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人物——宋神宗赵顼(北宋第六位皇帝)

宋神宗,英宗长子,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据《宋史》记载,赵顼自幼“好学请问,至日晏忘食”。当太子时就喜读《韩非子》,对法家“富国强兵”之术颇感兴趣;还读过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对王安石的理财治国思想非常赞赏。神宗即位时,北宋的统治面临一系列危机,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而政费繁多,加上每年赠送辽和西夏的大量岁币,使北宋财政年年亏空,据《宋史·食货志》记载,至治平二年(1065年)亏空已达1570多万。广大农民由于豪强兼并,0盘剥和赋税徭役的加重,屡屡--。值此内外忧患,财政困乏之际,神宗没有气馁,力图“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表现出“励精图治,将大有为”,“奋然将雪数世之耻”的政治气概。赵顼在即位之前已闻知王安石的政治抱负和才能,并“由是想见其人”,因此即位不数月,就让王安石出任江宁知府。几个月后,又召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兼侍讲,寄以治国安邦的厚望。神宗对王安石的器重,引起了在朝老臣的不满。宰相韩琦执政三朝,本该辅佐新帝,有所作为,然而见神宗提拔新人,却坚辞相位,出判相州。神宗问:“卿去谁可属国者?王安石何如?”韩琦说:“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表明了他反对王安石执政的态度。元老重臣富弼在罢相位时,也不同意任用王安石,而推荐了文彦博。对此,神宗或以不答相对,或以默然置之,坚持了自己的想法。除老臣外,当朝大臣如参知政事吴奎、御史中丞吕诲、参知政事唐介、侍读孙固等也都以王安石“护前自用”、“论议迂阔”、“狷狭少容”等为理由,极力反对王安石为相。面对种种阻挠,神宗不以为然,力排众议,于熙宁二年( 年)二月果断地拜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委以重任,从而揭开了变法图治、富国强兵的序幕。推行新法为了及时有效地制定和推行新法,神宗还特命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即制定户部、度支、盐铁三司条例的专门机构,由王安石和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主持。在这个机构中,神宗听从王安石的推荐,进一步起用了吕惠卿、章敦、蔡确曾布吕嘉问、沈括薛向等一批新人,这些人都有一定的实际才干,对于协助王安石拟定和贯彻新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变法的过程中,神宗以君权的力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熙宁二年,新法逐渐 、实施,但是马上遭到朝内外一批守旧势力的攻击。他们不仅从新法的内容和效益上提出非难,而且在思想、道德上指责王安石“变0法度”,“以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鄙老成为因循,弃公论为流俗”。在朝议纷纷面前,神宗虽曾一度犹豫,但终不为所动。至于学术、道德上的争论,神宗则认为“人臣但能言道德,而不以功名之实,亦无补于事”。他讲求道德与功名并重,对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空言道德,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甚为反感。在王安石的解释下,他能理解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0之法不足守”的主张,并继续支持新政。在王安石与守旧势力的斗争中,神宗支持王安石,先后罢退一批反对变法的官员。如御史中丞吕公著“以请罢新法出颍州”;“御史刘述刘琦钱镠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杨宗愈皆不得言,相继去”;“翰林学士范镇三疏言青苗,夺职致仕”;欧阳修乞致仕,“乃听之”;“富弼以格青苗解使相”;文彦博言市易与下争利,“出彦博守魏”。相反,熙宁三年(1070年)神宗进一步提升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居相位,有了更大的权力,于是,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先后颁行天下,变法进入了0。第一次失败神宗在即位之初,他对王安石富国强兵的变法主张极为欣赏,并在变法的前一阶段,即熙宁七年(1074年)以前,对新法的推行给予大力支持。如果没有神宗的支持与配合,王安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变法是不可能的。宋神宗的政治抱负和锐意改革的正确决策,保证了变法的成功,这对于改善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增强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新政维艰,元丰改制变法虽然在前一阶段取得胜利,但守旧势力的攻击并没有停止,特别是随着变法的逐步深入,触及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越严重,守旧势力的进攻就越猛烈。