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叶古建筑群
古建筑群
古建筑群:古村中留下的传统民居相对集中成片,完整的是五条巷,形成严谨院巷格局,五条古巷直通村里主街,利于居民出入与住户经商,同时以利于防卫与消防,又体现出古村商埠中心的寸土寸金的商贸市口价值,这是兰溪所特有的建筑群落。在东叶古村,成片民居建筑群体起伏有致,风格协调而富有变化,呈现出典型的江南民居群落特征。东叶村民居大都以木结构一至两层为主,当地富裕家族住房多采用 “三间二过厢一天井”的典型平面单元形式,排列有秩。
巷道:村内至今仍留有大量的传统巷道空间,宽不逾两米,而两侧建筑山墙高达七八米,有些既深又窄,曲折不见尽头,有些随地形高低而蜿蜒向上,更富情趣,是中国江南传统空间形式的一种体现。在原来店铺云集的七条巷区内,局部两侧的山墙用券墙联结,加强了两个山墙的刚性,类似与西方教堂飞扶壁的作用,同时又对消防起了一定的作用。
拱券是一种建筑结构。简称拱,或券,又称券洞、法圈、法券。它除了竖向荷重时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还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其外形为圆弧状,由于各种建筑类型的不同,拱券的形式略有变化。
飞扶壁就是扶持墙壁的意思。就是为了平衡拱券对外墙的推力,而在外墙上附加的墙或其他结构。就是说中间的拱对墙有向外的推力,而扶壁是将墙向内推。
在古城巷道中,具有券墙、飞扶壁的,代表性的建筑要数城南七巷、世德巷、状元第、雀门巷与星宫巷、章府里、桃花坞、百步梯等。这不仅使两边山墙进行用券墙联结,增加了山墙的刚性,而且也起到了防御火灾的作用。
建筑立面:建筑立面上的灰瓦白墙和高出屋面的封火山墙,形成了兰溪民居建筑的风格。由于兰溪与安徽徽州相当近,且有水路运输的方便,徽式建筑在兰溪古城相当普遍。白墙灰瓦马头墙构成了古城建筑立面的重要要素。
院落平面:兰溪传统富户民居多采用“三间二厢一天井”的单元平面,这种平面形式也是一个防火分区。天井是室内的重要采光来源,同时天井下的院落空间也是居民的生活空间和绿化空间。民居中还有大量的半开敞式院落,是住宅与外界的隔离带,同时也是优美的绿化环境。
兰溪古城民居大多采用“四水归堂”式的建筑结构,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土地的特点。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四水归堂十分漂亮,让人心情舒畅。
古村标志性建筑:从东叶古村形象与可视性上分析,构成东叶古村的标志性建筑有叶氏祠堂、台门等。在建筑上,东叶民居大木作严谨而小木作华美,建筑的雀替和柱头等部位往往是装饰的重点,体现出徽派建筑的影响。东叶村民居受郊县龙游民居的影响,吸收了东阳民居的木雕技术,室内雕刻精美华丽。建筑立面上的灰瓦白墙,马头墙形式的封火山墙,华美的窗户,均呈现出皖南建筑文化圈边缘地区的变异特性。而后期出现的一些仿西洋古典的做法,也可以看出兰溪作为古驿道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影响的杰作。
东叶古民居建筑,属徽派建筑风格,而建筑上的雕刻已成为建筑结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大型的公共祠堂到各式各样的古民居,从大门、屋脊到梁柱、窗牖,或多或少地都要来一点雕刻,“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这是对兰溪徽派古民居建筑的生动描述。有人说这是有意的点缀,但恰似一部乐章的节奏,生活旋律中不可缺少的节奏。建筑雕刻以它巧妙的构思、精湛的雕工、生动的形象、传神的意趣,赋予古民居以艺术生命,丰富了东叶古建筑的精神文化内涵。
肥硕的房梁有三个寓意,一是希望子孙做栋梁之材;二是象冬瓜、象宰杀过的年猪,祈愿物产丰富,代代富裕;三是象男子的生殖器,强壮的生殖能力是人丁兴旺的保证。
骑楼是指楼房与楼房之间,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联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就是近代典型的商业建筑,骑楼一般分楼顶、楼身、骑楼底三部分。
它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建筑形式,可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其南有很多这样的建筑。如广州的上下九、厦门的中山路、北海珠海街以及上海金陵路(早期广东人聚居区)。这种建筑适应南方天气潮湿多雨,商业楼宇密集等情况而建造的。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
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可防雨遮晒,方便顾客休憩。是兰溪古村一种极有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驿道也被称为古驿道,中国古代陆地交通主通道,同时也是属于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主要用于转输军用粮草物资、传递军令军情的通道。如著名的丝绸之路,古代的湖广驿道、南阳-襄阳驿道、青蒿驿道、梅关古驿道等。古代驿道主要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各种政务、经济、军事等公文信息传递、物资运输、军队调动、军队后勤补给和官员出差、调任与巡视。也是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政治上控制的重要手段。而驿站是沿驿道设立的负责官方接待、信息传递,道路管理和军队供给的机构。驿道和驿站合称为驿传系统,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邮政电讯、政府招待所和兵站。驿是古代对行省区驿传设置的称呼。台、站则指在边疆地区的驿传设置。
