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为当代佘太君,丈夫和6个儿子为抗日死,幸存六郎逝于内战
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诗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凝聚在杨家将传说故事中的前仆后继、忠心报国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族侵扰和西方列强欺凌时奋起反抗、保家卫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上至官绅、下至黎民,皆知忠义为国青史留名,苟且求荣遗臭万年。
在演义小说《杨家将》中,杨家满门忠烈,男丁几乎全部战死沙场,男人牺牲了,佘太君等女人继承遗志继续战斗,其夫及七子一孙皆为国捐躯,她被朝廷封为封太君为归命无佞侯、一品诰命夫人。虽然饱受奸邪小人排挤,但是深明大义,每逢国家有难,她以高龄挂帅出征,将忠烈报国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杨家将的故事有的有史可查,有的则真假难辨,《宋史》对杨家的记载很少,据可靠史料查证,杨业、杨延昭(杨业之长子)、杨文广(杨延昭三子)确实存在,其他诸多人物都是演义杜撰出来的,这些演义故事因为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被人民世代相传,传为佳话。
而到了当代,有一位真实存在的“佘太君”邓玉芬,她就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如果不是生逢乱世,她会和她的丈夫以及7个儿子过着普通宁静的生活,可偏偏彼时的中国遍地狼烟,无数家庭遭受战乱之苦,这位英雄母亲为了革命,深明大义,将丈夫及六个儿子送上革命战场,结果无一生还,最小的儿子还在日军扫荡中不幸罹难。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的就是这位英雄母亲的故事,她的事迹应该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并永世铭记在心。
满门忠烈,英雄悲歌
1891年于北京市密云县水泉峪村一户农民夫妇迎来了一个女婴,取名叫邓玉芬。邓玉芬长大后嫁给了密云县张家坟村的农民任宗武,两人勤勤恳恳过起了小日子,先后生育了七个儿子,日子清贫但也快乐。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发动了侵华战争,东北三省很快沦陷。日军侵占东北后,迅速向华北地区进攻。1933年,邓玉芬的家乡被日军侵占,同年,南京国民政府和日本秘密签订了《塘沽协定》,邓玉芬所在的村庄被划入了满洲国境内,当地的中国居民们成为了日本的亡国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维持生计,邓玉芬让年长的三个儿子出外做长工,她和丈夫带着4个年纪尚小的儿子搬到了邻村的猪头岭生活。
1940年,八路军第十团到这片山区开展抗日活动,并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与当地民众联系密切。邓玉芬一家人受到抗日救国思想的影响,踊跃支持八路军的抗日工作。
面对强大的日寇,邓玉芬和许多人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全民抗战才有胜利的希望,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大家团结一致就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邓玉芬就和丈夫商量:抗日咱都得上,别人家出钱出枪,咱们也得行动起来,把儿子叫回来打鬼子去吧!”丈夫欣然同意了邓玉芬的建议。于是,1940年他们叫回了最大的三个儿子,先后送他们参加了白河游击队,参加抗日战斗。随后不久,也就是1941年底,老四、老五被母亲叫回来,让他们参加了抗日自卫军模范队。
邓玉芬的心里非常清楚战争的残酷性,但是或许她没想到这种残酷性会如此集中在她的亲人身上,短短几年,她的五个儿子先后惨烈牺牲。