于是,神宗开始左右摇摆,他希望在平衡各派势力的情况下,勉力维持新政 熙宁七年春,天大旱,久不雨,朝内外守旧势力以“天变”为借口,又一次掀起对变法的围攻。这一次围攻得到了仁宗曹后、英宗高后和神宗向后的支持。以太皇太后曹后为首的外戚参与反对变法,不能不对神宗产生巨大影响,这是因为英宗、神宗一系实非仁宗嫡嗣,只是由于仁宗无子,才把英宗选为皇储最后继承皇位,所以仁宗的曹后和神宗之母高后对神宗有较大的威慑力量。神宗由是开始动摇。当王安石对所谓的“天变”据理反驳时,神宗不再听从王安石“天变不足惧”的解释了,相反他认为“天变”不是小事,是因人事不修所致,“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四月,神宗终于在曹后、高后再次流涕,向神宗哭诉“安石乱天下”的情况下,罢王安石相,改知江宁府,使变法遭受挫折。虽然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神宗重新起用王安石,但随着守旧派势力的增强,变法派内部意见的分歧,神宗对王安石专用信任的程度大大降低,“王安石再相,上意颇厌之,事多不从”,变法不能推进。熙宁九年(1076年),天上出现彗星,守旧派又以“天变”对变法提出非议,神宗更加动摇。他对王安石说:“闻民间殊苦新法”。十月,王安石不得不复求罢相,出判江宁府。王安石两次罢相,都是神宗向守旧势力妥协的结果。神宗的政治目标是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的,但他一怕得罪两宫太后,二怕出乱子。当“人情咨怨”、朝议汹汹,变法碰到较大阻力时,他就退却了。他要调整政策,相对平衡地对待要求变法的 和主张守旧的旧党两股势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自己留有余地;一方面则仍然体现了自宋太祖起就有的“异论相搅”的传统家法。其实,在神宗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就注意抚慰旧党中罢退的元老重臣,以示恩眷。韩琦罢退河北,上疏反对青苗法,神宗虽然最终没有接受,但一开始仍夸奖曰:“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熙宁七年八月,则特遣宦官李宪往相州赐韩琦诏书和汤药。熙宁六年(1073年)文彦博罢枢密使,便诏与其子孙推恩,特表恩宠。元丰三年(1080年)文彦博朝觐,神宗“赐宴琼林苑,两遣中谒者遗诗祖道,当世荣之”。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神宗任用貌似“中立无与”,实际上则为守旧势力的吴充为相。又先后重新起用曾被罢退降职的旧派人物吕公著冯京、孙固等,以平衡新派、旧派的力量。主持改制在政治上神宗还是勉力维持新政局面的。在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守旧势力以为时事将有大变。神宗却明确下诏说明新法“间有未安,考察修完,期底至当。士大夫其务奉承之,以称朕意。无或狃于故常,以戾吾法。敢有弗率,必罚而不赦”。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终神宗朝,除方田法罢废及部分新法条文被稍作调整外,新法基本上得以贯彻执行。神宗对在外地任职的王安石也多有关照,如熙宁十年(1077年)以王安石为集禧观使;元丰元年(1078年)以王安石为尚书左仆射、舒国公、集禧观使;元丰三年改制,则以王安石为特进,改封荆国公。元丰年间,神宗亲自主持改制,希望在保持新法既得成果的基础上,在某些方面使改革有所推进。他绕开容易引起争论的理财问题,而把注意力放在整顿冗官和强化军兵保甲问题上。冗官冗费是宋朝官僚政治的毒瘤,宋初,太祖、太宗二朝为了加强皇权,广授官职以分宰相和省、部、寺、监之权,授官制度复杂,有官、职、差遣之分,造成机构重叠,闲官冗费等弊端。元丰三年八月,神宗正式启动官制改革,他首先从积弊最深的差遣制度入手,诏令撤销只领空名的官职,原作为虚职的省、部、寺、监各官皆实际任事。并采用旧文散官的名称编成官阶,作为官员俸禄及升降的品阶标准。元丰五年(1082年),以《唐六典》为蓝本,颁行三省、枢密、六部新官制。元丰年间中央官制的改革,虽然局限性很大,但表现了神宗维持新政,继续改革的心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初以来混乱的官僚体制,奠定了北宋后期和南宋中央官制的基本构架。[本段]政治局面在政治上神宗还是勉力维持新政局面的。在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守旧势力以为时事将有大变。神宗却明确下诏说明新法“间有未安,考察修完,期底至当。士大夫其务奉承之,以称朕意。无或狃于故常,以戾吾法。敢有弗率,必罚而不赦”。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终神宗朝,除方田法罢废及部分新法条文被稍作调整外,新法基本上得以贯彻执行。神宗对在外地任职的王安石也多有关照,如熙宁十年(1077)以王安石为集禧观使;元丰元年(1078)以王安石为尚书左仆射、舒国公、集禧观使;元丰三年改制,则以王安石为特进,改封荆国公。宋神宗赵顼相关

