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卜筮正宗》吴郡张景崧序

---   注释   ---
吴郡张景崧序简称“张序”,是《卜筮正宗》各种版本都有的序言,不但如此,连我在街头或服务区看到论斤卖书的盗版书里也有,可见流传之广。为什么呢?我们接下来来好好的研究一下。
自古卜筮之说莫神于《左氏春秋》①,紫阳朱子②谓:三代如太卜③太筮④,职有专官,故其业精而其应⑤神,后世既废其官,而占验之书亦不传,故鲜有神而明之者,然近代如《黄金策》诸篇,始有以穷夫阴阳之阃奥⑥,造化之机缄⑦,但其间诠解未谛,宗之⑧占验者未能无讹,以致有传书而古人之精意⑨不必与之尽传,苟⑩有好学深思神明其故者,不难自为其书,以与之发微阐幽也。

注:
①《左氏春秋》:儒家十三经之一,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②紫阳朱子:朱熹,南宋人,理学创始人,号紫阳先生。
③太卜:官名。为殷六太之一。周时属春官﹐为卜官之长。
④太筮:古掌管卜筮之官。《仪礼·少牢馈食礼》:遂述命曰:“假尔大筮有常。
⑤应:应验。
⑥阃奥:深邃的内室。比喻学问或事理的精微深奥所在。
⑦机缄:表示机关开闭,引申为关键之处。语出《庄子·天运》。
⑧宗之:尊崇于,依附于。语出《诗经·大雅》: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⑨精意:精深的意旨。
⑩苟:假使,如果。“苟富贵,勿相忘。”
林屋王山人垂帘于吴郡治之东偏,与余居密迩①,有疑辄往叩焉,奇验不爽,如烛照数计②,远近咸颂之为神。而山人辞其名不受③,曰:吾有所受也,新安④杨广含先生吾师之,所授占验一册,为坊刻群书所未及。比年以来增益芟薙⑤,编成卷帙,付之梨枣⑥。余序之曰:夫圣贤言理不言数,而大易实为卜筮之书,所设吉凶悔吝⑦,可以前知者,以数测而实以理断也。

注:
①密迩:贴近,靠近。语出《国语·吴语》
②烛照数计:用蜡烛照着,用数计算。比如料事准确。语出韩愈《送石处士序》。
③受:通“授”。
④新安:疑为安徽黄山市附近。
⑤芟(shān)薙(tì):删除,剔除。
⑥付之梨枣: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
⑦吉凶悔吝:语出《易经·系辞传》: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悔吝者,忧郁之象也"。悔,后悔;吝,心上有事放不下,有包袱,进而举棋不定等等,从而呈现忧虞之象。
今山人之书具在,其精搜妙验固为数之独神,而苟非贯彻于阴阳变化五行生克之理,亦何以为数学①哉?故是书为言数之书,而实为言理之书也,由是以极深研几②,虽古卜筮之神而明之者,亦何以加焉。
康熙己丑冬十月 吴郡张景崧 书于蓉江草堂

