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到底存不存在
近期有很多文章来推送这个类型的文章,以及有网友在我文章下面或回复我评论,直截了当的说,夏朝不存在,都是神话传说。在这里我就系统的回复一下。
自西方理论传到中国后,中国人就开始不自信了,产生了疑古派、随后又产生了古史辩派,直到王国维先生提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二重证据法的诞生又给中国历史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对于非信史或半信史时代的研究极为重要,成为了中国考古学的一大助力。
从此以后,中国人民又开始慢慢自信了,但事无绝对,总有些人对此表示怀疑,首当其冲的就是“夏朝”,西方社会因为要打击中国人文化自信,他肯定不会承认中国历史,而部分中国人,缺乏正确认识,也不太自信,甚至是否认。
现在我可以明确的说:“夏朝是存在的,这是事实,不容置疑”。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我的依据在哪。因为我这人最烦的就是“张嘴就来”的人,说话要讲出你的依据,然后下结论,不然我一律认为是“网络喷子”“键盘侠”“洋奴”……
首先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是这样的,大禹涂山会盟后分九州、铸九鼎,这标志着“各方国联盟”形成的国家——夏朝的诞生。以后大禹多次去何方“巡狩”视察。大禹去世后,其子启继位,从此正式开始家天下的奴隶制社会……由此可知,在文献上记载是有的,但它时间太久了,谁知道有多少真实性?多的就不叙述了,正文正式开始。
一、从文献记载来看。
“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 ”。——今本《竹书纪年》
“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 ,羊肠在其北”。——《史记·吴起列传 》
“昔伊洛竭而夏亡”。——《国语·周语 》
“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古本《竹书纪年》
“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逸周书·度年》
“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括地志》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东”。——《史记·封禅书》
“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史记·夏本纪》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孟子》
“帝仲康 七年陟。世子相出居商丘,依邳侯”。——《竹书纪年》
“启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真诰》
“启三十五年征河西”。——《帝王世纪》
“其在殷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亡厥国,皇天哀禹,赐彭寿思正夏略”。——《逸周书·尝麦解》
“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汲冢古文》
“太康居斟鄩,乃失邦”。——《汲冢古文》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与父鲧皆不得在位,为人臣”。——《史记·夏本纪》
“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
“伯禹,夏后氏,姒姓。其先出颛顼。颛顼生鲧,尧封为崇伯,纳有莘氏女,曰志,是为修己”。——《帝王世纪》
“夏启伐扈,大战于甘”。——《帝王世纪》
“夏后帝启崩,子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史记·夏本纪》
“元年己丑,帝即位,居斟寻。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命胤侯帅师征羲和。七年,陟。世子相出居商丘,依邳侯”。——《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帝相,一名相安。自太康以来,夏政凌迟,为羿所逼,乃徙帝丘,依同姓诸侯斟灌氏、斟寻氏”。——《帝王世纪》
“夏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鄫,春秋时为莒所灭。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世本》
“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来朝”。——《尚书·大禹谟》
“四十九年,帝居于鸣条”。——《孟子·离娄下》
“禹都阳城,避商钧也”。——《世本》。
“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鲁语》
“夏启有钧台之享”。——《左传·昭公四年》
“启与有扈氏战于甘之野,作《甘誓》”。——《尚书序》
“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
……
这是第一条证据,如果没有夏朝,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的古书中都有很多关于夏朝的记载?更重要的是,不只是“夏”的记载,包括夏朝历代的王、及他们的零星事迹都有记载。这总不能是杜撰的吧,那需要多大的执念和能力才能杜撰得了。
第二,从文字角度分析
首先,咱们都知道,有些人怀疑夏朝存不存在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发现文字。但殊不知这也并不影响对于夏朝的判断。
殷墟 甲骨文
清朝末年发展的甲骨文,将中国的信史时代从西周共和年间一下子推到了商王朝,实证了以《史记》为首的众多古籍中所记载的关于商王朝的历史都是真实可信的,那么由此可以推断《史记》及众多古籍中所记载的关于夏朝的记载也绝不可能是空穴来风,甲骨文所代表的意义我想不用我多说,那我就换个别的,上过中学的网友应该都学过中学历史,中华书局版的教材中关于甲骨文的描述有这么一句话“甲骨文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最系统的文字”,眼尖的读者可能就发现“最早最系统”的描述可谓非常严谨,那么最早,但还不系统的文字有吗?可以肯定的说“有”,而且不是一两个,咱们就此举三个例子,一是在河南贾湖遗址中所发现的,另一个是在陕西半坡遗址中所发现的,还有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
1、仰韶文化贾湖遗址
据相关考古报告记载,贾湖契刻共发现十七例,分别刻在甲、骨、石、陶器上,其中龟甲上刻符9例,骨器上刻符5例,陶器上刻符3例,其特点均是契刻而成。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由笔划为基本书写单位构成的,它的笔划走势和框架结构,表现了汉字的基本特征。有些契刻符号的形状与其4000年后的商代甲骨文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形似眼目的“目”,光芒四射的太阳纹等。
贾湖遗址契刻符号
