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53篇:教研随笔∣不断探索评课议课的新思路
不断探索评课议课的新思路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为了做好省市课题的研究,我带领课题组成员不断探索课堂教研的方式,之前是“三课合一”的尝试与实践,后又继续探讨新的教研方式。今年4月份,我和部分成员到东区松苑中学听了刘予清老师执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一节较为成熟的诗歌教学课,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十分到位,对课堂教学环节也进行了精心设计,课堂上也比较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精神的激发。不过遗憾的是,那天到场听课的老师比较少,或许是不少成员惧怕“听课后10天之内交听课反思”的魔鬼式指令。那么,只有10来个人的评课议课活动,究竟该如何组织呢?听课时,我还在想,是不是请每个人都发言,甚至可以讲得充分一点呢?不过等我们坐到会议室时,我逐渐理清了思路:何不来一次“复盘式议课”呢?反正参与的人也不多,即使这种尝试失败了,也没有什么损失。于是,我迅速调整思路,开始了一种新的观课议课方式。
首先,我请刘予清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备课思路与教学感言。然后就快速进入“复盘”的环节。我的想法是这样的:针对上课老师的每一步、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回顾、探讨,大家集体参与,讨论整节课的教学脉络。在导入环节,教师介绍了歌行体的知识。于是我们就围绕“这节课究竟需不需要介绍文体知识”进行讨论,后来大家达成共识,介绍文体知识还是有必要的,但对于初中学生,就没必要围绕“歌行体”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或者说,歌行体的知识并不是教学重点。接着,刘老师请学生重点分析第一段,并展示了范例,学生按照范例对第一段进行赏析。针对这个教学环节,我们又进行讨论。例如教师提供的范例,究竟是直接提供比较好呢,还是启发学生自己总结比较好?从教学论的角度看,后一种方法要更好,但考虑到实际学情,教师提供方法和范例也是可以的。当然,对一段的赏析是围绕“惨”字展开的。接下来,学生又按照之前的范例,对第二段进行重点赏析,教师请几个学生展示自己的鉴赏结果。大家对这个环节比较赞赏,此前教师已经提供了范例和方法,学生再按照教师的方法进行自主赏析,这是符合教学逻辑的。对第二段的赏析,也是围绕“惨”展开的。课堂进行到这里,基本上完成了“内容把握与理解”的目标。接下来,刘老师又问了一个问题:面对这种“惨”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杜甫的选择是什么呢?学生朗读分析第三段,把握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教师又提供了本诗的写作背景以及关于杜甫的生平资料,请学生进一步把握杜甫的情怀。对于这个环节,大家也是比较认可的,而且认为设计得十分巧妙,不仅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诗歌第三段的分析,而且又慢慢导出了作者的情感与境界。最后,教师归结,提出了“惨”与“圣”的对照与关联。整节课的回顾与分析到此结束了。
回头梳理总结,我们的操作是:通过集体回忆的方式,梳理整节课的教学环节与细节。回顾每一个环节后,就停下来思考讨论,例如这个环节和教学目标有没有关系,这个环节和其他环节有没有内在关联,这个环节的设计有没有巧妙之处等。对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这样的分析,最大的好处就是促使所有的听课老师都参与思考讨论,在集体研讨中修正自己的想法与理念。我相信,这种议课方式比起“优点缺点各讲三条”来,要更有学理性。不过,由于是第一次组织这样的议课活动,还有一些不完美之处,例如没有准确记录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没有结合教材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分析,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这节课。以后还要进一步更新: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把握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集体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记录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尤其是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讨论;从整体上把握这节课。
其次,如果议课只是针对上课老师的课进行分析,我觉得意犹未尽。能不能大家再群策群力,献计献策,再设计出其他的教学思路,并体现创新性呢?我们接下来又进入到了第二个环节,即思考讨论这节课还能怎么教。问题抛出来之后,我发现有点冷场,因为大家可能没有前期的准备,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思路。我随机应变,现炒现卖,给大家介绍了几种备课的思路。例如肖培东老师的教学,就是抓住文中不太起眼的字句,然后贯穿整节课;例如王君老师的教学,非常关注文本特质,并且对文本进行划分,具体分为诵读型文本、写作型文本、跳板型文本、思辨型文本、主题性文本、语用型文本等等;例如黄厚江老师的任务式教学设计,将教学环节变为活动与任务;例如群文教学、大单元教学、比较式教学等等。介绍完之后,大家的思路就打开了。有的老师认为可以抓住“破”字展开课堂,引导学生思考茅屋为什么破、破的表现是什么、破了之后给诗人带来了哪些后果、诗人是如何面对破的等等;有的老师认为可以抓住“风雨”,引导学生思考“风雨”的多层含义,“风雨”与茅屋的关系,“风雨”与作者的思想境界等等;有的老师认为可以和白居易的《卖炭翁》进行对比阅读,比较杜甫和白居易对底层民众的不同情怀;有的老师认为可以设计为诵读型课堂,在反复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与情怀,等等。这个议课环节带给我了很多惊喜,原来在大家的集体智慧下,一节课竟然有如此多的设计思路。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我相信课题组的成员一定可以称为教学设计的高手,也会在创新的教学设计中不断变革课堂。
实际上,本次活动不仅实现了课堂的“复盘”,更实现对课堂的“重构”。通过“复盘”,我们把握到的是一节课的学理与逻辑;通过“重构”,我们又实现了教学思路的创新。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小型的研讨活动,10人左右的规模。如果有40人以上参加,我们又要继续探索新的课堂教研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