中国南方盛行一种天井民居。所谓“天井”,其实也是露天的院落,只是面积较小。南方炎热多雨而潮湿,多山地丘陵,人稠地窄,民居布局重视防晒通风,也注意防火,布局紧凑,密集而多楼房,所以多建天井民居。其基本单元是以横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狭高的天井也起着拔风的作用,有利通风;正房即堂屋朝向天井,完全开敞,可见天日;各屋都向天井排水,风水学说称之为“四水归堂”,有财不外流的寓意。外围常耸起马头山墙,利于防止火势蔓延。
马头山墙又称封火山墙,是南方民居及其他建筑的一大造型特色。墙头都高出于屋顶,轮廓作阶梯状,变化丰富,有一阶、二阶、三阶之分。封火山墙的砖墙墙面以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青瓦,明朗而雅素。
天井民居以皖南赣北徽州地区最为典型,最基本的平面呈“口”形或“Π”形;若正房后再加一个天井,布局即成“U”形或“H”形,堂屋充满穿堂风,更加凉爽。或在后天井后部再加楼房,布局即呈“日”字形或“R”形。
“天井”其实也是院落,只是较小。中国南方炎热多雨而潮湿,人稠山多地窄,故重视防晒通风,布局密集而多楼房。天井民居以横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正房即堂屋前向天井,完全开敞,狭高的天井起着拔风的作用。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外围耸起马头山墙,可防火势蔓延。墙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砖墙抹灰,覆以青瓦墙檐,白墙黛瓦,明朗而素雅,是南方建筑一大造型特色。天井民居以中国东南部皖南、赣北即徽州地区最为典型。
井头沿民居上的门帘雕刻着诗情画意风景、风情图案,如:“为善最乐”、“寿而康”、“读书便佳”、“嵩峰秀”、“悦秀屏”、“采澄清”等10多篇。
徽州民居的特色:
1、村落选址的重要性。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条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多建在山之阳,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住宅多面临街巷,整个村落给人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
2、平面布局及空间处理。民居布局和结构紧凑、自由,屋宇相连,平面沿轴向对称布置。民居多为楼房,且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单元,组成全户活动中心。天井少可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的达36个。一般民居为三开间,较大的住宅亦有五开间。随时间推移和人口的增长,单元还可增添,符合徽州人几代同堂的习俗。建筑形象突出的特征是:白墙、青瓦、马头山墙、砖雕门楼、门罩、木构架、木门窗。内部穿斗式木构架围以高墙,正面多用水平型高墙封闭起来,两侧山墙做阶梯形的马头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黑白辉映,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方整的外形,形如“一颗印”为徽州民居的独特风格。民居前后或侧旁,设有庭园,置石桌石凳,掘水井鱼池,植果木花卉,甚至叠山造泉,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大门上几乎都建门罩或门楼,砖雕精致,成为徽州民居的一个重要特征。
古代徽州男子,十二三岁便背井离乡踏上商路,马头墙也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从高处往下看,高低起伏的马头墙,在视觉上给人产生一种“万马奔腾”动感,也隐喻着宗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
马头墙的墙头都高出于屋顶,外轮廓作阶梯状,脊檐长短随着房屋进深而变化,其在江南民居中也广泛地采用,其中有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之分,也可称为一叠式、两叠式、三叠式、四叠式,通常三阶、四阶更常见。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金花板)不过有些大户民居,因有前后厅,所以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马头墙上安各种苏样“座头”(“马头”),有“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等数种。“鹊尾式”即雕凿一似喜鹊尾巴的砖作为座头;“印斗式”即由窑烧制有“田”字纹的形似方斗之砖,但在印斗托的处理上又有“坐斗”与“挑斗”两种做法;“坐吻式”是由窑烧“吻兽”构件安在座头上,常见有哺鸡、鳌鱼、天狗等兽类。也有“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做官”的理想追求,南方多采用“鹊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