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政策鼓励优生优育,不必杞人忧天“人口危机”
2021年5月31日,开放三孩生育的政策公布了,目的是减缓老龄化进程,改善人口结构,优生优育,因此,当然要鼓励更多新生儿。
从几年前的开放二胎,到现在的开放三胎,首先的意义,是允许本来就一直想多生、生育欲望强烈的那部分人,去多生二胎三胎。当开放限制,不用再交巨额“社会抚养费”以后,这部分人是肯定会积极生育的。
然而,“可以生育三胎”的新政策,却被一些连基本中文理解能力都没有的“网络键盘侠”,强行理解成了“公民应该生育三胎”,甚至“公民必须生育三胎”?并由此做出种种引申与曲解,实在有些滑稽。
我国人口资源真正的禀赋优势,是发达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和未成年人基本普及的十二年教育(高中/职高),是14亿公民都能有保障、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国家,并且有足够知识和生活技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国度。
这些才是我国人口资源的真正巨大优势,都不是人口数量、人口平均年龄、新生儿出生率等几个数据所能涵盖的。
反观近邻某国,论所谓“人口结构之年轻”,论所谓“人力资源之丰富”,全世界难道还有比得过平均年龄28岁,13.9亿人口的印度的?然而看看他们现在,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又是什么鬼样子?当街焚尸,遍地哀鸿,全球笑柄!
何以至此?因为无论社会保障程度,还是公民教育水准,印度充其量只有1亿多中产以上阶级的人口,算是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其余10多亿人,完全就停留在封建社会甚至奴隶社会,他们也根本不可能成为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合格人力资源。
反之,6600万人口的英国人,把一年制的速成硕士,生生做成了面向全球的“教育产业”,
6000万人口的意大利人,把成本几百块的“手工皮包”吹成各种“高奢品牌”,卖出几十上百万,
3亿人口的美国人,更是一有经济危机,就直接开动印钞机,向全世界收铸币税,转嫁内部矛盾。
——现实各国的例子,足可证明,“老龄化程度高”也好,“生育率降低”也罢,是现代社会很重要、必须面对的问题,但也是完全可以配以各项措施,去妥善安排,从容面对的,却用不着因此过分忧虑所谓“人口危机”。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克服了多少艰难险阻,经历了多少惊涛骇浪,更不可能会被这种困难,而影响了蒸蒸日上如旭日当空之国运。
另一个铁一般事实,世界各国的经验与实践,早已证明了:
哪怕某些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再高,社会福利做得再好,生育奖励给得再高,哪怕一周只上四天班,年轻人完全不愁房子,母婴护理的条件再优厚,生育率还是一样的有降无升!
现代发达社会,人类生育欲望和人口生育率的下滑,归根结底的根本原因:
妇女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再不是古代社会那样,很大程度上单纯的“生育工具”。
现代社会获得各种廉价娱乐的成本,实在太低了,只要有一根网线或者WIFI,会上互联网会用智能手机,就可以便览全世界的影视游戏书籍比赛和各种短视频,
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又让再好吃懒做者,再得过且过者,再意志消沉者,再如何无所事事,也一样根本饿不死,
加上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我们面临的真正意义上生存竞争的压力,相比于千百年前的先人而言,实在太小了。
当然,人们的普遍生育欲望,就根本不可能高得起来。
从前人类平均寿命不足35岁的时代,婴儿长大存活率不足50%的时代,没有男丁就要被各种族人亲戚上门“吃绝户”的时代,—— 谁敢不生育?谁敢不多生育?
既然根本不会有哪个正常人,想倒退回到那样的生产力落后时代,又何必为单纯的“生育率下滑”故作杞人忧天?
1个月前,央行公开发布的关于人口生育问题的工作论文中,针对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出生率下滑问题,提了以下几项应对建议:
放开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怀孕生产遇到的各种困难,让家庭想生,敢生。重视储蓄,反对超高消费。扩大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推进养老改革,完善社保体系,让创业失败的人也能有饭吃、有房住、有病看。控制房价等等……
而本次国家开放三胎生育的配套政策,提出了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整治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试问这些建议,哪一项不是利国利民,切实有利于每个普通公民的基本权益?
如果这些措施实施后,只要有一部分家庭,原本不打算生育的,考虑生一胎;原本生了一胎的部分家庭,考虑是否生二胎;已经生育二胎的部分家庭,考虑是否生三胎……那么就是切实有效的成功了。
当然,以上这些建议与政策如果实施,势必要触及诸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哪怕再如何利国利民,他们也势必会竭力反对,甚至故意以偏概全,引导舆论,硬生生往“要求每个家庭生三胎”上曲解,煽动不满情绪。
而那些完全不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讨论关于人口和生育的话题时,纯粹借机发泄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或者对自己个人境遇的不满意,跟风鼓噪国家政策,冷嘲热讽,好似看透世事人情,又何尝不是【非蠢即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