8000年前贾湖契刻与比它晚四、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是书写工具相同,皆以利器为工具把符号刻在龟甲、骨器上;二是作用相同,商代甲骨文是用来记载占卜内容的,而贾湖契刻也与占卜相关;三是造字原理相同,贾湖契刻是事理符号,而甲骨文的事理文字很多。
2、仰韶文化半坡遗址
在距今6000年的半坡遗址上,发展有30个文字符号,20多种类型,和贾湖遗址不同的是这这些文字符号是刻划在陶钵口沿上的,根据考古及结绳记事的结论和推论,经过分析、整理和辨识,发现这些文字符号大部分是象形文字。
3、二里头遗址
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考古专家发现过许多“刻画符号”,一般见于大口尊和卷沿盆的口沿上。二里头先民在陶器烧成之后,用锐器刻画而成,部分刻符存在反复刻画痕迹。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均可找到相同和相似的字,已经有了表达一定思想意识的语言符号,可以称之为“原始文字”。
举例的这三处遗址发现的符号,被考古学家称为“原始文字”“文字的雏形”。除去举例的之外,还发现得有距今7000余年的安徽双墩刻符(出土630多个刻画符号),5000多年前的浙江庄桥坟刻符(已连字成句),4000多年前的骨刻文和陶寺遗址中的两个文字,由此可知文字的起源已经很早了,同时,据古书记载最早的汉字是夏朝的“夏篆”,只是还没发现罢了,但是从现有发现的零星契刻符号和系统的甲骨文来看,夏朝确有文字存在这无可置疑。它既符合文字演变也符合古书记载。
三,从考古角度分析
在古书中可知夏朝距今约4070至3600年左右。从考古中得知,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的龙山时代晚期的黄河中部流域确实出现了更大层次的文化交融,有了文明萌芽迹象。还是从众多遗址中找三个,举例子说明。
1、石峁遗址
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石峁遗址距今不晚于4300左右,总面积425万平米,由内城、外城、皇城台三部分组成,皇城台的年代距今约4200——1900百年左右,它被内城和外城共同包围拱卫着,其中内城面积约210万平米,使用超过300年。
“皇城台是石峁古城的核心区域,仅仅是大台基北部很有限的一部分考古,就出土了玉器、陶鹰、口簧等4万件遗物,新发现的70处石雕,包括20多个依然镶嵌在现有建筑护墙上的石雕图案,”——社科院考古所陈星灿委员
石峁瓮城,首次将中国最早的瓮城实例追溯到了距今4000年前后。石峁城址至少发现10多处马面遗迹,将中国的城防史和城建史中这种附属设施的年代,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初步推测石峁遗址已经具备城池、宫殿、宗庙祭祀于一身的特点。被誉为“中华文明的前夜”。
2、陶寺遗址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距今约4300——3900年,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1500米,面积280万平方米。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之一。它除去和石峁遗址共同的特性外,还有两个最为突出的地方。如发现了最早的观测日影天象系统,最早的建筑材料“板瓦”。早知道,中国是世界最早有记载观测天文的国家,将天文和政权结合起来,以此确定“王”居天地之中,而通过陶寺的天文观测系统,就能确定“中”的观念,同时时至今日还能测出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板瓦,这个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板瓦,在建筑史上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它标志着中国建筑自此从洞穴、草顶房、石板房等以自然实物材料转变为人造实物材料。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3、王城岗遗址
王城岗遗址距今公元前2469年~公元前1543年。它和前面两个文化遗址相比显得过于娇小,它的小城面积残存只有1万平米,而大城面积残存也只有30万平米。用一个参照物的话将近半个故宫那么大。王城岗遗址是一个以河南龙山文化中晚期为主,间杂着裴李岗文化、二里头文化、商周文化的一个遗址,为什么会举这个例子,主要有两个原因,
(1)王城岗遗址小城二期文化最新的14C测年数据为公元前2107年,这正是夏王朝建立前后的重要时期,三四期文化遗址为前21世纪,第五期文化遗址为前20世纪,也就是在这时小城废弃。而大城是在小城废弃之后建起来的,时间也正好落在夏纪年之内。所以它是个研究“夏”的必不可少的遗址。
(2)这个遗址与文献记载的“禹都阳城”有莫大的关系,《史记·夏本纪》载:“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於阳城。”
《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刘熙说:“今颍川阳城是也”。
《水经注·颍水》下,经说:“颍水出阳城县少室山”,注说:“颍水东合五渡水,经阳城县故城南。昔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亦周公以土圭测日景处。县南对箕山”
同时,在考古中也发现,在一些陶器上还印有“阳城仓器”、“阳城”等戳记和其他陶文符号,足以证明这座城址早在是春秋战国甚至之前就叫阳城,同时在2019年还在此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使用痕迹。
这三个例子可以被统一定位在文明的前夜至王朝的初生阶段。在四千多面前的黄河中游流域社会变革剧烈,文化碰撞剧烈,诞生了一系列的超前思想。除城市、宫殿、祭祀之外还有“青铜器”“车”“砖瓦”“天文系统”等遗迹和““中”的思想观念,这无一不为国家文明的诞生产生重大影响。
我以前就说过,文明诞生的基础与环境、地理、人口有莫大的联系,而且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人口、环境,人口是一切文明最基础的条件,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理需求,也就是如何活下去,怎么样才能活下去?首先要找到气候适宜居住,土地适宜耕种农作物,有足够的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才是人类理想的“家园”,才能吸引人类去居住,只有有人类居住才能产生族群,产生区域文化。
地理,其次,就是地理交通了,在文化发展过剩的同时会影响同化其他族群,这是就会发生冲突,结果是相互融合,什么样的地方最容易发生冲突呢?肯定是交通便利的中心地区的,这种地方是各大区域文化的交互区域,冲突当最为激烈,同时带来的是各文化的融合、思想的碰撞,诞生文明的可能性也就最大。
那么这个地方在哪呢?从文献与考古来看这个地方是“三河”地区、晋南豫西地区,陕晋豫三省交界处,无论哪种说法,都可以大致确定一个区域,就是黄河中下游流域,这是确定无疑的。
用了用了三个分主题回答了三个问题,夏朝存不存在,夏朝有没有文字,夏朝在什么地方。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回答,那就是夏朝是存在的,这无可置疑!
注:小编的水平、精力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还望诸君有理由的进行指正!
@中国文化网@中国国家历史#考古##历史##夏朝##文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