长子任永全1942年秋在保卫盘山抗日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次子任永水1943年秋在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因无药医治导致伤情恶化,最终病死在家里;三子任永兴在抗日战斗中失踪,最终下落不明;丈夫任宗武、四子任永合、五子任永安在1943年春天响应政府号召到"无人区"种地,结果均被捕遇害,任宗武和老五同时被害,老四被日寇抓进监狱后受尽酷刑后被杀。
三年时间,邓玉芬先后失去了五个儿子和丈夫,但她依然坚持竭尽所能为抗日部队做贡献,家中男丁征战沙场,她日夜不停赶做军鞋支援前线、照顾八路军伤员,甚至省下口粮捐献给前线部队。
日军对中国人民的迫害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他们推行“人圈”计划,人为制造大片无人区,企图将百姓和抗日武装隔离开,困死抗日将士,但很多百姓却誓死不进“人圈”,重返“无人区”谋取自由与生计。
1941年,日伪军为了彻底消灭无人区抗日武装,对“猪头岭”一带开展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抗日将士和群众纷纷躲进山洞。邓玉芬带着年幼的老七也躲在一个山洞里,日军几天昼夜不停地在附近搜山,他们在山洞里忍饥挨饿,老七由于年幼不懂事并发烧,忍不住开始哭闹着要回家吃饭。
邓玉芬为了不暴露广大将士及群众的隐藏地点,情急之下她流着眼泪从棉衣里扯出一团棉花堵在老七嘴里并将他紧紧抱在怀里直到敌人离开。但老七由于长时间被捂得脸色青紫,被邓玉芬焦急摇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妈,饿,饿。”
邓玉芬很想下山为小儿子找点吃的,治疗发烧,但是敌人很可能就在附近,随时可能会折返,她不能不顾大家的安全而贸然前去,当天晚上,老七(还没起大名)在饥病交加中离世。
眼睁睁的看着幼子死在怀里,自己却无能为力,对邓玉芬这是多么致命的打击啊!她撕心裂肺地坐在小七儿的坟头痛哭,这哭声痛彻心扉,让人心碎;这哭声既是对小七儿的亏欠,更是这位母亲对她已故去的诸多儿子的怀念。
抗日战争就这样在中国人民的血与泪的坚持下与1945年8月15日赢得了胜利,邓玉芬望着空荡荡的房屋,眼噙泪花,喃喃自语,又像是在与丈夫和六个儿子在对话:咱们胜利了!
评剧《母亲》剧照
日军刚刚投降,中国人民还享受够胜利的喜悦中,1946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发起内战。这位坚强的老人“毅然”将幸存的“六郎”任永恩送往县支队参加革命。
为此,她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心中也是极其矛盾的,她甚至鬼使神差跑到了县支队驻地的附近,忍不住想给相关领导反映一下自家的情况,将“六郎”领回家,依据当时部队的政策,这也是完全能做到的。
但她最终还是忍住了,见到儿子后却叮嘱“六郎”:"记住你爸和你哥是咋死的,好好革命!”“六郎”牢牢记住妈妈的话,1947年8月,他在密云县河北庄战斗立功,1948年在攻打黄坨子据点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他好好革命了,却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妈妈!
群众为邓玉芬立塑像
为了革命,邓玉芬痛失丈夫和七个儿子,她是一个了不起的普通女人,更是一个英雄母亲,她的牺牲不是为了自己及小家庭,而是为了华夏大地能有千千万万安宁的万家灯火。
古有佘太君一家满门忠烈无悔报国,但其悲壮及事迹明显被演义小说渲染夸大了,邓玉芬一家的事迹却是真实的,她被称为当代佘太君,英雄事迹在密云、丰宁和滦平地区一带广为流传。
某银行党支部在邓玉芬雕像前开展庆祝建党96周年活动
结语
英雄悲歌,浩气长存。邓玉芬在革命胜利后受到政府的多方照顾,1956年,有领导盛邀她到自己家住,她去几天后就要回家,她对照顾自己的工作人员说:政府对很照顾了,我很知足。眼下不缺吃不缺喝,怎能再给国家添麻烦。
评剧《母亲》获文化大奖:五个一工程奖
1970年,邓玉芬逝世,享年79岁。2012年,邓玉芬的家乡建设了邓玉芬雕塑和主题广场以传承她的伟大爱国精神,2014年7月7日,在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中,她的名字被重要领导人提及,随后以邓玉芬为原型的北京市文化精品项目优秀评剧《母亲》得以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
希望伟大母亲邓玉芬的英雄事迹能被全国人民熟知,并永远铭记她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