兵拥挤不堪,有的争着渡河,还有些工兵在进行浮桥加固作业。滔滔的江水拍打着桥底的汽油桶,发出丁丁当当的响声。
浮桥中段结合未稳,河水已经没过了桥面,战士们全然不顾,趟着水强行通过。
红河西岸靠近浮桥处,是黑压压的一个小丘,怪石嶙峋,荆棘丛生。粗粗开出的一段急造军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全排渡过河去,便是一阵奔跑,迅速占领了河岸上的制高点。
“迅速展开。架设机枪!”排长盖万阁一声令下,各班选定了射击阵地,把枪口对准了浮桥。
渡口顿时被我军的强大火力严密封锁了,对面的敌军像被捅翻的蜂窝一般乱吼乱叫,纷纷奔逃。
茫茫夜幕中,敌人突然遭到迎头痛击,难辨我军虚实,盲目地向我军桥头阵地乱打一阵,没有一人胆敢继续渡河。一排顺势控制了渡口,敌我双方对峙于红河两岸。
突然,三发红色曳光弹拖着长长的尾巴掠过了夜空,这是我军后续部队赶了上来!顷刻之间枪声四起,一排和我后续部队隔河呼应,夹击残敌。
敌军腹背受击,前进不得,后退不成、像一群群受惊的鸭子,被压制在斗姆阁到红河岸的高山峡谷中。
这一仗打得干脆利索,我军共毙伤敌1000余人,生俘二十六军少将高参刘世荣、一九三师少将副师长邓少华以下2600余人,还缴获了大量战利品。
至此,第二十六军的主力师几乎全部被我军消灭,一排指战员居功至伟,成为我军历史上追歼战的传奇战例。邓少华被俘后哀叹:“我们这个主力师,竟然被解放军区区一个排的兵力搞垮了,这实在太荒唐!”
战后盖万阁荣获“战斗英雄”称号,他所在的一排则荣获“英雄尖刀排”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