注:
①数学:术数之学,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数学。
②极深研几:研:研究,审查;几:细微。指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语出《易经·系辞传》。
---  全文  ---
自古关于卜筮一道的描述,最神奇的就是《春秋左传》,里面有大量生动、细腻的关于国事、军事占卜的描写,不但开了在史书上记录占卜之术的先河,也是史书与占卜之术结合最好的典范,影响了后面《二十四史》的写作。
“上古之时,民心昧然,不知吉凶之所在,故圣人作《易》,教之卜筮,使吉则行之,凶则避之,此是开物成务之道。故《系辞》云:'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正谓此也。初但有占而无文,往往如今之环珓相似耳。但如今人用《火珠林》起课者,但用其爻,而不用其辞。则知古者之占,往往不待辞而后见吉凶。至文王、周公,方作彖、爻之辞,使人得此爻者,便观此辞之吉凶。至孔子,又恐人不知其所以然,故又复逐爻解之,谓此爻所以吉者,谓以中正也;此爻所以凶者,谓不当位也。明明言之,使人易晓耳。至如《文言》之类,却是就上面发明道理,非是圣人作《易》专为说道理以教人也。须见得圣人本意,方可以学《易》。”
《朱子语类卷》第七十·易六
南宋的圣人朱熹说,《易》经一共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伏羲在八卦台画卦,其次是周文王羑里城演卦,然后是周公给六十四卦配爻辞,最后是孔子做《十翼》,经过这四个阶段,《易》的内容才丰富起来,而经过四位大哲学家接力赛一般的填充,《易》也成了哲学之祖。
在上古的时候,宫廷里有专门负责卜筮的官员,叫做太卜或者太筮,因为世代都是做这个职业的,术业有专攻,所以占卜的时候非常灵验,有很多精彩案例,其中一大部分收录在甲骨文和《春秋左传》里。
战国以后,朝廷不再专设卜筮之官,专门负责卜筮的官员就慢慢的淡出朝廷,这些人的占卜之术散落民间一部分,失传一部分,这些占卜之术也慢慢变得难以掌握。再加上一些聪明睿智的学者研究出来各式各样的新型的占卜技术,写的书又采用隐喻的手法,所以卜筮之道就越来越难以搞清楚本来面目了。
到了明代,有刘伯温撰写《黄金策》诸篇,开宗明义,系统的诠释了六爻占卜之术的渊源,也阐述了阴阳五行生克的奥妙,阐发了造化之枢机,但这本书只是概其大略,并没有将一些道理讲的很明白,甚至有些地方模棱两可,学习的人各有各的理解,所以导致占卜准确率并不高。
偶有一些人通过实践总结了一些规律出来,但囿于格局所限,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所以传授的时候,要么拐弯抹角,要么语焉不详,要么掐头去尾,使人误会刘伯温不愿意把占卜之术尽传。因此一些学问渊博,又喜欢钻研的学者就有自己写书来阐发道理的冲动。
林屋山人王洪绪,他在苏州东城一带垂帘卖卜,跟我的住所很近,我对于卜筮之道有疑问的时候,就会去王山人家里求教。王山人不但能解我的疑惑,他给别人占卜也屡屡应验,好像用漆黑的夜里点上的一盏明灯,苏州城远近的人都称颂他为神人。
但是王山人非常谦虚,说自己并没有什么神奇的,他无非是掌握了卜筮之术而已。卜筮之术也是老师教的,他的老师是安徽黄山一带的,名叫杨广含,杨老师曾经给他一部册子,里面详细记录了很多占验的例子和感悟,里面很多内容都是市面上的卜筮之书所不能及的。这些年来,王山人又加上了自己的占验案例,以及读其他卜筮书籍时的感悟,对杨老师所传授的册子进行增益删杂,编成了一卷书,刊行出版。
我有幸被邀请做序,在这里趁机写一下我对卜筮之道的感想。自古相传,圣贤之书讲理而不讲数,表述思想而忽略技巧,号称微言大义。但我认为,其实真正包含微言大义的书正是卜筮之术。
一件事的吉凶悔吝之所以能提前预测到,看似是用术数去预测,实际也离不开对万事万物发展道理的透彻把握。预测之数离不开天地之理,天地之理通过预测之术而显现。
现在王山人的书就在这里,里面的案例固然非常神奇,但所有的理论都是以阴阳变化五行生克为基础的,这就是自然之理,并不是独独靠术数而能阐述的。所以,看似《卜筮正宗》和卜筮之术是讲术数的书,但实际上这是讲的万事万物之理的书,是真正的大道之书。
循着这个思路去钻研去研究,就能把古贤传下来的卜筮之道研究得明白透彻,除此之外,其他方法都是隔靴搔痒。由此思路研究得来的感悟,即便是古之圣贤,也无法再增加或者删改。
康熙己丑年冬十月 苏州张景崧 书于 蓉江草堂
---  扩展阅读  ---
1、张景崧其人
张景崧是康熙己丑年(1709年)的进士,后来官至乐亭知县(唐山市乐亭县),他在青史上留名倒不是因为做官做的出色,而是因为他的诗。
我们一般熟知是唐诗,实际从唐代以后,宋元明清都有诗歌,只是宋代词作兴盛,元代是元曲兴盛,明清则是小说兴盛,把诗歌的光芒遮盖住了而已。
如果要做个概括的话:唐诗重情,宋诗重理,元诗则籍籍无名,明诗是偶露峥嵘,清诗含蓄委婉。这与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
  • 唐代磅礴大气,所以诗人们作诗的时候才情就如喷发的山泉瀑布,用直白的语言表达炽热的感情;

