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临摹追求“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他的篆书七言联如今卖33万
提到吴昌硕,大部分人都知道他是民国时期沪上有名的篆刻家,却不知道他在国画和书法领域,也是成绩卓著。吴昌硕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他是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人称“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
吴昌硕
吴昌硕对艺术主张贵在自我创造。他以书法入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吴昌硕因以“草篆书”入画,状物不求写实,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的“大写意”笔墨形式。他酷爱画梅花,以写大篆和草书笔法;又喜作兰花,以或浓或淡的墨色和用篆书笔法画成,刚劲有力。他的写意花卉手到擒来,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笔力老辣、气势雄强。
吴昌硕生于浙江安吉县一个读书人家。幼时随父读书,后来去邻村私塾就读。10多岁时就对刻印章表现出兴趣,在父亲的指点下入了门。16岁时,全家避战乱于荒山野谷中,弟弟妹妹先后被活活饿死。吴昌硕后又与家人失散,他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数年。1927年11月29日,83岁高龄的吴昌硕逝于上海寓所。
吴昌硕《篆书司马隃麋七言联》1878年 西泠印社藏
吴昌硕的成功离不开朋友的支持。梅兰芳、任伯年、翁同龢、吴大澄……这些文艺界的大咖们,都是他的朋友。王一亭是他的至交,王一亭是著名海派书画家,上海政商界领袖,他在自己的圈子不遗余力地推介吴昌硕的书画金石艺术,使其名声大振。王一亭还为吴昌硕在六三园举办生平第一次个展,使得吴派艺术开始为日本艺界所了解和推崇。吴昌硕也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潘天寿、陈半丁、沙孟海等均得过他的指导。
吴昌硕的楷书最开始学颜真卿,继而学钟繇;他的隶书取法汉石刻;篆书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他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倾斜的笔势,黄道周的章法,其中又受到北碑书风等用笔的影响,遒润峻险。
吴昌硕《篆书西泠印社横幅》纸本篆书 46×174cm 1915年 西泠印社藏
吴昌硕书法作品,以篆书、行草为主,晚年所书隶书,具有篆书痕迹,将篆、隶溶为一体,形成独特面貌。
吴昌硕的艺术风尚对我国近现代画坛影响极大,同时也对日本也产生很大的影响。民国九年(1920年),在日本长崎举办首次书画展,深受日本艺界推崇,被称为印圣,与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草圣张芝齐名。
吴昌硕《篆书小花园横幅》1909年 西泠印社藏
吴氏晚年作品朴茂雄强,篆书尤为人称道。吴昌硕临摹《石鼓文》数十年如一日,深研细品、渗融变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吴昌硕之篆书,貌似石鼓,但其体势已变,其下笔的烂漫恣肆,体势的左低右高,将石鼓文圆方结体变为长。其线条笔划遒劲凝炼,于拙朴古貌中显出新时代墨气,这是最出新意之处也。而其用笔的圆转精熟、刚柔并举,都体现着一种时风的气格品质。
吴昌硕《石鼓文贤如七言联》
书必合为时而作,而后可言创新,吴昌硕在65岁时,言其临石鼓文的体会:“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年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一日有一日之境界”,这才是大师的学习境界!如果一有所成就固步自封、千篇一律,这才是“馆阁体”。吴昌硕篆书的气势激越之情,正是源于对“一日有一日之境界”的领悟和践行。
吴昌硕《篆书七言联》 西泠拍卖
释文:小圃雉鸣逢雨夕,瀞流鱼出乐华朝。 此画作于吴昌硕77岁。在西泠拍卖2007年春拍中,最终以33万成交。
吴昌硕的一生,从低势一路走高,有时代的成就,朋友的帮助,更离不开他自身不断努力,全面发展。他的诗书画印,给人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