宋朝皇帝1067年—1085年 (第6位)人物关系:远祖:

赵朓 宋僖祖文献皇帝太祖:

赵珽 宋顺祖惠元皇帝烈祖:

赵敬 宋翼祖简恭皇帝天祖:

赵弘殷 (899956) 宋宣祖武昭皇帝高祖:

宋太宗赵光义 (939997) 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曾祖:

赵元份 (9691005)爷爷:

赵允让 (9951059)父亲:

宋英宗赵曙 (10321067) 宋朝第五位皇帝儿子:

宋徽宗赵佶 (10821139) 北宋第八代皇帝

儿媳:

刘皇后 (10881121) 北宋宋徽宗妃嫔

刘皇后 (?~1113) 北宋宋徽宗之妃嫔

孙子:

宋钦宗赵桓 (11001156) 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

曾孙:

赵谌 (1117~?)

宋高宗赵构 (11071187) 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

赵枢 肃王赵枢,宋徽宗赵佶第五子

宋哲宗赵煦 (10761100) 北宋第七位皇帝

儿媳:

刘皇后 (10791113) 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任皇后同年(公元1032年)出生的名人:

宋英宗赵曙 (10321067) 宋朝第五位皇帝河南省开封市

钱乙 (10321113)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山东省泰安东平县

王令 (10321059)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程颢 (10321085) 北宋五子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

葛书思 (10321104) 宋朝词人江苏省无锡江阴+ 更多公元1032年出生的名人》同年(公元1067年)去世的名人:

宋英宗赵曙 (10321067) 宋朝第五位皇帝河南省开封市

蔡襄 (10121067) 宋代书法四大家福建省莆田市仙游

易元吉 (?~1067)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胡宿 (9951067)江苏省常州天宁

沈遘 (10251067)浙江省杭州余杭

李谅祚 (10471067) 西夏第二位皇帝陕西省榆林米脂县+ 更多公元1067年去世的名人》

(0)

相关推荐

  • 范仲淹与宋代新儒学

    一.范仲淹与"宋初三先生" 宋代新儒学,又称道学或理学.朱熹在<伊洛渊源录>中定周敦颐为道学之开山,但又论:"本朝道学之盛--亦有其渐,自范文正以来已有好议论 ...

  • 党争纷纭国是改 岿然始见士大夫

    作者:宋紫凤 仁宗朝,人才辈出,几乎囊括了直至徽宗朝前的所有北宋名臣 历史的安排宏大而有序.当宋太祖立朝密镌誓碑,将不杀大臣与言事官定为本朝家法时,朝野的士大夫中,一种与道进退生死以之的思潮也在同时萌 ...

  • 王安石的“三不畏”在今天还适用吗?

    宋仁宗做了四十年皇帝,虽然用过像范仲淹.包拯等一些正直的大臣,范仲淹还向他提出过整顿政事的十条"新政".遗憾的是他没有改革的决心,国家越来越衰弱下去.他没有儿子,死后由一个皇族子弟 ...

  • 宋朝历史人物——宋度宗赵禥(南宋第六位皇帝)

    宋度宗,名赵禥(1240年-1274年)荣王赵与丙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宋度宗赵禥宋理宗没有儿子,收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太子.理宗于景定五年(1264年)10月 ...

  • 宋朝历史人物——宋哲宗赵煦(北宋第七位皇帝)

    宋哲宗赵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6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 ...

  • 宋朝历史人物——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代皇帝)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是北宋王朝的第八代皇帝,19岁继位,53岁退位,为帝34年,赵佶具有书法.绘画才能,鞠蹴(足球)也踢得很好,堪称宋代风流天子.徽宗在书法.绘画上造诣颇深.其正书称& ...

  • 宋朝历史人物——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舅父李常是藏书家.黄庭坚自幼好学,博览经史百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登进 ...

  • 宋朝历史人物——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 ...

  • 宋朝历史人物——晏殊(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 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太 ...

  • 宋朝历史人物——李师师(北宋末年青楼歌姬)

    李师师(1090年-1129年),北宋末年青楼歌姬,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并得到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燕 ...

  • 宋朝历史人物——苏颂(北宋中期宰相,天文学家、药物学家)

    苏颂(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汉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同安区)人.北宋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其祖先在唐末随王潮入闽,世代为闽南望族,父 ...

  • 宋朝历史人物——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