  • 而宋代因国土狭小,强敌环伺,所以宋代的诗就多婉转曲折,如小园香径,独徘徊而已;

  • 元人入主中原后,不重视文教,文化素质下降一大截,所以元诗无论从格律、意境还是遣词造句上都不如唐宋两代,除了偶有几首好诗,只有民间俚曲可一听;

  • 明朝因形成了实际上的内阁制,所以诗歌讲究四平八稳,前期大多言之无物,中期又立秋复古,晚期时有一些灵性之作,可惜甲申山陵崩,戛然而止;

  • 清代则因文字狱的原因,做诗的时候极为小心,担心搞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灭门惨案,所以比较含蓄曲折,但清代诗从总体上来说高于元明的诗歌成就。

张景崧能因诗歌的成就进入《清史稿》,说明其文学素养也是相当高的。
2、新安到底是哪里?
中国有很多地方都被称为新安,比如广东省新安县,河北省安新县,山西翼城县等等,所以新安杨广含先生到底是哪里的,需要考证一下。
根据张景崧的描述,新安杨广含先生给王洪绪一本占验册子,这本册子上有很多案例,并且也有一些系统性的理论阐述,我推测这本册子可能与《增删卜易》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王洪绪的《卜筮正宗》中有几个案例就是从《增删卜易》中乾坤大挪移过来的。
如此来说的话,《增删卜易》的作者野鹤老人和李我平所活动的区域如果跟新安县有交叉的话,那么极有可能《增删卜易》这本书或者《增删卜易》的前身——野鹤老人占验册子,就极有可能与新安杨广含先生有交集。当然这是个推测。
根据《增删卜易》中李文辉的《自序》,《增删卜易》是李我平的叔叔从云南得到的,然后李我平又转交给李文辉,云南与广东较远,首先可以排除广东。
其次,李文辉在序文中明确写出“湖南李文辉”,且其有“闭户二载”著书的记载,所以推测李文辉著书之处应该在湖南,那么更可以排除广东、山西和河北。
第三,根据鼎升先生的《全本校注增删卜易》考证出野鹤老人实为《南明史》中记载的“通州世袭指挥使,狼山副总兵”,曾经在狼山与清兵大战七昼夜,后寡不敌众败走扬州,隐居于天宁寺卖卜。根据野鹤老人的行踪轨迹来看,其活动范围与安徽黄山、池州一带距离较近,这一带古称为新安。
第四,王洪绪世居于洞庭湖畔,并无长途迁徙的记载,按照王洪绪生活的时代,其活动范围一千里已经属于极限,正好可以把安徽黄山一带囊括进去。
所以,我推测新安杨广含应该是安徽黄山、休宁一带的占卜师,且安徽休宁又是风水用罗盘“徽派罗盘”的制作中心,此地卜筮风水之学比较流行,搜集到野鹤老人占验册子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3、为什么各个版本都有张序?
我们回顾之前的三篇序:
《陈鹏年序》通读下来,姿态是比较高的,作为苏州知府的陈鹏年用矜持的态度向大家推荐《卜筮正宗》这本书理路清晰,不同于坊间流行的书籍,是比较新奇的。如果从序言的角度来说,这篇序的推荐力度属于普通。
《黄尚宽序》通读下来,感觉这个黄举人对王洪绪非常推崇,但仅仅是拜服于王洪绪的神机妙算而已,既然王洪绪断卦那么灵,那么他的书应该也很好。表露出一个票友对专业人士应有的崇拜之情。但崇拜只是个人行为,不能代表大家。
《廖冀亨序》则是专业人士的解读,因为廖冀亨后来辞官卖卜,份属同行。所以廖冀亨对本书的特点做了很详细的归纳,但笔锋一转就开始感怀自己的经历,个人情绪掺杂较多,主题不突出。
《张景崧序》虽然是非专业人事的解读,但这篇序文从介绍王洪绪神验到成书的过程,然后一下子拔高到了“卜筮之书到底是不是有大智慧的书”,以及“卜筮之术要精通,必须以理为基础,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把《廖序》中老死不相往来的易理派和易数派撮合成了互相依托,互为辩证的一派。
这样的高度,使文章的立意从个人感官的好恶升华到继承先贤意志的层面,隐含着“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既没有引起易理派的反感,也不着痕迹的捧了易数派。这种高超的和稀泥工夫,应该是这部序言被保留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这篇序言在翻刻的过程中逐渐出现错漏,最后竟变成“光绪乙巳岁仲夏中浣英蓉主人书”这种不知所谓的落款,应该是光绪年重刻时候造成的,不过“张景崧”三个字给弄丢了,实在是不应该。
---   End   ---
欢迎理性探讨,怒发冲冠、一叶障目者及鸣翠柳者不回复。
E-mail:youwushuzhai@126.com
(0)

