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出一上联:“烟锁池塘柳”,考生答不出转身就走,皇上:别走,你就是这届状元     下联:“露顶白头霜”

对联文化距今也有两千年的发展史了,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现在每逢春节还都会贴上对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在古代,考对联也是读书人科举考试中的重要一项,在清朝时就有这样一件趣事。皇上出了一副上联,考生因为答不出来转身就走,却因此被皇上钦点了状元。这等好事自然不是人人都能遇上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科举考试是古代人想要为朝做官的途径之一,对于不会征战沙场的读书人来说这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而科举考试也是一个漫长又艰辛的过程,从最初的乡试洁源到会试的会员,以及最后一轮殿试的状元,唯有历经这几个阶段,才能真正为朝做官,此后的仕途发展如何,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话说在乾隆年间的一次科举考试中,在经过层层选拔之后剩下最后两个考生难分高下,于是到了殿试这一阶段,乾隆决定亲自“审讯”二人。这位有着“十全老人”美称的乾隆自小就是博览全书,文化素养自然也是非常高的,爱好之一就是吟诗作对,由他来担当最后的“考官”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同时他也倒是想看看这两人究竟有着怎样的文采,于是就想出一个法子决定谁才是最后的状元,乾隆给出了“烟锁池塘柳”的 上联,并表示谁能对的出来这一联,他就是状元。这一副对联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意境深远,就连满清第一才子纪晓岚都说这是“天下第一难”,那乾隆还出难度这么大的考题,究竟是为什么呢?

乾隆见两人迟迟不开口,就说道:“此对联为绝对,能一见断定者必是高才。”其中一位学子思索片刻便表示:“陛下,恕我才学浅薄,这则对联我实在对不出来,就先告退了。”说罢便准备离开,而另一位则在积继续思考。但乾隆当即就叫住了准备走的学子,说状元就是他了,只能说皇上就是任性。其实这则对联并不是乾隆独创出来的,而是出自于明朝时期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当时没有人对出来,到了乾隆这里依旧如此。而先离开的说明他自知这则对联是百年绝对,因为清楚自己的才学,所以没有故意逞强。但是后者久久不做反应,要么是他不清楚这则对联出处,要么就是不知自身才学故作高深,所以乾隆就选择了离开的人做状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