相关推荐

  • 易小生讲评《卜筮正宗》002--凡例篇

    卜筮正宗 易小生讲评 第002节--凡例篇 易小生白话文讲评: 凡例,即发凡起例.就是这本书发起的原因,这本书的大纲,这本书包括的内容等等介绍. 白话正文讲评如下:所谓卜筮,不过就是希望指导人生.答疑 ...

  • 易小生讲评《卜筮正宗》004节--自序篇

    卜筮正宗 易小生讲评 第004节--自序 易小生白话文讲评: 本篇序文是<卜筮正宗>真正的作者--王洪绪亲笔,写于康熙四十八年. 大家都知道卜筮归根结底,就是来源于<周易>.& ...

  • 《腹证奇览》的两篇序言

    <腹证奇览>研究仲景书为主,以腹诊的独特视角深入,值得借鉴.学习.应用.提高. 刘渡舟序 腹诊之法,肇始于<内经>.<难经>,发展于张仲景,亦诊疾审病,辨证论治之首 ...

  • 易小生讲评《卜筮正宗》003节--原序篇

    卜筮正宗 易小生讲评 第003节--原序 易小生白话文讲评: 序,指的是内容开始之前的介绍,序幕的意思.原序,就是原书之序.这本书的前身,是杨广含的一本占验手册,本篇的原序就是原本占验手册的整理人-- ...

  • 精读《卜筮正宗》苏州知府陈鹏年序

    ---   前言   --- 今天我们正式开始读序. <卜筮正宗>版本众多,综合各种版本以后,我采用海南出版社在2000年10月第1版的<故宫珍本丛刊>中收录的<卜筮正宗 ...

  • 精读《卜筮正宗》苏州同知黄尚宽序

    ---   注释   --- 今天我们一起读<卜筮正宗>的<黄序>: 从来立言之士,纇①多魁奇儁伟②,不得志于当时,思表见③于后世,故出其胸中所蕴蓄而不得伸者,垂④将来以传无穷 ...

  • 精读《卜筮正宗》作者王洪绪序

    ---   前言   --- <一刻卜筮正宗>还有两篇序,一篇是湖南湘潭人曾世琮所写,一篇是清康熙四十五年进士王云锦所写,内容与<陈序>.<廖序>和<张序&g ...

  • 精读《卜筮正宗》凡例

    ---   前言   --- 订正: 在<廖序>中有如下文字: "有遵时王子者,淹雅士也,公事之暇,时相过从,因得悉其世家洞庭之麓,宗支繁衍,耕读而外,长于卜筮家言者,为伊兄洪绪 ...

  • 精读《卜筮正宗》格言

    ---   注释   --- 卜筮格言:    夫卜筮之为道,通于神明,所以断吉凶.决忧疑.辨阴阳于爻象,察变化之玄机,此其义为至精,而其事为至大.圣经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

  • 张景岳:一张古方“承包了”整个妇科!

    张景岳是明代著名医家,创立"固阴煎",乃新方八阵中固阵之方. 全方由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志.炙甘草.五味子.菟丝子组成. 专主肝肾阴虚引起的精液滑脱,带下湿浊或经漏不止等病 ...

  • 『中医小说』 古代的医生之十四--张景岳(7)

    令人炫目的阵法 告别 令人炫目的阵法 在古代的医生里,象张景岳这样的人并不多,我是从知识结构来说,人家张景岳对中国古代哲学那是太熟悉了,所以他站的位置比较高,总是在一个综合的角度上看问题,治着阴的时候 ...

  • 『中医小说』古代的医生之十四--张景岳(5)

    我梦中的故乡 自个儿的孩子病了 我梦中的故乡 故乡是什么?故乡就是你小的时候,玩耍.成长的地方,我们每个人,对故乡的山水.气息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想要拼命地逃 ...